APP下载

文明与野蛮共舞: 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的《追风筝的人》

2017-12-16周艳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4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文化身份他者

【摘要】本文基于《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自身多元的文化身份对小说产生的影响,解读胡塞尼站在西方中心主义视觉下对小说人物的刻画,进而论述小说中人物文化身份被西方中心主义“殖民”的具体呈现,及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以“世界警察”的姿态对阿富汗文化实施的完美救赎。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胡塞尼;文化身份;他者;文明;野蛮

【中图分类号】H315.9;I0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44-01

一、胡塞尼的多元文化身份

1.作品简介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代表作。小说以70年代的阿富汗为背景,以风筝为线索叙述了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故事。作者以70年代阿富汗的为大背景,在国内种族地位失衡和西方中心主义视觉下多重文化身份的杂糅中,以主人公阿米尔为中心展开,叙述了父子关系的挣扎与无奈、少年玩伴之间的奉献和背叛、以及流散在美国的阿富汗人文化身份的迷茫和重建。

2.解读作者背景及其多元文化身份对作品影响

从作者自身的经历来看,童年生长在阿富汗,之后在美国生活了大半辈子。自小在阿富汗长大,身体里流淌的始终还是阿富汗人的血脉和阿富汗人的文化,然而在长期美国求学和生活的经历,必然在作者文化身份上打下深深的西方文化烙印。在这样多重文化身份集于一身,文化重心必然会偏向某一边。“表面上胡塞尼似乎是以一个阿富汗人的身份来讲诉祖国对他的恩典以及他的救赎,表达了对阿富汗人民以及岌岌可危的阿富汗文化的深切忧虑和关怀,但实质上他说话的方式完全是西方式的。”[1]作者自己也认为“跟所有其他小说一样,作家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是会交织在小说创作中的。”作者的文化身份偏向西方,小说完全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之下,以一种优越的姿态来怜悯和拯救被西方文化“殖民”的阿富汗文化。

二、西方中心主义视觉下《追风筝的人》文化身份

1.“他者”理论与文化身份

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以西方文化为制高点站在特定的优越位置来描述整个世界的文化心理。将世界二元对立,除了唯一意义源泉的欧美是“自我”,其余皆是“笼罩在黑暗愚昧阴影之中”的“东方”,“东方”即是二元对立中的“他者”。因为西方是主体性的“自我”,所以东方就成为边缘性的“他者”。

在小说《追风筝的人》中,作者正是这种站在西方中心主义视觉下,站在“文明”的一方来描绘阿富汗,以一种温情而优越的手法通过阿米尔成长和救赎的故事,表达对岌岌可危的阿富汗文化的担忧,并且站在人道主义或者“世界警察”的立场,去救赎阿富汗人风雨飘摇的文化身份。最后,小说以圆满的结局收尾完成文化身份的重建——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救赎和人道主义式的文化身份重建。

2.文化身份被殖民的几种呈现

胡塞尼在小说中塑造了几个极致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是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来刻画的,都是文化身份被“殖民”了的人物形象。

阿米尔是阿富汗巨贾的儿子,拥有一切普通民众羡慕的物质条件。因为父亲的威望,整个喀布尔的民众都是怀着敬畏的神情仰望他。可是集万众宠爱于一身的他从未得到过父亲的认可,加上自身懦弱、敏感、多疑的性格让他如孤魂野鬼般飘荡在大房子里,情感上没有寄托。这样站在地位高处散发出来怜悯和同情,同西方中心主义视角下对东方世界带着偏见的脉脉温情如出一辙。某种程度上,阿米尔就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一只眼睛。

哈桑,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哈扎拉人,是受到压制的什叶派。处在种族和宗教的“他者”地位,受到双重挤压。这是由历史环境决定的,就像自然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一样,是当时阿富汗人民的生存法则和客观现实。当时的哈扎拉人最不违背现实条件的生存环境就是沦为下人,艰难生存。哈桑并不觉得自己是不幸的,反而他总怀以赤子之心感恩阿米尔父子,他觉得自己是快乐而幸运的。但胡塞尼却在极力塑造一个让人心生怜惜的,被辜负掉的单纯小男孩。站在“文明”的一方,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惋惜,并指责阿富汗文化的“野蛮”。

小说中女性形象有三个,都是被动地被描写,要么红颜薄命,要么放荡下流,要么在文化的夹缝中被可笑的道德绑架。也是典型的被“异域”化了。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飓风先生”——阿米尔的父亲,是个有经济头脑,又有自己独立思维的男人。生意做得很好,日进斗金。对愚昧的宗教和落后的观念有彻底的不屑和深刻的讽刺。

三、胡塞尼式的救赎

1.阿米尔的自我救赎

小说末尾,阿米尔历尽艰辛救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并把他带回美国一起生活。对于索拉博而言,无疑是从地狱来到了天堂,在美国稳定的政局,发达的经济条件下远离了一切的“野蛮”。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阿米尔为了救回索拉博所遭受的磨难,所受的磨难越多,待回到美国后就越能心安理得地忘记阿富汗的一切,完成自我的救赎。从此以后,再也不用窥视那条荒芜的小径。

2.处于“他者”地位的民族文化身份重建

少数掌握西方话语权的一些阿富汗人,经过时间的推移和自身的努力都完成了文化身份的重建。建立起新的生活,扭转了命运。

由于政局的动荡,阿富汗国内环境及其恶劣。在大战爆发之际,阿米尔父子等有能力逃亡的人们,几经周折逃到了美国。“我们是忧郁的民族,我们是阿富汗人,对吧?我们总是陷在悲伤和自恋中。我们在失败、灾难面前屈服,将这些当成生活的实质,甚至视为必须” ①带着这样的民族特性,一开始,在美国是郁郁寡欢的活着。一方面带着对祖国的思念,活在浓浓的乡愁之中,另一方面,由于语言和观念难以适应美国的生活。然而不能逃出来的阿富汗人,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似乎离开阿富汗到了美国,一切都回变好,一切都处于“文明”之中,无不显现出西方的优越感。

四、结语

作者将自身的经历和观念融入到小说中,从人物刻画到环境的描述显现出来的西方中心主义文化身份名副其实。带着偏见专注于“他者”的威胁性和可憎性。再以优胜者的姿态发出同情,伸出援助之手。消费阿富汗人民的苦难,以展现“自我”高高在上的地位及爱心博大的美德。

注释:

①追风筝的人/(美)胡塞尼(H0sseini,K.)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77页

参考文献

[1]张秀丽.从《追风筝的人》的文学话语看胡塞尼的文化身份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出版日期:2012期号:第9期.

作者简介:

周艳莉(1969-5),女,贵州省松桃县。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文学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文化身份他者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