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017-12-16张银满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县域集群

张银满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张银满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逐步恶化,集群品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对外贸易面临转型的难题,同时对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基础环境”“支撑系统”“企业主体”“竞争合作”作为主要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为此结合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视域下的基本要求,提出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并对该发展模式的概念、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合理进行创新策略选择,企业通过关系网络进行创新,完善产业创新中介服务系统,优化创新宏观环境要素系统等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

浙江省;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

以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浙江模式”打造出了“浙江制造”,同样也推动了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根据浙江省体育局数据,在2014年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产值规模达到840亿元,同时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形成了诸多特色体育用品,富阳的皮划艇、赛艇、龙舟产销量占全国95%以上份额,江山羽毛球占全国市场60%的份额、国际市场50%的份额[1]。然而目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存在一系列的严峻问题,而且现有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的内生缺陷和产业外部发展环境所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富阳等县(市)开始对现有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和重构,但仍属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对县(市)现有的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去芜存菁,同时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对促进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现状

1.1 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现状

体育用品主要归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产业优势主要取决于是否具有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2]。于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而言,其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大量劳动力的手工操作而非机械化、自动化、流水化生产,由此劳动力资源的多寡及成本高低对其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浙江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造成适龄劳动力人口基数在缩小、劳动力缺口日渐扩大,且因最低工资浮升以及社保福利成本逐年抬升,导致当前劳动力用工成本逐步上升,由此导致当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用工成本急剧提升的双重困难。

图1 普工每月工资及福利支出变化图

根据本次调查,杭州富阳赛艇产业集群在2010年一个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及福利支出约为2 800元左右,至2016年上涨至4 500元左右,涨幅达到了60%以上。分别有92.8%、90.6%的被调查者反映,当前生产用地短缺和用地成本上升过快也是制约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难题。除此之外,73.5%被调查对象反映,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还面临着电力资源缺乏以及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1.2 集群品牌发展现状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县域这一地理空间范畴为界限,上下游企业有机联系、联合互动大规模生产某类体育用品的产业组织格局,即产生了符合学界所界定的特色体育用品产业集群,例如杭州富阳赛艇产业集群、安吉乒乓球产业集群、江山羽毛球产业集群、龙泉宝剑产业集群、桐庐健身器材产业集群等,这些特色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集群品牌(Cluster Brand)。由于集群品牌具有地域性和品牌效应双重耦合叠加的效应,导致集群品牌成为一种集群内企业共同享有和利用的无形资产,成为一种具有成本优势、技术外溢优势、品牌形象优势等多重经济效应的公共物品,集群内的企业可以依托集群品牌弥补自身企业品牌的不足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然而与其他产业领域的集群品牌相比,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集群品牌仍然面临许多问题。有8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当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品牌。事实上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品牌是形成集群品牌的微观基础可以认为是塔座和塔身,龙头企业品牌则因自身鲜明的品牌形象成为最具品牌辨识度和知名度的塔尖部分,能够为集群品牌的形成奠定基调和发展走向。

1.3 对外贸易面临转型的难题

由于浙江拥有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等面向国际的专业(批发)市场,因而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主要采取一般对外贸易形式进行产品出口形成了出口导向型对外贸易模式。根据《浙江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测算,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对外依存度达到了70%以上[3]。

图2 对外贸易面临转型的难题图

对外贸易出口数量及贸易值对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影响作用,有87.7%的被调查者认为今后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应扩大对外贸易;有95.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对外贸易遭受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同时有92.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对外贸易收益日渐减少。当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已形成一种“倒逼机制”(Anti-driving Mechanism),驱使作为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大省的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需要依据“经济新常态”经济思想的内在要求由对外贸易大省向对外贸易强省转型升级。由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基本要求;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是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产业结构由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转换,是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4]。为此,浙江由对外贸易大省向对外贸易强省转型升级需要以创新为中心促进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化,并由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组装等低端环节向营销和品牌的两个高端环节升级。

2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

2.1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的概念

根据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认为浙江作为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大省,当前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形成“倒逼机制”驱使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本研究提出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见图3)。

图3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示意图

所谓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是指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内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一定制度环境与市场环境条件支撑与引导下投入优势资源与能力,同时政府、中介服务组织、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以及客户、供应商、相关及互补企业等创新相关组织与主体作为创新节点协同支持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由此形成一个创新网络化体系,从而在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全球价值链中不断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与道路的统一体。

2.2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的特点

(1)更加突出创新的主导地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是对产业发展理念及其制度设计的全面创新,将以往在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过程中处于缺位、失位的创新提升转化为独立的影响因子,以倍数或指数形式引入到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函数之中,从而给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带来倍增效应。

(2)有关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利益方(Stakeholder)都是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中的创新主体。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利益方(Stakeholder)在不同层面发挥着不同的创新作用。

(3)对生产要素禀赋要求不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对于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禀赋依赖程度较少,而对创新具有高度依赖,从而使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从模式上走出了生产要素禀赋条件和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并能通过创新摆脱自身在制造、组装等低端环节的锁定状况,开始快速向营销和品牌的两个高端环节升级和演进。

3 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网络创新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

3.1 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中国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形成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促进中国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需要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1)积极实施“技术外取”“借力外脑”的创新行为,引入国际创新技术与人才资源推进国内企业的创新;(2)企业或企业联盟因及时了解和把握产业动态,在美国、德国等国际公认的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强国建立各类产业信息搜集站,实地跟踪国外同行技术发展最新动态,及时掌握行业发展最新趋势与动向;(3)将国际上的领先企业作为国内企业积极争取的代工雇主对象,积极发挥“干中学”的创新路径的效能[5]。(4)注重知识产权体系、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对于科技创新成功的交易等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促进科技创新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3.2 企业合理进行创新策略选择

企业创新一般采取3种创新策略: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及合作创新。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运用自身创新优势资源、条件及能力实施创新并实现创新突破,然后将创新成果运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之中,通过专利化等手段实现创新商品化与超额利润。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按照“引进——吸收——创新”路径将外来创新成果通过“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以及消化、吸收之后进行改善为目的的渐进性创新活动[6]。合作创新是指关联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由于企业规模与实力弱小,导致自主创新资源与能力匮乏,因而可以选择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该创新策略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广泛实施并取得优异绩效的创新策略,企业在今后实施该创新策略过程中如能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方法克服“模仿——套利”研发模式的缺陷还可进一步提升该创新策略的绩效。处于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内的各个企业因而地缘的关系,可以优势互补进行合作创新,从而有效降低单一企业创新成本及风险,并通过产业空间集聚扩大创新成果的“知识外溢”效应。

3.3 企业通过关系网络进行创新

由于产业内的关系网络对于创新具有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7],由此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内的企业应加强与同类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相关及互补企业等相关主体的互动,强化彼此之间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系,形成关系网络促进创新。积极构建、培育和参与产业集群内各类关系网络,特别需要通过与产业内的客户、供应商、相关及互补企业共同构建起完整的商业关系网络,借助该网络的信息搜寻、传达功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企业需要参与和支持由各类贸易协会、专业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以及行业展会、行业刊物以及行业专利文献库、Internet数据库等构建的信息网络,为自身引入创新成果进行消化、改造和寻觅合作创新伙伴提供更多的前沿信息和咨询服务;企业需要积极支持、参与由产业所在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中介服务组织所构建的研究网络,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更新信息以及资源更为广阔的创新平台;产业内的各种资源要素如能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则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保持持久的创新能力。

3.4 完善产业创新中介服务系统

政府应扶持具有一定实施条件的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通过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划清责权分工来组建企业间共享、共用的公共信息、知识及技术平台。同时谋求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等高级研究机构,并将政府实验室、检测机构、技术孵化器设置于产业之内,从而能够直接了解产业的各项创新需求,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知识与信息支持,从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出发,在全球设立商情瞭望站及观察平台从而能够最快了解国际体育用品创新与技术发展趋势,依据当前体育用品国际贸易壁垒众多的现状积极构建体育用品出口贸易技术摩擦预警机制,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做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技术及标准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制定工作[8]。

3.5 优化创新宏观环境要素系统

积极鼓励各项基础性研究,有效制订及执行有关创新的各类政策与法律保障等。所谓产业创新政策(Innovation Policy)是指在产业内部,为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降低创新风险、保障创新者的利益,能够把产业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和个体)协调起来、共同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系的政策和措施,其核心是促进产业内各部门的合作和学习,从而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乃至制度创新[9]。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的物质基础是产业内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人文基础是产业拥有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精神能承担创新风险的企业家,社会基础是产业内的企业间互动学习与交流。因而在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的起步阶段,政府需要适当介入,通过政策引导与培训研讨积极培养企业的研发能力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的现代企业管理者。

4 结 论

(1)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逐步恶化、对外贸易面临转型的难题。

(2)“基础环境”“支撑系统”“企业主体”“竞争合作”作为主要因素相互作用影响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

(3)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创新网络发展模式,是指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内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形成创新网络化体系,在体育用品制造产业全球价值链中不断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与道路的统一体。

(4)优化创新宏观环境要素系统等发展模式的实施路径包括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合理进行创新策略选择,企业通过关系网络进行创新,完善产业创新中介服务系统。

[1] Wolfram Manzenreitera.Global Sports Commodity Chains and Asia's New Inter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u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013, 30(11): 1 299~1 314.

[2] 光明网.习近平“经济新常态”经济思想三大方面[EB/OL]. http://www.gmw.cn/sixiang/2014-12/30/content_14336212.htm.

[3] 常蔓文.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商场现代化,2015(11):264~264.

[4] 邵明虎,李建设.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04):1~3,7.

[5] 杨 明,李留东.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路径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44(03):41~46,51.

[6] 邢中有.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3):12~17.

[7] 吴志军.企业自主创新障碍及对策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06):6~7,21.

[8] 杨 明,潘冬法.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0):1~6.

[9] 蒋自然,朱华友.产业集群创新政策的提出及理念体系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04):5~8.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Zhejiang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Under the Vision of New Normal of Economy

ZHANG Yinman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of problem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Zhejiang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found that the Zhejiang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have some problems as condition of factor of production gradually deteriorated, cluster brand development exists many problems, foreign trade i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restructuring. Found that “infrastructure” “support system” “business entity”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s the main factors interaction influence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Thu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new normal of economy proposed development mode of Zhejiang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the path of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of Zhejiang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as follow: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 enterprises choice innovation strategy reasonably, enterprise implement innovation through the network, improve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intermediary service system, optimize the macro environment elements of innovation.

Zhejiang province; County sports goods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1007―6891(2017)06―0085―05

10.13932/j.cnki.sctykx.2017.06.22

G80-052

A

2017-04-05

2017-05-30

2014年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视域下的浙江县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B114。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县域集群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