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2017-12-15肖泽丹刘桂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脑梗死常规情绪

肖泽丹,刘桂枝

(武汉市武昌医院精神科,湖北 武汉 430071)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

肖泽丹,刘桂枝

(武汉市武昌医院精神科,湖北 武汉 430071)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7年7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经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治疗前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抑郁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出院,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急性脑梗死;抑郁

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特点,患病后,患者躯体功能障碍较为明显,极易增加其心理负担,以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失眠、反应减弱、抑郁等为主要表现,不仅减低了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1]。对此,临床需积极探索一种有效且合理的护理方案,以此来改善其抑郁情绪,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此次研究,特此以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抑郁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7年7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意识障碍、认知障碍、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器官功能障碍、无法交流、精神障碍的患者。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平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4例。其中,研究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2~85岁,平均(61.3±7.7)岁;常规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0~86岁,平均(61.5±7.9)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等,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抑郁、脑梗死有关防治对策,提升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正确看待疾病,并树立治愈的信心。(2)精神支持: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时常发生失语、偏瘫,极易让患者心理上产生抑郁、焦虑、急躁、消极心理,而这些负面心理,又会加重病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对此,护理人员应当以亲切热情的态度、温柔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为其解疑答惑,以此来缓解患者焦虑、消极情绪。(3)融洽护患关系: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与护理人员接触最多,护理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印象,对此,必须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交流技巧,加强与患者沟通。时刻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其对疾病的看法,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针对性的予以干预措施,调整其心理,以提升护理方案的有效性。(4)社会支持: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活动中来,与亲朋好友一起,多关心患者,予以心理支持和精神支持,消除其后顾之忧,在最大程度上,调动治愈疾病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以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分数>55分,则表示抑郁症状较为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治疗前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DS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DS评分(±s,分)

小组n护理前护理后tp研究组3435.02±7.7625.62±5.235.8570.000常规组3435.05±7.1928.66±6.036.1840.029 t 0.0162.220 P 0.9860.029

3 讨 论

脑梗死后,发生抑郁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患上脑梗死后,患者躯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患者心理上也极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抑郁、消极、悲观等,使病情加重,延迟患者康复时间,更甚至还会增大患者致死率、致残率,加重患者家庭负担[2]。对此,临床积极探索一种有效且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纠正其不良心理,预防不利因素影响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全面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中,健康宣教,旨在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在深刻了解疾病的基础之上,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知彼知己,方可达到减轻抑郁的目的[3]。予以精神支持,在最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精神上的帮助,让患者在舒适、轻松、愉悦的治疗环境下,消除心理压力,生活上予以关心,精神上予以支持,心理上予以安慰,以此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4]。社会支持,指的是源自于社会的关注、家庭成员的关心,此种支持的重要性,与日常生活照料同等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患者带来正能量,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困难。

此次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接受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由此说明,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尽早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抑郁情绪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让患者以坚强的毅力、最佳身心状态去克服疾病。

总而言之,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是积极的,不仅有利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而且还能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临床疗效,值得临床重视。

[1]杜 蕾.心理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0):206-207.

[2]姚 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是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治疗更有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0):267-268.

[3]陈秀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0):75-76.

[4]于 慧.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8):947-949.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4.140.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脑梗死常规情绪
常规之外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情绪认同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