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糜蛋白酶在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的护理应用

2017-12-15程素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糜蛋白酶雾化气管

程素琴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糜蛋白酶在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的护理应用

程素琴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目的探讨糜蛋白酶在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的护理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将盐酸氨溴索融入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取糜蛋白酶配置成湿化液进行口腔滴入治疗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和护理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气管切开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采取糜蛋白酶配置成湿化液进行治疗和护理,不但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气管切开的情况,而且还可减少患者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糜蛋白酶;非人工气道;护理;应用

非人工气道卒中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临床死亡率极高[1]。一旦发病后,不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给患者家属带来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治疗护理后很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预后,例如肺部感染,是卒中患者比较多见而且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随之而取得了很不错的发展情景,现在临床上治疗卒中的治疗护理措施有很多。以往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主要是使用治疗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护理人员在患者雾化吸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护理,但是雾化吸入的效果不是很持久,治疗效果并不是特别让人满意[3]。为此,本次实验选择2017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取不同的药物雾化吸入,发现使用糜蛋白酶进行雾化吸入的观察组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肺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56.3±11.9)岁;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59~79岁,平均年龄(55.1±1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的诊断标准;(2)均取得所有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1)排除精神疾病患者;(2)排除有其它严重的内科脏器疾病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进行雾化吸入前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治疗,例如帮助患者降低血压、颅内压。抗感染及给予患者营养神经药物。对照组将盐酸氨溴索融入生理盐水中进行雾化吸入治疗,30 mg/次,加入20 mL的生理盐水中,给予雾化吸入,在患者进行吸入时,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精心护理,以便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观察组采取糜蛋白酶配置成湿化液进行治疗和护理,将糜蛋白酶加入生理盐水40 mL中配置成雾化液,用注射器抽取雾化液从患者的口角注入口腔,每2 h 1次,2 ml/次,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发展情况,调整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注入量,及时根据患者的痰液量以及性状调整用量。此外,护理人员可对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疏导,患者在受了严重创伤后,心理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可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发现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减少其心理负担,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出院。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及气管切开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气管切开发生率为0.00%,对照组气管切开发生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因为卒中一般大多数比较好发老年人身上,而老年人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慢慢衰退,各种抵抗和免疫力减退,其次,因为长时间使用脱水治疗,患者的呼吸道干燥,排痰相对比较困难,导致患者的下呼吸道受到阻塞,从而引起肺部感染的发生[4]。因此,在患者进行气道湿化的时候,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不但可以帮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气管切开的发生率。本次实验结果表明,采取不同气道湿化吸入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糜蛋白酶对患者的气道湿化治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糜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主要是从牛胰中分离提取而来的,其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和胰蛋白酶的比较相似,但是糜蛋白酶在进行分解的时候,蛋白质的作用主要在苯丙氨酸肽链处。糜蛋白酶可以水解肽键,使纤维蛋白水解成氨基酸,从而帮助患者把痰液进行湿化,有利于痰液的咳出[5]。而且糜蛋白酶的作用较强,分解能力好,不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副作用或者是毒性作用。通过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可以使药液分解成气雾颗粒,可通过呼吸道把药物吸入到肺泡,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但是持续时间不是很长[6]。需要注意的是,相关研究显示,气道湿化在3 mL内不会发生呛咳,一般情况下比较适用于昏迷患者。

综上所述,对非人工气道卒中患者采取糜蛋白酶配置成湿化液进行治疗和护理,不但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气管切开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值得临床护理中应用。

[1]苏亚荣,刘香香,杨海燕,等.口咽部湿化预防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41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57-58.

[2]陈志慧.喷雾式口咽部湿化法用于脑卒中非人工气道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232-233.

[3]闫坤丽,吉 莉,顾志娥,等.口咽部湿化法与雾化吸入法控制脑卒中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7):58-59.

[4]秦云霞,许秀梅,陆 雁,等.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4):28-31.

[5]张荣荣.两种湿化液应用于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J].内科,2012,07(5):505-506.

[6]陆美林,韦柳青.气管切开气道持续湿化法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3):458-459.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44.24.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糜蛋白酶雾化气管
重组Bowman-Birk型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性质及抑制机理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联合雾化吸入对肺癌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肺功能的影响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