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余秋雨散文里知识分子形象的思考

2017-12-14王子婷

时代青年·视点 2017年12期

摘要:余秋雨是跨世纪的文化大师,他用散文形式道出了自己对文化的感悟,对中国文化文人的健全人格构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寻。本文通过对余秋雨散文里知识分子形象的思考来探讨中国文人的整体文化人格与文化良知,希望以此来揭示崇高的人生态度,以求构建一种“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中国文人;人格构建

一、余秋雨散文里知识分子的形象

在余秋雨散文的创作里,极少有单纯的去描写纯自然的景物,文中大多数写的是“人文山水”,文章中突现出中国文学历史上大批熠熠生辉的名字,如:嵇康(《遥远的绝响》)、范仲淹(《洞庭一角》)等,众观历史我们知道他们个个都才华满腹却又被命运捉弄,人生之路多有不顺。不同朝代的政治风波、环境、风俗都在这些学者身上依附了不一样的文化人格。在余秋雨的散文里,知识分子的形象都是作为普通人塑造出来的。我觉得,余秋雨散文中知识分子们的形象可分为以下四种:

1.流放文人。对于流放文人,在《流放者的土地》这篇散文中,余秋雨把自己的目光和感情大多都投向了那些在政治路途上失意的落难者及那片“人气高涨”却又荒凉的土地。我认为这些被流放的文人其实最能够体现中国文化中的悲剧情怀。流放就意味着政治上的被抛弃、隔离,但面对灾难,文人却没有让我们失望,他们始终都没有忘记作为知识分子的职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这么认为:在流放者的土地上,这些被流放的队伍正好是把一些散落在各地的文人志士汇集到一起,无论身心受到多大的创伤,他们都不悔把知识文明传授给这片自己本不该来的土地。他们开始建立文明,寻找着适合这个文化群落所要从事的活动。如教人读书,教耕作和商贾。这些知识推动了这块土地走向了文明。对文化研究方面,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把以往史料中没有或很少记载的地方进行一次文化大考察,所得的结果运用多种方式来记载留存。为至今仍在进行地域文化研究的专家们提供了参考史料,例如,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等。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被公认为只是会舞文弄墨的弱者,英雄不属于文人,因此他们只有拿笔来书写英雄的份,但余秋雨颠覆了我们的神经,他在《流放者的土地》一文里始终以其沧桑而又悲愤的笔调,将历史上真正的文人精神和文化精神给重新翻了案。他们受到压迫和侮辱,但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身体力行的去点亮文明的火种。在传播文明过程中,他们没有过多的去计较功名利绿的得失,为了文明,他们义无反顾,代代相接。

2.傲骨文人。我认为余秋雨散文中最重视的是描述魏晋文人。“对于那个时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动笔。”可见,这时期的文人在余秋雨心中的份量,在《遥远的绝响》中,余秋雨着重选取了阮籍和嵇康。在“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牵引下,人们开始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对权力、权贵、权势及权位进行了攀附、趋迎和竞逐,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心态的总写。当然也有小部分特殊的存在,阮籍就是其中之一。对待官场洒脱游戏,同时轻视礼教。当时人们所奉行的礼教他都不会足履绳墨的去执行。他的行“孝”更是一种超乎常人的行为举止,他摒弃了过分繁琐的礼仪,认为礼节只是为了规范社会而设的规章制度,也只是表面的形式。阮籍突破“孝”的礼法真正做到了孝。他看待世情的洒脱为“魏晋风流”增加了一股激情,中国的文化人格建构上又多了一种风格。当时只有嵇康能与之交好,嵇康明确提出要冲破一切教义和礼法的束缚,建立一个“君主静于上,臣民顺于下”的理想社会。对虚伪的礼教表现十分明显。这一点嵇康和阮籍是相通的,只是嵇康比阮籍表现得更加的自然、更加的悠闲、更加的洒脱。作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阮籍和嵇康总免不了对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如果说他们没有一丁点儿儒家风范,四处都反对儒礼周礼那也太过偏激,可以说,是他们的精神德行超越了儒学,将精神归付在天地之间。

3.贬官文人。贬官文化的造就缘自一大批贬官的文人。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也在贬官的过程中产生。在余秋雨散文里所写的苏东坡(《苏东坡突围》)、范仲淹(《洞庭一角》)等,他们有才华、有个性却被朝廷所不容,他們受到小人背后的的诋毁诽谤,作为一个文人他们无力反抗,于是他们开始被冷落、被放逐、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但是,不管他们身居何处,条件有多恶劣都改变不了他们的文化良知,他们不但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折服折,在意志上反而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磨练,从而更大限度的激发出他们的智慧,创作出更丰富的作品,如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在众多文人中,余秋雨重点选取了柳宗元和苏轼。《柳侯祠》中,他认为在远离京城的南荒之地———柳州,在当时也是贬谪文人常去之地。那里野林丛生,人烟稀少,阴暗无光。如此糟糕的环境没有压倒他,相反,柳宗元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凭借自身的文化人格开创了一片小天地。作为被贬文人,柳宗元成为了一个特别的形象。因他,使无数文官们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文人的意识,开始清醒的询问自己存在的意义。

4.隐逸文人。中国文人似乎对隐逸有着一种不为言之的特殊情结,其中政治上的失意是导致隐逸的重要原因。中国历史上,除了魏晋南北朝那样的一个特殊的朝代,很少有文人会在自己政治上得势的时候选择隐逸,所以它对于中国文人人格的构建既有着正面的作用,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余秋雨对于隐逸文人有所分类,对不同隐逸文人持有不同的态度。他所肯定的隐逸是因为政治而不得不选择离开,用自己的才学和性情乐观向上的去追求自己艺术天地里的理想目标,去升华人格,重塑积极的道德修养。比如李白,余秋雨是偏爱李白的,他把李白放在了文化中心鼎盛的位置,他似乎在李白身上找到归宿点。李白的身上有着中国文人所羡慕的浪漫主义情怀,当他在政治上失意时,他并没有感到空闷和孤独,而是带着满腔的诗情和才学走向了大自然,去寻找更为广阔的天地,这给文化人格添入了不少积极因素。对于这样隐逸的人,余秋雨并没有看中隐逸本身,而是看中隐逸背后那旺盛的生命力。以此相反,对于隐逸背后守着安逸的文人,余秋雨则持着一种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守着安逸的隐逸是对文化的一种浪费,而这样的浪费是没有目的的。余秋雨把矛头指向了看似大彻大悟、隐逸超脱的林和靖,他认为是不值得称赞的,因为这样的自卫和自慰,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这会导致群体文化人格趋向暗淡。中国的文化人格发出了浓重的霉味,但它是安全而宁静的。通过《西湖梦》的写作,他对中国文化中人格的复杂性进行了比照性梳理,尽可能全面的再认识,在批判中呼唤健全的文化人格。endprint

二、余秋雨关于知识分子角色思考的得与失

反思与呼唤始终贯穿余秋雨散文的整体。在描述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中,对人精神的重新建构是余秋雨散文的立脚点和重心所在,把对人的历史和灵魂的关注融入到篇幅较短的散文里。对文化人格深度的构建和提升是余秋雨写作散文的态度,进而召唤“健全而又响亮的文化人格”。余秋雨竭力于从文人关怀和文化反省的双重意义上考察和突破,转而更加逼近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内质。因此,余秋雨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与现代的知识分子文化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探索追寻文化生涯的重构,这是他散文的价值所在。文人,这个特殊而又脆弱的群体,作者总是以最怜惜的笔法来进行描述,苏轼、柳宗元、嵇康……他们在文化人格的价值上,作者能从正面地并给予高度的评价,这为读者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古代的那些大师们敞开了一道大门,让人们从这些高尚的文人人格精神中去寻找心灵的栖息地,面对着这些前人,不断强化去引人深思,让人们清醒的了解到古代文化人格和文化故事。讴歌了面对困难却投之以笑的苏轼、讴歌了坚持做人底线,不被融入污浊社会的阮籍和嵇康、讴歌了发配南荒,却点化了民族精灵的柳宗元……作者在展现这些历史的画卷时,也用最犀利的笔尖痛斥着那些在大师背后诬陷的一群小人,严肃的批判了文化人格的极度缺失。痛悔历史,其实质上是对中国文人人格精神的强烈呼唤。作者用正反两方面的角度引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思,提倡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是极其可贵的,从反思古代知识分子来寻求构建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作者很好的完成了时空上的精神跨越之旅。

然而,事物总有弊端的一面,余秋雨在论述这些知识分子的同时,不免也露出了明显的破绽。第一大破绽:对评论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作为抒发情怀的平台,散文中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作者的主观情感,但是过多的融入一些着并没有定论的观点,反而使文章的价值降低了不少的水平。正如《西湖梦》中的那两道长提,在作者眼中并不是为广大人民谋福利的社会实绩,只是一个偶然的境遇而已。按照历代历史所记,这两道长提为后人造了无数次的福,可是,在作者笔下却看不到它们所创造的价值。第二大破绽:即缺少全面的人物分析形象。作者对于自己所喜爱的古人,从不吝惜笔墨的大量描写,如苏轼、李白、柳宗元等,写他们的身体苦难、心灵折磨和重塑自我的高尚人格,看不到一点点的精神瑕瑜。但是,当作者面对着自己所不满意的古人时,批判之情充溢着字词行间,林和靖(《西湖梦》)碰巧就撞到了作者笔尖上。林和靖选择隐逸,在作者的眼里只不过是在社会碰了壁、受了阻:“便把一切沉默埋进一座孤山。”这种隐逸只不过是逃避心里的责任,消除了志向。余秋雨只是从表面来评价林和靖的选择,而没有关注到人性的复杂性,没有把这类知识分子放于社会中去思考,致使林和靖的这个人物形象缺乏了灵活性和生动性。

三、结语

余秋雨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情感相互杂糅在其中,这样的现象,有人觉得:“人的理性和感性經常会不自主的发生矛盾,所以人们允许一种情感的错误思维在文学中存在,只要能传达出最佳效果便行,如果非用学术论文的理性来对文学创作进行衡量,那么所得出的结果出入一定很大,对余秋雨所写的散文,它的价值评判,必须要深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蕴和美学贡献,才能够做出慎重而恰如其当的评析,既不能一味抬高又不能全盘否定”。这真是在众多对余秋雨散文的评论中比较公正的说辞,文化学界和读者们应该对他持以客观、宽容的态度。如果剥夺了他内在所要宣泄的情感与自由思考创作的权利,这样的作品也就黯然无光,毫无生气竟是因为他那不断的一声声对文化的呐喊,才使得全世界的中华儿女真正开始重视自己华夏民族的文化,才引起了子女们对文化的深思。他用他的追思、后悔、感伤的情绪感染着人们,让人们有意识地去追寻文化的根源,重塑文化的面貌,创造新的文化人格。所以说,如果中国散文界没有余秋雨也没有他所创作的散文,那将会是多大的文化遗憾和缺失。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2】余秋雨:《山居笔记》,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3】赵桂宁.《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倪华强.《余秋雨散文论》.《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2期.

【5】余秋雨:《千年一叹》,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6】生民.《读余秋雨散文》.《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王子婷,出生于1990年,女,海南保亭县人,助教,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研究,单位:广州华商职业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