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2017-12-14易宜江陈冲袁妍

当代医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阿奇消失霉素

易宜江,陈冲,袁妍

(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宜春 336000)

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易宜江,陈冲,袁妍

(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归线分析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本文抗生素选用利巴韦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优于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3.33%(P<0.05)。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通常合并病毒双重感染,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效果;不良发应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童群体中是较为常见的肺炎病变,此疾病的病原是肺炎支原体,主要临床特征为咳嗽。对支原体肺炎实施对应的临床治疗时,通常会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例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进行支原体的控制,但有的患者极有可能同时出现细菌、病毒感染症状,因此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治疗时,予以对应的联合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观察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有男26例,女19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6.58±0.56)岁;病程2~22 d,平均时间为(9.35±2.69)d。对照组中有男27例,女18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6.68±0.63)岁;病程2~22 d,平均时间为(9.40±2.52)d。两组患儿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诊断标准 ①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为:发热,且热型无较高的稳定性,出现较为明显的持续性咳嗽症状,存在反复性的阵发性咳嗽。②经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门影浓集,或支气管肺炎形成明显变化。③具有较为正常的白细胞通数值或稍有提高,往往存在全身性的病变症状及临床体征。④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对病变治疗后无显著疗效。⑤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MP-IgM)显示阳性(≥1∶100)或冷凝集IgM显示阳性。⑥年龄<14岁。当患儿出现第①~④条中任意2条以及第⑤、⑥条时,可确定发生小儿支原体肺炎。

1.3 方法 入选患儿均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包括退热、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酸中毒等,对照组单纯予以阿奇霉素治疗,使用剂量为10 mg/(kg•d),与10%葡萄糖注射液相融合,静滴1次/d,持续滴注7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颗粒,5~20 mg/(kg•d),分3次服用,持续治疗7 d。两组在本研究治疗过程中均不同时应用其他抗生素。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1.5 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通过治疗3 d,患儿体温正常,7 d咳嗽得到显著改善或完全恢复,10 d肺部干湿啰音具有显著减轻或无干湿啰音。有效:7 d体温保持正常状态,1个疗程完成后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显效+有效=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予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通过对应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28±2.69)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2.69±2.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对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x±s,d)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1例出现恶心症状,不良发应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儿3例恶心,2例食欲减退,1例腹泻,不良发应发生率为1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鼻腔小,黏膜较为柔嫩,弹力组织与肺组织未完全发育,且小儿肺泡数量少,极易遭受感染。而且小儿免疫力差,使得机体难以大量分泌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等,且其活性不高,所以小儿患有呼吸道疾病后需及时采取对症治疗,避免其发展为肺炎,造成极高致死率[4]。

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采用对症治疗配合抗生素,依据支原体特性,通常选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而阿奇霉素具有较为明显效果,不良反应少,应用到耐受性差的患儿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利巴韦林(病毒唑)与鸟苷、肌苷相似度高[6],对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形成明显抑制作用[7],预防肌苷酸转换成鸟苷酸[8],由此可使得病毒核酸无法顺利合成[9],对于病毒复制具有显著阻断作用[10]。

经本文研究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高,观察组住院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X线阴影消失时间明显减少;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单独使用阿奇霉素并未达到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利巴韦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出现支原体与病毒双重感染及多重感染的几率较高,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治疗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恢复,患儿治愈快,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1] 邓灵东,黄轶喆,刘秀蜀,等.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5,8(28):130-132.

[2] 徐文青.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180-181.

[3] 游思平,戴志辉.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与药物性肝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6):34-35.

[4] 栾俊强.头孢类抗生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110-111.

[5] 王岚,楼毅.盐酸氨溴索辅助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9):80-82,87.

[6] 曾思强,潘良凤,杨丽琼,等.孟鲁司特钠口服与利巴韦林、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效果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1):58-59.

[7] 黄艳春,毛开新.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静滴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5,55(31):58-59.

[8] 张文瑛.利巴韦林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58例疗效观察[J].苏州医学院学报,2012,20(11):301-302.

[9] 李咏梅.热毒宁和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8(11):765-767.

[10]徐小红,林水雷,吴利华.米诺环素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8):121-1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5.051

猜你喜欢

阿奇消失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