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BE为导向与双创项目融入相结合:“专业+外语”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17-12-14李忠民

关键词:双创理念能力

沈 岚 李忠民

(1.成都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2.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17)

OBE为导向与双创项目融入相结合:“专业+外语”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沈 岚1李忠民2

(1.成都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6; 2.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17)

思辨能力培养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先期准备,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理论研究日渐丰厚,而有关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模式的探讨和改革却较为薄弱。本文通过分析梳理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及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尝试在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指导下,结合英语教育的特点,融入双创项目参与教学,探讨大学英语即“专业+英语”适应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实践创新中运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OBE;项目融入;“专业+外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为《发展纲要》)中指出,“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1]。由此,国家正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即“双创教育”,并把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各教育机构中开展探索和研究,创新成为了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对双创人才培养的要求具体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是未来国家人才培养的大趋势和大方向。创新的前提与先期的准备是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决定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纵观全国高校积极开展的双创教育,主要聚焦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文科类的双创培养似乎也集中体现在文化创意和艺术设计学科,而英语教学在双创教育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却无从接入、方向不明。

OBE理念是以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学(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美国学者Spady W.D.(1994)对其组成元素描述为“明确并关注教育系统的组成,以学生为中心,使之得到未来生活中真实的成功经验”[2]。换言之,该教学模式需考虑教育的整体,关注教学的成果,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和需求差异。依据预期要达到的教学成果,有针对性地由上至下(Top-to-down)地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及评价系统,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且具可操作性。教学活动的执行确保了教学效果的实现,而有效的教学效果又扶持了教学活动的延续开展,通过取得的教学结果的实际状况, 有助于确定教学质量的水准。与传统的“教学—结果”顺向开展方式不同,OBE是预期成果—教学—结果的一个过程。在OBE系统内,教育者对学习者足够了解,对其预期应达到的水平准确把握,结合其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习者完成其所制定的目标。可以看出,学习者是自身学习获得结果的主体,教师及书本起着辅助和指引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单一、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亟待基于OBE教育理念搭建平台,探索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本文在OBE理念和双创项目融入教学的背景下,结合英语教育的特点,探讨大学英语即“专业+英语”适应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思辨能力的内涵、模型及我国大学英语结合思辨培养的现状

对于思辨能力或称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解。1990年《特尔雯报告》中给出的是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3]。该项目组构建了双维结构思辨模型,把思辨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亦有Paul & Elder在此基础上扩展出的三元结构模型(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从评价标准入手,能做出有理据判断的能力[4],并对不同层级有具体的细化和阐释。继此,国内学者林崇德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切入,提出了思维的三棱结构模型,将思维细化为六大板块(思维的目的、过程、材料、品质、自我监控和非认知因素)[5]。文秋芳等博取众家之长,构建了层级模型—元思辨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思辨能力(认知、标准、情感特质),并将思辨能力涵盖的三个方面一一细化[6]。针对《发展纲要》中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战略主题,孙有中等50多位学者开展了“英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的系列论坛”。提到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思辨能力,没有思辨能力就不可能有创新[7]。与西方注重思辨的历史相比,中国古人虽有“慎思之,明辨之”,但思辨本身并不是我们的传统和优势。国外,主要是欧美国家,双创(创新与创业)教育培养启动得早,有成体系的课程和实践平台,与企业的对接经验丰富,理论发展和实践教学都很成熟。这在2017年5月丹麦VIA大学在我校菁蓉学院主办的短期双创培训项目中,从创新创业的理念、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培养内容和模式及其培训团队构成等方面可以真实感受到。如何将这些先进、发展成熟的培养理念、内容及模式借鉴、引进、落地、本土化,是我们目前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学术界常引用的Anderson的认知能力模型,是结合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所提出的,包含记住、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六级认知能力,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主要停留在最下面的两个层面——记住和理解。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有关思辨的含量很低,教学的侧重点仍关注语言的技能,注重语言表达的流利和准确。两年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仍是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的技能课。换言之,大学英语的技能课所占课时总量的80%以上,是用来记住和理解了,这是现状之一。其二,据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凸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时,强调了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这是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这就意味着,原有注重文学、科普等大类的教学内容,要为满足这一目标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而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尚不成体系。其三,为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为增强其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急待改变和构建。

二、OBE理念与双创项目融入对“专业+外语”的意义

将OBE理念贯穿大学英语教育的全过程,有利于教师和学习者双方了解从学习的起始、发展到结束全过程,对一个阶段周期的目标、过程、方法,评价和结果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和标准。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及为学习者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不仅是对教学目标的共识和理解,还有为达成这一目标的各自角色的定位和契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转变的不仅是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理念和角色作用的转变是隐性的、先行的,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学习者角度,学生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参与者、设计者、评价者和共谋人。这样的角色转变有助于学生强化自身主体地位的意识,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培养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反思学习的行为习惯,增强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升自学习和他学习过程中的思辨能力。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课程+项目”服务于“专业+外语";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课程宣讲及参与项目学习为主要内容,被动听课结合模拟、实战的项目参与,能有效唤起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产生项目驱动力,为进入项目设计和实施做好准备。依托项目学习能够成为对学生进行创新训练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项目训练有真实目标为驱动、时间跨度较长、语言使用强度较大,且质量较高,也可成为学生盘活已学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9]。

强调“理念"、“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理念"的获取需先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并且,“理念"的获得也将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提升[10]。因此OBE理念要先行,以融入的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为平台,为课堂教学提供实践操作和演练的场地与环境,将学生前期课堂教学的所得在项目参与中得以深入化、生动化和现实化。项目引入与课堂教学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架,项目的开展是翻转课堂,通过行动学习,师生构筑学习共同体,在思辨能力培养的框架内,把语言、专业内容与思辨有机地融合起来,得以探索和实践符合《发展纲要》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与双创项目相结合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以OBE为导向,将思辨能力发展渗透到课程教学和项目参与的各个环节,并始终贯穿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实现培养模式的构建。

1.注重思辨人格的培养

文秋芳将“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译成“思辨人格倾向”,这一概念最早由“特尔斐”项目组提出,意指人们对思辨活动的信念、价值、态度与意愿,是种习惯性的动机。思辨人格倾向与思辨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共同构成思辨(critical thinking)的两个不同向度,是培养思辨能力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心理学角度来推断:一个人做某事的动机强度会直接影响其完成某事的成效。积极的思辨人格倾向会促进思辨能力的提高,但决定一个人思辨能力高低的因素有许多,思辨人格倾向只是其中之一。尽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关系比较微弱[11],但教育专家一致认为,教育对人的思辨人格倾向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正面、健康的思辨人格倾向会促进人的思辨能力朝着正向发展。为此,应做到:(1)教师观念和身份的转变。教师须从观念上主动调整,系统了解思辨能力、认同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有将学科内容与思辨训练相结合的意识与能力,由主角转变为配角,采取主动、关注的态度,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建立彼此平等、尊重、亲和、接纳和互助的关系。由讲台上的权威转变为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课堂的主体地位转移给学生,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气质[12]。(2)编写以内容为主导和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的教材。以专业内容为主导,兼具跨文化交际语言交流技能为支撑,编写教材内容,确保内容的时代性、趣味性、体验性,贴近生活、社交的实际。让学生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感兴趣,引发其好奇心、增强其学习动力,才会有高效率的理解和掌握,继而产生再创造的灵感。[13](3)调整改进教学方式。全面引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和方法,采用启发、研讨、辩论的授课方式,鼓励并带动学生开展小组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构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项目之间多维度立体化的学习共同体。调动一切可用资源,巧妙构思设疑、各环节紧密衔接,引领学生进入求知的振奋状态。(4)改善评价标准。加大形成性过程评估的占比,弱化终结性评估的比重。考评选择开放性和包容性问题,在要求语言准确度和流畅度的同时,关注语言表达的概括、分析、推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该过程中的各个评分点需有明确的标准和记录。

2.构建“‘专业+外语'+项目”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以理念为先导,以成果产出为导向,融合课堂教学与项目接入,搭建“‘专业+外语'+项目"的思辨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外语’+项目”思辨能力培养模式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并重,共同支撑大学生专业、语言沟通表达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涵盖四个学期,开始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兼顾专业知识和外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学生为主体,选择、编制教材,组织教学。讲授内容围绕能力产出目标展开,通过阅读和听力,以小组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学习及研讨会式学习,大量输入与专业知识相关度高的语言材料。经过记忆整理归类、积累筛选演练,通过笔头的写作和口头的表述,以课堂演示、会议辩论和撰写反思日记的方式,得以实现语言沟通表达的有效输出。进而体现学生以内容为主干的语言归纳、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的提升。该全程经由形成性过程评估为主、终结性评估为辅的评价方式,进行结果认定后流入两个渠道:(1)结果合格,后续两个学期进入项目学习、演练,并参与项目培训与实践,随后进入自培训和他培训实战演练环节。(2)结果不合格,返回转入语言技能的输入学习,完成后两个学期的进程。该模式提供学生学习分流的渠道,未达到标准返回补学,达标后接入项目培训和演练,做到了个体化、个性化施教和培养。

进入项目后的学生,通过双创(创新、创业)项目搭建的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实施和完成项目运行,以自培训和他培训方式开展双向并行、交互的机制。如图2所示:

图2自培训与他培训的双向并行、交互机制

自培训开始于学生取得前一阶段的评估结果合格后,对其进行准职场入职前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直接为客户提供产品——语言支持服务(口译、笔译、语言陪同等),此为产品1,并按照客户反馈意见,调整改进服务质量;对于尚不能直接对接客户需求、不能提供语言支持服务的学生,在这一阶段,以团队项目培训的方式,结合为其定制的针对性课程,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具有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生,提升其英语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符合进行实训和授课的目标要求。

他培训,作为一个产品,是为满足另一种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课程包(课程教材、讲义、课件、慕课、翻转课程内容设计等)的授课与培训,此为产品2。根据客户实际需求,单个或全体成员参与、协作及实战演练,要求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及时反馈、反思、开展效果评价(自评和他评),全程须有记录(影音和笔记),为下一轮学员参培提供素材和实战资料。

通过自培训和他培训,参加该项目的学生能切身体会准职场和职场的运作特点与模式。他们既是项目的参与者又是项目的实施者,既是项目的评价人也是项目的推进人。从身份角色的转变中,他们变被动跟随为主动探求;在整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协同合作,寻找自己的最佳定位,挖掘自身的长处,发现自身的短板,有意识地扬长避短,在项目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通过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合作精神、开放态度、坚毅品格、深刻思想和灵活变通均能得到检验、锻炼和加强。

四、结语

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教育与教学的全过程,是需长期为之努力的系统工程,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人受益无穷的智力资源。基于OBE理念,结合师生共建项目,教师须围绕教学目标结果,调整和转换角色身份,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运用教学策略,借助项目平台,进行教学实践。开展有效的即时评价,反馈评价结果,记录过程评价,反思教学实践,反哺后期教学。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职场,将职场演练结果反哺课堂,构建起学、研、产三者互搭互接、相助相生的“专业+外语”的思辨能力培养运行模式。将英语教学与专业培养嵌入双创人才培养的链条上,为融入国家双创培养的浪潮,寻找定位;进一步搭建校内、校外的跨专业、跨学科教师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为后续运行模式的提升提供保障;引进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课程来促进本土化课程开发,多渠道探索双创项目接入课堂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新路径。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英语语言沟通能力的双创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不懈地努力。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6-21.

[2]William G.Spady,OBE:Reform in Search of a Definition[EB/OL].http://www.Schools.nt.edu.au/curricbr/of/outcomerocus/Spady-OBE-intro.Pdf.2012-02-09.

[3]Facione,N.,P.Facione,S.Blohm & C.Gitten.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Test Manual[M].Millbrae: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2009.

[4]Paul,R. & Elder,L.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5]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5-42.

[6]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维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7]孙有中等.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7):603-608.

[8]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

[9]张文忠.iPBL——本土化的依托项目英语教学模式[J].中国外语,2015(2):15-20.

[10]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12(1):19-26.

[11]Giancarlo,C.A. & Facione P.A.,A Look Across four Years at the Disposition Toward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J].The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2001,50(1):29-55.

[12]王祥兵,刘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12):92-98.

[13]韦晓保.影响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与多维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一份调查报告[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2):72-75.

CombinationbetweenOBE-GuidedandCCProject-based:AStudyontheTrainingModelofCriticalThinkingSkillof“Specialty+English"

SHEN Lan1LI Zhongmin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6;2.Chengdu Broadcasting and TV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17)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re the premise and preparation of innovation.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ollege education in China,the exploration and reform of its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are vulnerable,compared with its theoretical researches.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of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 and CC(creation and create your business) project-based integration,considering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teaching,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and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mode suitable for College English(CE),namely “Specialty+English”,for promoting the changes of CE’s teaching mode,and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ies of solving problems in practice by using English.

OBE;project-based;Specialty+English;critical thinking skill;training mode

G642.4;H319.3

A

1004-342(2017)06-104-06

2017-08-26

四川省社科联“十二五”规划项目“高校英文电影赏析与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行动研究"(项目编号:SC15XK004)。

沈 岚(1970-),女,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李忠民(1959-),男,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实习编辑:郑 舒)

猜你喜欢

双创理念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