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的颌间牵引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7-12-13范前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8期
关键词:颌间牵引牙弓钛板

范前云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不同的颌间牵引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范前云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目的:比较用不同的颌间牵引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6 年6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9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为两组患者使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手术前,为研究组患者使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进行颌间牵引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牙周质量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牵引治疗的效果相比,使用颌间牵引钉对其进行颌间牵引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颌骨骨折;不同的颌间牵引法;微型钛板内固定术

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此病患者需要接受及时的颌间牵引治疗和内固定治疗,以尽快恢复其颌骨的咬合关系。过去,在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前,临床上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对其进行颌间牵引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临床上常用颌间牵引钉对此病患者进行颌间牵引治疗。为了进一步比较用这两种颌间牵引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7月至2016 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颌骨骨折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63例,女性27例;其年龄为18~56岁,平均年龄为(39.4±7.8)岁;其骨折部位为上颌骨的患者有38例,为下颌骨的患者有52例;其致伤原因为发生交通事故的患者有44例,为遭受外力击打的患者有28例,为摔倒的患者有13例,为从高处坠落的患者有5例。这90例患者在入院后均经颌面部X线检查被确诊发生了颌骨骨折。本次研究排除存在颅脑外伤、全身多发性骨折、严重失血、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为本组患者先使用颌间牵引钉进行颌间牵引治疗,再对其进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经鼻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对其进行全身麻醉。使用C型臂X线透视机确定颌间牵引钉置入的位置。在确保绝对避开患者的上颌窦、下颌神经管等重要器官的前提下,向其颌骨内置入8~10枚上下对应的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钉置入完毕后,使用橡皮圈对患者的颌骨进行牵引固定,以使其颌骨的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根据骨折的具体位置在患者的口腔内或口腔外做一个切口,逐层分离软组织,以暴露患者的骨折处。在直视的条件下对骨折处进行手法复位,置入事先准备好的微型钛板,确保置入的微型钛板与骨折线垂直。然后,对钛板进行塑形,使其与骨折面紧密贴合。使用钛钉对钛板进行固定后,为患者逐层缝合切口。

1.2.2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 为本组患者先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进行颌间牵引治疗,再对其进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经鼻腔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对其进行全身麻醉。使用C型臂X线透视机观察患者骨折处的具体情况,使用上下颌 牙弓夹板对其骨折处进行固定。在患者的口腔内对夹板进行调整,使夹板能够触及每颗牙齿的牙颈部,确保夹板的长度超过骨折处并延伸至骨折处两侧的健康牙(每侧至少2颗),使夹板的末端嵌入牙间隙内。夹板安置妥善后,使用钢丝对牙齿进行结扎,应将钢丝的尾部置于牙间隙内,尽量避免对患者的牙龈造成刺激。后续的内固定方法与研究组患者相同。

1.2.3 术后处理的方法 在进行手术后的次日,使用正畸弹力橡皮圈对两组患者进行颌间牵引治疗,从而进一步调整其颌骨的咬合关系。此外,对两组患者均定期进行X线检查,重点查看其颌骨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根据患者颌骨的咬合关系为其适当地增减弹力圈的使用数量,以调节对其颌骨进行牵引的力度。弹力圈的使用时间为1~3周。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2)两组患者牙周质量的优良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1)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是[1]:(1)临床治愈。经治疗,患者颌骨的咬合关系恢复至骨折前的水平;(2)有效。经治疗,患者颌骨的咬合关系基本恢复至骨折前的水平;(3)无效。经治疗,患者颌骨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不佳。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2)牙周质量的评定标准是[2]:(1)优。患者的牙龈健康,其牙面无软垢或菌斑。使用探针对患者的牙周进行探诊,其牙周无不适感或出血;(2)良。患者的牙龈轻度水肿,其牙面附着软垢或菌斑的面积不足50%。使用探针对患者的牙周进行探诊,其牙周有轻微的疼痛感,但没有出血;(3)差。患者的牙龈呈青紫色,其牙面附着软垢或菌斑的面积超过了50%。使用探针对患者的牙周进行探诊,其牙周存在剧烈的疼痛感,并且出血。牙周质量的优良率=(总例数-牙周质量差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牙周质量的优良率进行分析、处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为治疗的总有效率和牙周质量的优良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牙周质量优良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牙周质量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牙周质量优良率的比较

3 讨论

临床上对颌骨骨折患者通常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但是,在进行内固定手术后,多数患者颌骨的稳定性仍较差。因此,在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前,临床上应对其进行颌间牵引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其颌骨的咬合关系,促进其颌骨功能的恢复。过去,临床上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牵引治疗。此方法充分利用了颌骨固有的咬合关系,可促进患者骨折端持续性地按照既定的力学方向复位。但是,此方法对患者牙齿的完整性和牙周健康度的要求较高[3]。患者的牙齿若缺失或患有牙周疾病,为其使用的牙弓夹板难以与所有的牙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使牙弓夹板出现扭曲。这不仅会影响对此病患者的骨折处进行复位的效果,还易使钢丝移位至牙龈沟里,从而损伤其牙龈。并且,钢丝的存在严重影响患者清洁口腔,从而增加其发生牙龈炎、牙周炎和龋齿的几率。

近年来,临床上用颌间牵引钉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牵引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临床医生能够将颌间牵引钉置入患者的牙槽骨中,手术操作较为方便。其次,在置入颌间牵引钉时无需使用结扎钢丝,可有效地避免钢丝对患者牙龈的刺激和损伤,并且不会影响患者在术后清洁口腔。再次,颌间牵引钉是由金属钛制作而成的。此类金属的坚韧度较好,能够支持颌骨的结构,防止患者的颌骨发生移位。最后,在术后对此病患者进行辅助牵引治疗期间,临床医生无需使用多道橡皮圈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固定,这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使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对颌骨骨折患者进行颌间牵引治疗的效果相比,使用颌间牵引钉对其进行颌间牵引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1]史振怡.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593-3594.

[2]赵宏霞.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95-96.

[3]徐其章,张红亮,王占基,等.颌间牵引钉辅助钛板内固定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28(3):227-229.

R782

B

2095-7629-(2017)18-0129-03

范前云,1983年8月出生,男,四川邻水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

猜你喜欢

颌间牵引牙弓钛板
探讨颌间牵引与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牙齿拔除治疗牙列拥挤前突对牙弓宽度的矫正效果探究
正常垂直骨面型与牙弓宽度的相关性研究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牙弓/牙槽骨弓的塑形矫治
——基于牙弓形态发育不良的儿童错牙合畸形诊断与阻断治疗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重建钛板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后32例失败的临床分析
拔牙与不拔牙矫治对牙弓宽度的影响分析
26例数字化二维钛板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