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式灵光 炫爆课堂
——“脱水缩合相关概念”的教学反思

2017-12-13甘肃陈世才拦生发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7年5期
关键词:水解变式氨基酸

甘肃 陈世才 拦生发

变式灵光 炫爆课堂
——“脱水缩合相关概念”的教学反思

甘肃 陈世才 拦生发

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道变式训练也能激发课堂的无限潜能。“脱水缩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中的教学难点,也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多数教师讲解脱水缩合概念时往往遵循《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策略,通过“问题探讨”和“思考与讨论”的表达交流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的了解;根据学生对氨基酸结构的认知情况,利用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指导学生明确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系,以及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蛋白质水解概念的顺势渗透,束缚了学生在解答相关概念的练习题时的思维方式,学生“只知道鸡蛋从外敲破是食物,却忽视了从里敲破是新生命降临”。

情景回放

在练习课上,当讲到下面这道题时,笔者做了份调查,结果发现班级内大部分学生需要对本题进行详细讲解。笔者备课时也没预想到此情况。

【例】某39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为—CH3)4个,经水解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这4条多肽与原39肽相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肽键数目减少7个

B.碳原子数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均增加3个

D.氧原子数目减少8个

【解析】常规处理方法是引导学生从审题开始,理清脉络,强化氨基酸结构通式、脱水缩合等相关概念,根据选项依次分析,采用排除法,然后对正确选项进行验证。

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的眼神扑朔迷离、表情凝重复杂、课堂呼应趋于平淡。笔者经过反思发现,在用脱水缩合的角度去解决蛋白质水解问题时,学生听起来别扭和生疏。该题的背景是蛋白质的部分水解(或称不完全水解),在课堂上讲解脱水缩合概念时没有适时渗透蛋白质水解相关概念,学生缺乏逆向思维的意识。

笔者随即对蛋白质水解的概念进行讲解,以同学手拉手和部分同学放开手为活动模型进行引导,课堂气氛瞬间活跃,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豁然开朗。趁机对此题即兴变式,变式(1)此题中的39肽链变为39肽环,以下选项会是怎样?变式(2)若水解的位点不确定,会形成几条可能的多肽?以下选项又会怎样?然后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对原题分小组讨论;每题4个小组讨论,(备注:每一小组四名同学,由小组长代表本小组同学上台讲解)。学生小组的讨论气氛热烈,学生代表的讲解精彩且获得了很多掌声。由于受限于时间,课上只展示了部分小组的讨论成果。

课堂延伸

课外活动期间,学生代表邀请笔者到教室点评他们组织的后续成果展示。

展示如期进行,闪光点频现,掌声不断。有的小组做了PPT,有的小组做了物理模型,有的小组做了动画演示,有的小组展示一题多解,有的小组代表讲解完,其他组员争相补充......若再点评,就有点画蛇添足了。

教学反思

1.学情分析

此题对于初学生物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熟悉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能熟练地写出丙氨酸的分子式或结构式),氨基、羧基、肽键、脱水缩合等基本概念。其次要明确肽键数与水分子数的关系,氨基酸与肽链的关系,了解脱水缩合与蛋白质水解的关系等。最后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还要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

2.课后反思

在课堂上为什么全体同学对这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要求讲解,经冷静思考、反思后发现,笔者的常规讲解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仔细去分析这道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思维方式和能力要求,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去上课。可喜的是在笔者课堂中应变得当,及时补充蛋白质水解概念,并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外延,思维方式有了拓展,主观能动性有了充分发挥,解题习惯有了进一步优化,学生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不经意间收获了万花筒之奇效。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眼中有题,心中有生,有的放矢,不但深入浅出,更应浅入深出,捕获每一个闪光点,以问题为引导,“引”在点子上,“导”在疑难处,把问题设置在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苹果的高度”,激发激情与激情碰撞,智慧与智慧交锋,心灵与心灵对话,让“经验这棵老树”抽出新芽,焕发活力。

甘肃省永靖县移民中学;甘肃省临夏中学)

猜你喜欢

水解变式氨基酸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水解常数及其常见考查方式
月桂酰丙氨基酸钠的抑菌性能研究
番石榴中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法提取工艺优化的比较
UFLC-QTRAP-MS/MS法同时测定绞股蓝中11种氨基酸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HPLC法同时测定阿胶强骨口服液中4种氨基酸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