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7-12-12李召国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课堂教学

李召国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开拓思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手法,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本文主要探讨了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208-01

微课(Micro-Wcourse,Micro-lecture),是随着信息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方法,也是当今“微时代”的产物。它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终端设备,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通过视频方式进行直观、生动、明确地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微课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而且主题突出,短小精悍,形象生动,趣味性强,通过情景性的微课场景,可以创建一个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的“微课教学资源环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地理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教学法,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关于微课的概述

微课课程是一个经过专业教学设计的主题明确、鲜明生动、知识紧凑的教学单元资源包,一般为5-8分钟,视频容量比较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自主下载学习和分享。其内容既有课堂教学视频,也有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及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手机、Pad等多媒体,不受时间与地点限制地进行在线学习或线下移动学习,较好地实现“5min完成一次学习,300s经历一次思考”。

国内微课著名研究专家李玉平老师,针对微课教学设计,提出“小现象、小策略、小故事”的“三小研究”,以小见大,知微见著,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探究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笔者主要从其在课前、课上以及课后的教学应用中进行论述。

(一)课前应用

视频导学,培养兴趣预习在巩固旧知识、感知新教材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由于课程内容生涩、教学时间有限、中学生的惰性等问题,预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微课的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气压带和风带》中的《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为例,展示微课在地理预习中的作用。用《<原来你还在这里>版<季风气候>》这一微课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制作相应的微课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学习反思。

(二)课上应用

课上微课学习任务单设计如下:

1.课题名称

《气压带和风带》中《季风气候》;

2.预习思考

(1)你认为什么是季风气候呢?(2)它主要分布在哪里?(3)你知道季风气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吗?

3.练习巩固

(1)“季风气候都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引起的”这句话对吗?(2)“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域主要在沿海,内陆基本不受影响”这种说法对吗?(3)《黄土高坡》歌曲写道“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这里的“西北风”是四季中哪个季节常见的?“东南风”呢?

4.困惑与建议

把微课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和其他教学方法共同组成“混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地理课程中的参与度,形成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微课在课上教学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高效创设问题情境、生动的展示野外实践考察、真实再现实验过程、清晰讲解归纳解题方法等。笔者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成因实验为例,展示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向学生介绍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现状以及水土流失的严重危害。其次,进行视频播放,依次出现四组对比试验,分别如下:

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从土壤、地形、气候、地表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本节课中微视频的加入更加直观的感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认识到水土流失范围之大、整治任务之艰辛,从而树立保护草木、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同时也掌握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

(三)课下应用

地理课堂中的一次性呈现,对部分学生来说并不能达到完全理解的效果,微课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课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及巩固,充分发挥其短小精悍、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课堂教学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而设置的,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其进行拓展,或进行难度较大的习题的讲解,实现差异性教学。

例如,在《地球的运动》中,有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相关知识是一个难点,但并不是重点,在教学中学生了解这两个时间有所不同即可,对于能力较高并且对天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制作拓展型微课来讲授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相关知识,丰富其课外知识,将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转化为对学习地理的热情。除此之外,寒暑假等假期作业,对教师来说往往也很难处理,讲授会浪费大量时间,不讲授可能导致学生有未解决的知识点,对于假期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等方式进行讲授,方便学生的查漏补缺,进行纠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微课的特点科学设计高中地理教学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方便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和学生查漏补缺,对提升高中地理教学实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萬孟孟,刘桂芳.微课应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才智,2017,(18):158+160.

[2]朱振学.对微课程辅助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J/OL].学周刊,2016,(34):176-177.

[3]徐汶庆.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教学实践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1-72.[2017-1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