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一个“愁”字了得

2017-12-12李晓霞张琳王瑞兢

大观 2017年9期
关键词:意象古诗词创设

李晓霞+张琳+王瑞兢

近年来,面对古诗词鉴赏被列入中学的教学常态,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较常见,或以讲代读,将一首首古诗词肢解得支离破碎;或以默代读,反复默写所谓的赏析要点或可能出现的题型等等。其结果自然事与愿违。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更不能涵养学生的诗情。尊重诗词鉴赏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探寻古诗词鉴赏的正道,专题化的教学方式应是非常好的方法。本文就以中学离愁别绪类诗歌为例浅探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专题式教学。

古人由于交通的不便及信息的不畅通,因而更重离别,痛莫痛过生别离,江淹的《别赋》中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中学教材及配套读本上选印的离愁别绪诗词有近四十首,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灣《次北固山下》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煜《虞美人》、李清照《一剪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这些离愁别绪诗歌内容涉及亲情,爱情和友情三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重视诵读,初步感知

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诵读时要求学生把握好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并且在诵读时倾注自己的感情。通过读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诵读的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他们把握节奏,理清作品的层意,粗知作品的思路,进而读出语气和气势,读出诗人寄寓其中的喜怒哀乐。最终能够背诵,形成语感,在语言和情感方面得到积累。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情选词,按词定韵。作者用什么样的韵脚,对诗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一般说来,韵字开口度越大者,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开口度小,音阻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仄声韵合于悲抑之情,我们在朗读、吟诵时,不应仅凭主观理解‘要充分尊重古诗音韵的搭配规律,注意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韵字“新、酒、人”开口度小,和送别的情感更加贴合。[1]

朱光潜说“把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古典诗歌的优美意境,独特的韵律,在反复吟诵时,才能体悟其情,感受其美。

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基于情境。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情境。语文教学经验证明高中学生阅读与鉴赏诗词思维活动的活跃与否,首先取决于他们对具体作品的第一感觉,作为教师要善设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阅读古典诗歌。

略通中国古代文化的人都知道,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在古代广为传唱的歌曲。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很有限的,但对唱歌都很热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播放名家歌曲或名曲,如:教授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清照的《一剪梅》可以播放相应的乐曲《别亦难》、《明月几时有》、《月满西楼》。其次可以采用教唱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古典诗歌。也可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吟唱。

创设情境,除去运用音乐,还可联系现实生活。笔者所在的高中是所寄宿制的学校,长期住校的学生对离别、思家、念亲的情感有着真切的感受。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心理感受,这样更能体会诗人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难得家人音信的痛苦和对家乡亲人的深沉思念。

还可探究作者的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特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合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如,汉末诗人的离情别绪诗大多表现分离的哀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而初盛唐的诗人则表现的是乐观的感情基调,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显然是不同的时代精神造成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践行着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设激发学生情感与思考的教学情境,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三、把握意象,体味情感

许多学生读不懂诗歌,学不会诗歌鉴赏的方法,诗歌鉴赏的能力不高,其中的关键原因是许多老师和学生没有建立语文学科思想,特别是没有建立起诗歌的核心思想,诗歌通过意象创设意境,从而达到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此基础上才可更好地体会诗人情感。[2]

情感总抽象的,要想感染读者,必须要将情感充分地具象化,意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比如,李白《赠汪伦》一诗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把深逾千尺的“桃花潭水”比为相送之情,虽不言情之深而深情毕现。再如南北宋之交的李清照《武陵春》词中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愁绪变为可以感知和称重的具体物“舴艋舟”的容量,十分易于打动读者。再如,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诗中有“远道”“旧乡”暗示是游子对家乡的回望。

寒砧、尺素、浮云、孤灯、孤舟、关山、红豆、鸿雁、柳、芦管、南浦、青鸟梧桐、燕、杨柳岸、杨花柳絮、月、鹧鸪、舟等等意象都和离愁别绪类的诗歌有关。因有情感的注入,诗歌有了生命的多样美;因有意象的呈现,诗歌才显得更有韵味。

通过对离愁别绪类诗歌的整合可以看出专题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以点带面,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认识作者和作品。专题化教学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诗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有专题意识,只有这样,诗歌教学才能从“少慢差费”的泥淖中走出来,引领学生走上诗歌鉴赏的审美大道。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0.

[2]刘平进,李先慧.诗歌鉴赏要建立语文学科核心思想:意象[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5(12).

猜你喜欢

意象古诗词创设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创设未来
来自林间的风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