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改进分析

2017-12-12方永寿徐建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改进分析

方永寿+徐建军

【摘要】现有《汽车机械基础》教材内容参差不一、有些内容难易程度与高职教育特点不符,实践性内容缺乏。本文围绕高职汽车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改进,达到内容合理、深度适当、贴近汽车、实践丰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内容;改进;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122-01

在《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多年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同的教材对这门课教学内容的安排有很大的不同。在早期教学中,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以及对整个专业体系中课程相互关联度了解不深,基本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授。随着教学工作的深入,逐渐发现教材里有些内容是不适合汽车维修或服务类专业的,可以不讲;而有些关系到汽车专业的内容,教材却很少涉及或关联度不高,与后面的专业课程有点衔接不力;而且教材均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教学内容明显欠缺,与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太匹配。为了更好地结合汽车专业特点,贴近高职学生对实践技能要求,对《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改进,供大家探讨。

一、课程特点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营销等专业基础课,为学习后续的汽车专业课打基础,如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等,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课程。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把以前本科院校单独开设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动传动基础等多门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即汽车机械基础,从其内容深度看均为基础性知识,难度不大。

由于课程内容涵盖范围广,知识体系多,如果教材内容选材不当,基本要求不明确,就会使学生感到内容凌乱,抓不住重点,也会造成教师教学不好把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高职教育提倡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适度、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标尺,所以,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选材必不可少。

通过调研多个出版社出版的汽车机械基础教材,发现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二、不同教材对教学内容取舍不同

机械识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互换性与测量公差,液压传动基础这四门课程有些教材编入,有些教材部分编入,有些教材没有编入。不管怎样,我认为如果这四门课程没有单独开设为必修课,汽车机械基础则应编入相关内容,但受学时限制,内容不能讲太深。

机械识图主要介绍制图规则、三视图投影基本知识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要介绍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力学性能、热处理方式、并结合汽车零部件特点讲解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典型应用和常用热处理工艺。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主要介绍尺寸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基本知识,不需要讲如何测量这些公差。液压传动基础主要介绍液压传动基本原理、常用液压元件、基本回路等基础性知识,液压传动特性不需要讲。

三、有些教学内容偏离高职教育要求

材料力学中的组合变形计算、零件的组合强度计算、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凸轮、齿轮等产品设计参数的选取,这些内容都是机构和零件设计时所需,作为高职类汽车技术相关专业来说要求偏高,所以不需编入教材。由此,对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内容要求就可降低,理论力学主要介绍受力分析和平衡方程、力矩和力偶、平面力系、平面力偶系等概念。材料力学主要介绍应力的概念、零件的四种基本变形即拉伸、剪切、扭转、弯曲对应的受力特点,以及简单形状零件的强度校核基本概念和方法。平面机构主要介绍四杆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齿轮传动主要介绍传动特点、啮合条件、基本几何参数计算等等。

四、与汽车关联性內容描述偏少

很多教材通篇介绍机械相关的理论知识,少数案例也主要针对一般的机械行业,没有突出汽车专业的倾向性内容。如果将下面内容与汽车应用进行关联,对学习的启发性和目的性将会大有帮助。

滑动轴承: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连杆和曲轴联接、连杆和活塞销联接。推力轴承:应用于汽车离合器上的分离轴承。凸轮机构和链条传动: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进排气门的开启和正时控制。花键联接:应用于汽车手动变速器常啮合齿轮和滑动齿轮的周向固定。螺旋传动机构:应用于汽车循环球式转向器的螺杆和螺母运动副。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行星轮系应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行星排,差动轮系应用于汽车差速器。叶片泵:应用于汽车转向助力泵。其它还有很多类似内容,均可以很好地与汽车应用结合起来。

五、实践性教学内容严重不足

目前的教材中均没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及相关实验指导。实践教学包含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实物展示一般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根据内容要求先现场观察、思考、理解,再进行理论讲解,最后再次观察实物。实验操作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独立操作完成,有性能测试类、产品结构分解类、机构作图分析类等项目。根据多年教学反思和总结发现,实践课程可大幅度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不同学校的实践教学需结合学校实践性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制定实践项目和内容,比如在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就借助了机制专业群比较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为汽车技术类专业规划了如下可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材料特性实验室:可开展金属拉伸、冲击、硬度测试及金相组织观察等实验;常用机构展示实验室:可开展各种机构的现场教学和演示;常用零部件展示实验室:可开展各种零部件的现场教学和展示;液压元件拆装及系统实验室:可开展各种泵、各种阀的拆装及系统级的功能演示。

六、结论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应结合汽车专业培养目标来取舍,难易适当;应与汽车专业知识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应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习热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如夫《汽车机械基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凤勇《汽车机械基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3]李予杰《汽车机械基础》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方永寿(1969—),男,浙江金华人,硕士,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改进分析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分析:是谁要过节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回头潮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