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2017-12-12骆少峰

考试周刊 2017年26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新课程

骆少峰

摘 要:本文阐述了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的显著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本文通过“巧设问题,妙创情境,为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创造良好机会”“激趣激疑,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研究的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体验成长,认识人生”“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分享体验,升华情操,感受人生”“ 问题教学,激发动机,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四个部分,阐述了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的意义和做法。本文认为: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下的挑战,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实践;研究;体验;成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题记

2007年9月开始,我校思想品德教研组在往年教学研究及学习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教研与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研究课题进行实践研究。我负责任教的七年级的教学研究与实践部分。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我的最大感受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是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在,我就此问题谈谈我的管窥之见,不足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学者及同仁斧正。

一、 巧设问题,妙创情境,为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创造良好机会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注重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体验中获得经验,然后再把经验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和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贯彻新课程的这个精神。

我在教学七年级《我上中学了》一课的第一个问题“中学生活新变化”时,依据教材设计,直接点出“初中生活新体验”,让学生去体验,面对新学校遇到的新鲜事,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并设计“你还能说出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吗?”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领悟小学与初中学习中的差别。体验式教学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各自的个人体验,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加深对理性知识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尤其注意到一点:并非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具备体验生活和学习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参与体验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平时在班级课堂上较少发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特殊的学生,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爱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来。

体验和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课堂教学中的感知體验活动,能够保护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相继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尽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以各种形式参与进来,给学生一片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感悟,充分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这样,既尊重了差异,又呵护了他们的情感。

二、 激趣激疑,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研究的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体验成长,认识人生哲理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新课程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

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悦纳自己》一课时,我根据教材要求,一开始就鼓励学生“为自己画个像”,让学生在为自己画像的活动中学会正确认识自己,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剖析。在此基础上,又鼓励学生相互“画个像”,鼓励、引导学生相互剖析,相互描述对方的优、缺点。就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认识自己,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科学方法,从而实现了课程目标。

三、 合作探究,互相交流,分享体验,升华情操,感受人生的意义

“合作探究,拓展升华”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同一个学习小组或学习团队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或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进行明确的学习分工,每个学生承担相应的、各自不同的、具体的、细化的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

在上《悦纳自己》这一课时,我就应用了“合作探究、拓展升华”的教学法,在上《感受青春》这一课时,我更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相互交流青春的喜悦与烦恼,在交流中分享体验,在交流中提高学习效果。

四、 问题教学,激发动机,合作探究,共同成长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先备足课,明确所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按照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和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大胆整合、重新建构,以期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课第一课《我与父母》时,先明确此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其中:

知识目标是“认识到父母赋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成长;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能力目标是“学会换位思考,克服逆反心理,实现平等和有效沟通,学会化解矛盾的方法,掌握与父母交流的技巧,懂得表达对父母的爱并付诸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认识到父母赋予自己生命,养育自己成长;孝敬父母、尊重父母和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换位思考,克服逆反心理,实现平等和有效沟通,学会化解矛盾的方法,掌握与父母交流的技巧,懂得表达对父母的爱并付诸行动”。

于是,在此课的课堂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交流这几个问题:你知道你的父母亲生日是哪天吗?你知道你的父母最爱吃什么吗?你知道什么事最让你的父母开心、什么事最让你的父母生气?你知道你父母最爱看哪一类电视节目?你知道你的父母的健康状况吗?你知道你的父母对你的期待是什么吗?你知道你的父母从事什么工作吗?你知道你的父母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吗?

在老师的鼓励、启发下,学生踊跃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充分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辛劳付出和无私奉献,认识到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从而油然而生“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情感。

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要求,依托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逐一答疑解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江泽民说:“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从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一次深刻变革,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主动迎接这一新形势下的挑战,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大胆尝试,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国林.中国学校德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

[2]戴文忠,李桦,张弓增.现代教育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3]丁赢.浅谈新型学习方式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5,11.

[4]李化友.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4.

[5]黄颖颖.情境体验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4.

[6]林爱琴.思想品德课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浅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03,10.

[7]徐克显.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J].学知报,2011,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