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7-12-12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1期
关键词:止痛药腰腿痛持续时间

胡 月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胡 月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法为两组各38例。牵引组用常规牵引治疗,中医组用综合方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医组高于牵引组(P<0.05),腰腿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中医组短于牵引组(P<0.05),止痛药用量中医组少于牵引组(P<0.05),VAS评分、SF-36评分、ODI指数中医组优于牵引组(P<0.05)。结论: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方法;对照治疗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神经根压迫、腰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马尾神经受压迫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腰腿麻木、下肢放射痛等[2]。本研究用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6例,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诊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中医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4~75岁,平均(37.56±2.88)岁;病程1~13年,平均(7.61±1.61)年。牵引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25~75岁,平均(37.54±2.16)岁;病程1~13年,平均(7.45±1.6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X线摄片检查显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常规牵引。卧位牵引,根据体重、肌腱韧带情况和耐受力等进行牵引,每次20min,每天1次, 10天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

中医组加用:①艾灸。取阳陵泉、阿是穴、关元、委中穴、腰俞穴、昆仑穴、承扶穴,每次选择2~3个穴位,在距离皮肤2~3cm处艾灸,产生局部温热感,1日1次, 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②拔罐。取肾俞穴、阿是穴、腰眼穴、大肠俞穴,拔罐,每次15min,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③推拿。俯卧在硬板推拿床,用一手掌根以及拇指沿着脊柱双侧进行推拿、按揉、擦等,放松全身,从上到下反复进行,痛点给予重压,每次10 min,隔天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

3 观察指标

观察腰腿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VAS评分(0-10分,0分无痛,10分剧痛,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SF-36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ODI指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3]。

用SPSS1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4]

显效:腰腿痛等症状基本消除,腰背部功能正常,可正常活动生活自理,工作不受影响。有效:腰腿痛等症状缓解,腰背部功能改善,基本可正常活动,生活基本可自理,工作受轻微影响。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ODI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ODI指数比较 (分,±s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SF-36评分、ODI指数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牵引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例时期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中医组38治疗前8.46±1.2472.13±10.1467.12±11.72治疗后1.14±0.12*△13.02±7.31*△95.13±3.26*△牵引组38治疗前8.35±1.1272.52±10.7766.73±11.16治疗后2.41±1.02*19.41±8.38*77.44±12.12*

两组腰腿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腰腿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比较 (±s )

表3 两组腰腿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用量比较 (±s )

组别例疼痛持续时间(d)止痛药物用量(mg)住院时间(d)牵引组384.67±2.1227.01±3.1010.73±1.75中医组383.51±1.1215.21±2.148.67±2.13 t 8.7219.27710.754 P 0.0000.0000.000

6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可促进椎间隙增大,将关节突拉开,促使变形椎间孔恢复正常外形,促进神经根压迫的解除,促进突出物回纳,可精确定位和扩大神经根管,松解粘连[5-6]。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腰痛”等范畴,气血受损、气血瘀滞等为主要病机,治当循祛风止痛、活血化瘀[7-8]。艾灸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作用,拔罐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作用,推拿有松解粘连、增强肌力、改善韧带弹性和消除炎症作用。综合治疗可矫正位移软组织或脊柱小关节解剖位置和形态,促使力线恢复正常,达到内平衡,促使受压神经修复和功能障碍缓解[9-10]。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好。

[1] 邱志汝.探讨中医整体治疗五联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J].健康前沿,2016,23(5):126-126.

[2] 肖峰.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91-92

[3] 芦盛贞,卢懿,闵俊英,等.运用“随症采集”法实施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J].护理研究,2016,30(25):3178-3179.

[4] 张晓峰.中医理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09-2011.

[5] 吴海斌,张昊天.身痛逐瘀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2):57-58.

[6] 施雯.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探讨[J].饮食保健,2016,3(9):96.

[7] FRANCISCO GARCIA VACAS,FRANCISCO EZQUERRO JUANCO,ANA PEREZ DE LA BLANCA et al.The flexion-extension response of a novel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sthesis: A finite element study[J].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Dynamics of Machine Systems Gears and Power Trandmissions Robots and Manipulator Systems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s,2014,73:273-281.

[8] 袁海升,赵育刚,李国帅,等.腰椎间盘突出溶核术失败后中医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299.

[9] 彭华荣.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5):178.

[10] 江竻稳.中医正骨联合消痛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3):68-70.

R274.981.53

B

1004-2814(2017)11-1311-02

2017-06-18

猜你喜欢

止痛药腰腿痛持续时间
针刺结合艾灸仪治疗寒湿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医针灸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颈肩腰腿痛
长期吃止痛药会上瘾?
止痛药使用六忌
颈肩腰腿痛独特蜂疗 创造外敷治愈前列腺
偏头痛为什么吃药不管用
警惕止疼药“天花板效应”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