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哈萨克族幼儿音乐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7-12-11艾肯·乔提巴克

甘肃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哈萨克族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艾肯·乔提巴克

【关键词】 哈萨克族;音乐教育;民族文化;幼儿;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8—0124—01

阿克塞县是一个哈萨克民族自治县,要弘扬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狠抓音乐教育是其关键切入点之一。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某种思想观念、社会意识、风俗传统、价值观、信仰和特定时代的审美思想,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潮,熔铸着人类的灵魂深度,因此,音乐审美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和信仰。同时,音乐教育又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现结合我多年来的幼教实践,浅谈两点关于哈萨克民族幼儿音乐教育的看法。

一、开展以哈萨克母语为主的音乐教育

哈萨克民族天生具有草原辽阔的胸怀和对音乐的感知力。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成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早期教育中接触自己民族的音乐,对幼儿的启蒙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我通过哈萨克民族幼儿的生活和教育,从母语朗诵童谣、学习民歌、表演哈萨克民族舞蹈开始,特别是通过一些比较贴切幼儿生活的、幼儿比较喜爱的、经典的、有特性的民族音乐学习活动、表演活动和民族乐器,如冬不拉、库布孜介绍等,让幼儿从小接受本民族民间音乐的熏陶,在培养幼儿对哈萨克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和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我自己对哈萨克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和热爱情趣。哈萨克民族民间音乐是哈萨克民族人民在漫长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自然风景中创造的,有哈萨克传统的民族舞蹈——哈拉角尔嘎(黑走马舞)、狗熊舞等。我用幼儿园音乐教育体现本土文化,增进了幼儿热爱家乡情感、萌发了幼儿对哈萨克民族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尊重意识和丰富音乐认知,传承了本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加强了幼儿的民族精神。比如,哈萨克民族儿童歌曲《小马驹》不仅歌词通俗易懂、美好、有趣、有意义,而且很适合幼儿进行歌唱活动。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对音乐情绪、内容进行体验感受和想象表现,而且对哈萨克民族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知道这是一个热爱生活,快乐、勇敢的民族。因此,在哈萨克民乐演奏中,我使用了板铃、板鼓、锣、钹和哈萨克节奏乐器马蹄笃、沙鼓等。在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中,逐渐把这些节奏乐器与幼儿园常使用的木鱼、三角铁、沙球、碰铃等配合起来,不仅体现了音乐作品的思想,增强了幼儿的节奏感和声音的敏感性,而且更突出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地方性和民族性特色。

二、在教学中将民族音乐教育与奥尔夫音乐教学结合起来

我在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中以音乐节奏为主,并穿插在一天的生活中。如早上播放一段优美的哈萨克民族乐曲,这不仅陶冶了幼儿情操,而且还能提神,使幼儿有一个愉快的心情迎接新一天的到来。早上喝完水和课间休息时,放一段轻松活泼的哈萨克民族童谣,让幼儿随之做优美的律动,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乐趣,发展了幼儿的动作。因为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我结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利用合理多样的节奏开展教学,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幼儿接受。有效地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增强了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

同时,我也把哈萨克民族音乐教育与奥尔夫音乐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使我园民族幼儿音乐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肢体美、和谐美。用感情朗读哈萨克民族儿歌,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因为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哈萨克民族音乐教育与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的结合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一切是从幼儿实际出发,让幼儿自己动手,完全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我的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能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让幼儿在自己的空间里学习合作,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可使音乐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可使幼儿充分体验到哈萨克民族音乐课的轻松与快乐,让幼儿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向民族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使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

編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哈萨克族民族文化音乐教育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