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掴学生的老师也需要“心理救济”

2017-12-11张全林

甘肃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体罚差生张老师

张全林

掌掴学生的张老师事后分别登门逐一给孩子们道歉,自己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理,但似乎还难以圈句号。据其他老师介绍,张老师曾是学校的教研组长,长期担任班主任,所教的班级在学校中考中,成绩长期保持在前列。张老师平时为人谦和,与学生相处也很融洽,他教过的学生毕业后还经常来看望他。如果这些属实,张老师应該是一位优秀老师。以前的教学业绩,未必是体罚的结果。毕业的学生还来看望他,至少这种师生感情不是靠打出来的。那么,张老师到一个新的岗位任教,为什么第一天就掴起了学生?这是值得思考一番的。

按其他老师的说法,张老师最近家里发生的事情比较多,心情不好,对自己的情绪产生了影响。言下之意,没能控制住情绪,就打起了学生。这种解释显然不是终极答案。作为老师天天与孩子打交道,叫人气恼的事难免时常发生,总不能一有气儿就拿学生发泄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法》《教师法》等都对体罚的违法性作出了明确规定。也就是说,体罚学生,无论何种理由,不管是否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其行为肯定都是违法的。作为一名有一定从教阅历的教师,不可能没有这点认知。

一个人到了气急败坏的程度,一般都有利益得失的因素在作祟。长期以来,唯分数论成为教育的指挥棒。好学生和坏学生的标准是成绩的高低,老师的业绩是班级学生的分数排名,并与收入挂钩。学生成绩好,老师拿得多,有实惠又有面子。追求多拿一点薪水,也没有错。问题在于,教“差生”的老师,可能付出还要大一些,就该收入少一些吗?显然,是不合理的考评机制,导致了分配不公,进而传导到情绪上。作为教师的绩效考评,不能简单地看平均分数,看基础又要看提高,看教书又要看树人,看显绩又要看隐绩,才是公平合理的。不然的话,“差生”谁愿意教?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其实也是老师的命根。在这种拼分数的背景下,深受其害的不仅是学生,也有老师在。因成绩不佳让老师失去了包容心,甚至时常动硬,肯定无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教师在拼分数的压力下,心理上并不轻松,也不会有职业幸福感,甚至产生心理疾病,也是有可能的。一位为人谦和的老师,突然掴起了学生,应该是一个信号。有心理专家认为,当众的集体式掌掴惩罚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需要后续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对被掌掴学生以及其他亲眼目睹事件发生的学生进行心理援助,以免出现更大的后续心理伤害。对掌掴者来说,何尝不是如此。让压力山大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心理体检常态化,及时修补心理漏洞,并不多余。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罚差生张老师
张老师喝茶
难忘的体罚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福建省教练员对未成年运动员体罚现象研究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