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效果

2017-12-11张颂阳陈明伟胡仁安陈少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9期
关键词:稳定型髓内股骨

张颂阳,陈明伟,胡仁安,陈少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创伤与关节科,广东 珠海 519000)

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效果

张颂阳,陈明伟,胡仁安,陈少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创伤与关节科,广东 珠海 519000)

目的:探讨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创伤与关节科的6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3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30例研究组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及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骨折端骨性愈合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及术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使其在术后较快地恢复,而且安全性较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不稳定型

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性骨折之一。此病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部至股骨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1]。此病的病因主要是发生骨质疏松和受到外伤,此外与地区因素、性别因素、种族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关系[2]。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60例患者均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龄为65~80岁,平均年龄为(71.4±4.9)岁;其中病因为发生坠落伤的患者有4例,为发生摔伤的有16例,为发生交通伤的有10例;其中合并有骨质疏松的14例,合并有内科疾病的1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龄为64~82岁,平均年龄为(72.6±5.5)岁;其中病因为发生坠落伤的患者有6例,为发生摔伤的有15例,为发生交通伤的有9例;其中合并有骨质疏松的15例,合并有内科疾病的1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纳入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案是:使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其患侧大腿近端股骨的外侧做一个9 cm的手术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对患者的患肢进行牵引,使其骨折端复位。在C型臂 X 线机透视下确认复位效果理想后,在股骨干与股骨大粗隆外侧置入锁定加压钢板,拧入3枚螺钉进行固定。在清洗手术切口及进行止血处理后逐层缝合切口。为研究组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案是:使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对其患肢进行牵引,使其骨折端复位。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复位效果理想后,在患侧股骨大粗隆顶点的近端做一个5 cm的切口,在股骨大粗隆的顶点稍内侧拧入防旋髓内钉的主钉,使用侧向瞄准杆将带螺旋刀片的螺纹导针沿顺时针的方向拧入,在到达合适的位置后将其从解锁状态改变为锁定状态。在股骨远端拧入一枚防旋髓内钉,并将其锁定,以防止骨折远端旋转。在C型臂 X 线机透视下观察髓内钉的位置良好后为其安装尾帽。在清洗手术切口并进行止血处理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毕至骨折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采用Harris 髋关节评分(Harris hip score)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该评分的满分为100分,包括功能评分(50分)、疼痛评分(44分)、下肢畸形评分(4分)及髋关节活动范围评分(2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明其髋关节的功能越好[3]。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若为90~100分可判定其手术效果为优,若为80~89分可判定其手术效果为良,若为70~79分可判定其手术效果为可,若<70分可判定其手术效果为差[4]。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毕至骨折端骨性愈合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分析

研究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为93.33%,其术后的Harris 髋关节评分为(90.5±6.3)分。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为80.00%,其术后的Harris 髋关节评分为(81.2±7.6)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效果的优良率及术后的Harris 髋关节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 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6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1 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的分析(±s)

表1 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的分析(±s)

组别 例数 术中的出血量(mL) 手术的时间(min) 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d) 住院的时间(d) 术毕至骨折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周)研究组 30 96.1±3.3 48.5±5.5 6.7±2.6 7.2±7.4 12.3±2.7对照组 30 171.2±3.4 75.3±2.6 10.3±1.8 14.2±0.9 13.2±6.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对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分析

表3 对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分析[例(%)]

3 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髓外固定术,主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和螺钉对骨折端进行固定。采用该手术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可稳定地固定骨折端,有效保护断骨的骨膜,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5]。但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具有以下的缺点:1)该手术采用髓外固定的方式,可增加单侧骨折端的应力,并可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等情况,甚至可引起髋内翻畸形。2)该手术的操作时间较长,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术中暴露患者骨关节内组织的时间较长,易引发术后感染。3)该手术所用内固定物的抗旋转力量不足,可增加术后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的难度,延长其术毕至能够下床活动的时间[6]。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属于髓内固定系统。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相比较,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骨折端进行固定具有以下的优势:1)其固定效果更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可避免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而且其所用的螺旋刀片具有抗旋转及局部加压的作用[7]。2)可将防旋髓内钉直接打入股骨颈,进而可挤压其周围的骨组织,形成抗切出力和较强的锚合力,减少股骨颈内骨质的丢失。3)防旋髓内钉的力臂较短,扭矩较小,因此可避免术后患者发生髋内翻、股骨颈短缩、螺钉松动或切出等情况,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4)施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操作时间较短,术中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患者康复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能使其在术后较快地恢复,而且安全性较高。

[1]苏世先, 刘前前, 刘真. 半髋关节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3):118-120.

[2]陈浩明, 吴飞鹏.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对比[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 38(2):172-174.

[3]李晓峰.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J]. 山东医药, 2016, 56(26):85-87.

[4]李晓林, 祖晓水, 郝跃峰,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 45(20):2414-2416.

[5]华荣, 顾军, 倪英杰,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加压滑动鹅头钉和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 2016, 20(9):1687-1690.

[6]郭立平.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 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4):231-233.

[7]刘宪昌. 体位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影响[J]. 创伤外科杂志, 2016, 18(10):620-621.

[8]尚红涛.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25(6):61-65.

R683.42

B

2095-7629-(2017)19-0128-02

*通讯作者:陈少明

猜你喜欢

稳定型髓内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