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学岗”保障校园桔边交通安全

2017-12-10

汽车与安全 2017年9期
关键词:交警部门警力学生家长

“护学岗”保障校园桔边交通安全

随着各地中小学校的陆续开学,交通民警开始进入“护学岗”,来到学生中间,担负护卫学生安全上学、放学的任务,用辛勤的汗水和深深的爱意呵护学生平安。

由来

2012年9月,为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着力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公安部向社会集中推出14项便民利民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设立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规定在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复杂的重要路段,上下学时段设置执勤“护学岗”,维护校园周边治安、道路交通秩序,保护学生儿童上下学安全。

意义

有效保障学生上学放学安全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飞速增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的私家车也与日俱增,由于道路交通设施的不完善和人们意识的不足,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并存在一定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巨大压力,学生每天的上学、放学,一直被老师称为“紧张的时段”,被家长称为“担心的时段”,被交警称为“忙碌的时段”。学校门前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的重大关切,这不单单反映在社会治安上,交通安全也是极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被公安交警部门纳入管理重点。对此,交警在学校门口设立了交警“护学岗”,为确保学生上学、放学出行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效保障学校门前道路畅通

学校门前的交通秩序一直是公安交警部门的“闹心事”。一是学校一般都设在主干道公路沿线或城区城中心,一到上学、放学时间便人群汇集,轻则妨碍通行,重则造成交通拥堵。二是接送学生的车辆和人员集聚学校门前,占道现象十分严重。三是上下学时段正是商业高峰期,与接送学生产生交通冲突,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维持学校门前交通畅通成为交警护学工作的重要任务。

有效化解学生家长心里“误区”

安全上学、安全回家是学生家长最迫切的要求,交通安全问题成为广大学生家长心里“误区”。孩子是家长的心肝宝贝,当家长的把学生送到校门口,就把安全交给了学校、交给了社会。对于在校外(路上)学生的交通安全,公安交警自然就成为家长心目中最可靠的安全屏障。

有效加强交警与学校间沟通交流

当前,公安交警部门对中小学生、幼儿的交通安全管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沟通交流联合进行,如何加强沟通与交流?定期走进学校上交通安全课、组织学生走进警营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与小交警实施“警校共建交通安全单位”等沟通方式,让学校看到了公安交警部门对学生安全的重视程度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从而使这项工作得到了学校的信赖和支持,警校关系进一步密切,校方交通安全管理由“被动”转为“主动”,很多学校上门或来电邀请公安交警部门深入学校“上交通安全课”或派人“护学”。从根本上讲,只有警校双方通过共同联手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维护才是加强与学校密切沟通,进行交通安全管理的最佳途径。

有效树立交警关爱学生正面形象

开展交警“护学岗”活动是在全社会倡导文明交通,进一步促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创建标准“护学示范岗”,站“生命之岗 ”、护“希望之花”,对于社会来说,持之以恒的交通安全“护卫”工作树立了牢不可破爱学生、关心下一代的形象,建立了警爱民、民拥警的警民“鱼水关系” 。

问题

众多学校设繁华地带导致交通秩序混乱

由于学校大都集中在城区和省道、县道主干道沿线,停车场地不足,停车泊位少,每逢上放学、上下班高峰,主要干道接送学生的车辆占道停放,在学校门前道路上,行人、学生家长、在校门前非法摆摊的商贩,以及接送学生的各种车辆混杂聚集在一起,车占人路,人抢车道,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导致学校门前道路交通秩序混乱、拥堵。

部分家长和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一是个别学生家长闯红灯、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现象随处可见,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有些家长也不遵守交通规则,车辆在马路上随便停下就放下孩子,既堵塞交通,又给自身和孩子的安全造成隐患。由于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造成道路上中小学生交通违法行为随处可见,屡禁不止。二是自行车是学生出行的基本交通工具。中学生在骑自行车出行时喜欢成群结队,追逐嬉戏,竞相赛车,拐弯处不小心,过马路太快,不看红绿灯等等,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步行时,学生三五成群,随意过街,临车横路,盲目抢行,有的在横过马路时还有故意推拉、竞跑行为,使机动车驾驶人难以防备。

交警警力紧缺

警力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交警工作日益复杂繁重,涉及到交通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学生安全护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设置交警“护学岗”到点“赶场”,派民警、协警人员在校门口帮助指挥,学生护学工作在这种紧张匆忙中完成,盲时盲区在所难免。

警校护学工作配合不够

交警部门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沟通,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达成一致。不少基层交警中队只把护学工作简单的等同于护送学生过马路,疲于应付的“味道”很浓。中小学校护学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开展,既没有具体的工作方案,又没有详细的工作计划,缺乏常态化工作措施。

建议

加强警力部署,开展护学行动

要把“护卫天使” 行动作为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和展示交警形象的重要抓手,提上工作议事日程,做到周密部署,认真实施,确保交警“护学岗”扎实有效开展。一是做到警力到位。对城区主干道路交通流量大、接送学生车辆较多、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设立固定的交警“护学岗”,每个护学岗规定民警、协管员1-2人。在繁忙的城区路口,疏导指挥,护送学生安全过路口。二是合理调配警力。针对学生每天上学、放学的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建立动静态相结合的勤务制度,加强上下学期间学校门前道路交通指挥疏导,维护交通秩序,保护学生安全过马路,防止发生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三是开展护学行动。开展护卫天使行动,实行柔性化管理。同时充分发挥女协警、女协管员的亲和力,努力将女警“护学岗”打造成学生心目中的“安全守护神”,打造展示交警风采的窗口,打造一道护学靓丽的风景线。

加强校车管理,严防交通事故

交警要扎实开展学生接送车的排查整治,严格学生接送车驾驶人的资格审查和安全教育,强化学生接送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时的路面管控,落实学校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从源头上做好学生接送车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秩序整治,优化校园环境

一是进行摸排。要组织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乱点、违法行为高发点、交通拥堵多发点进行摸排,广泛征求学校和周边群众意见。二是开展整治。集中警力对学校周边的无牌无证、报废机动车、摩托车非法载客等现象以及不按规定调头、乱停乱放、鸣喇叭、行人、自行车随意横穿马路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大力度查纠治理,积极会同运管等部门,加大整治力度,从严处罚。通过治理,使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安全、有序、畅通,方便学生和家长出行。三是确保安全。根据学校活动的要求,交警临时安排警力,如:学生放寒暑假、高考、中考接送孩子的车辆比平时要多很多,交警要将所有的警力合理安排到相关路面,并提前做好预案演练,确保学生安全。

完善安全设施,定期排查隐患

要建立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隐患的定期排查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建议。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设施。优先完善校园周边道路人行横道、减速让行线,指示标志、禁令标志,必要时设置黄闪灯和减速块等,保持设施齐全有效,为学生出行创造安全通行条件。二是停车泊位管理,解决停车难题。针对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路段合理规划设置停车泊位,加强指挥疏导,解决群众接送学生儿童停车难问题。根据学校及周边道路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路段设置机动车临时停靠点,方便家长接送学生,解决群众接送学生、儿童停车难问题。三是统一标准,制作“护学岗”标志牌。制作一批标志清晰、外观醒目、尺寸规范的交警“护学岗”标志牌,并统一安装在学校、幼儿园门前道路显眼位置。“护学岗”标志牌要公布责任单位、护学时间和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加强警校共建,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交警部门与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交通安全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警民共建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分析交通安全教育形势,定期通报中小学生交通事故情况,定期查找“护卫天使” 行动薄弱环节。二是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最大愿望。因此,交警部门要协调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为学生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协调社会力量参与护学。交警部门要积极协调教育部门和辖区学校,发动老师、学生家长和志愿者加入“护学”行动,探索建立交警、交通协管员、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志愿者和小交警“六位一体”共建共管的“护学模式”。动员老师、小交警结合值日,配合维护校门口秩序,确保“护卫天使”行动取得实效,真正让学校满意、家长放心。

加强宣传教育,维护学生安全

交警部门要将中小学校、幼儿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生参与交通行为特点,对症下药,组织学生开展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猜你喜欢

交警部门警力学生家长
“开车溅人”
山东交警类政务新媒体舆论引导力研究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年终总结
面临分邦,印增派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