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可行途径思考

2017-12-10杨佳佳

北方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零售线下转型

杨佳佳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可行途径思考

杨佳佳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近年来不少传统企业转型线上,与此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电商企业布局线下,互联网宛若一道围城,线上和线下互相向往,马云用敏锐的商业嗅觉提出了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这一概念,旨在打破围城,实现线上+线下“1+1>2”的效果,现通过研究线上线下融合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可行途径,主要有全局考虑;数据支撑;资源整合;全网协同;注重体验等。

新零售;电商;线上线下融合

一、研究背景

自电子商务概念产生以来,线上线下之争一直甚嚣尘上,王健林与马云的亿元赌局,以及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之约,都是线上线下争议的产物,随着O2O概念逐渐定论,线上线下的矛盾愈发激烈,宗庆后多次在公开场合抨击电商有害而无利,今年两会黄建平公开质疑电商破坏实体经济,究其原因,就是业内一直没有找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方法,两者难以产生化学反应,实现“1+1>2”的效果,导致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举步维艰,面对电商的咄咄逼人,只能再三退让,但是近年来,电商也开始遭遇瓶颈。

针对这一现状,2016年10月,马云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旨在打通线上线下,真正实现融合,现基于此背景,对新零售大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的可行途径展开研究,分析困扰线上线下融合的主要问题,找寻相应对策。

二、新零售的含义

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中指出:“线上、线下与物流结合才能诞生新零售,未来物流公司的本质比的不是谁更快,而是消灭库存”,从这个角度上讲,不难看出,新零售是全局性、根本性的企业资源重组和流程再造。

随后,在双十一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明确了促进跨界融合方面的主要任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多领域协同,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通过融合协同构建零售新格局,从表述上可以看出,新零售强调的是优势资源的融合与协同。

雷军一语道破天机,新零售的本质是效率革命。马云在2017年阿里巴巴投资者日大会上则表示:“新零售的核心是从向消费者销售商品转向服务消费者。”

综上,笔者认为,新零售是全局性、根本性的企业资源重组和流程再造,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打破原有的边界,推动线下优势的物流、服务和体验与线上优势的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全方位服务消费者,提高零售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三、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行业发展线上

传统行业发展线上的实践很多,但少有成功案例,百丽是具备代表性的案例,受消费升级和电商冲击,鞋王百丽最终以531亿港元创纪录私有化退市落幕,在此之前,百丽并非没有进行过电商尝试,早在2008年,百丽就按照淘宝分销、天猫旗舰店、B2C分销、独立B2C淘秀网的发展步骤,逐渐建立起全网营销的电商模式。产品也从销售百丽旗下品牌,慢慢发展出专供款。这曾被视为一个颇为成功的传统企业转型电商的案例。2011年,百丽又重新整合资源,成立了垂直B2C优购商城,2013年,优购以11亿元的销售额登顶国内最大的鞋类垂直电商平台。尽管声势浩大,最终仍未挽回败局,经验教训是典型的,归纳后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观念保守僵化

这是大部分实体企业的通病,并未真正认识电商带来的革新,仅仅将电商视为传统渠道的补充,对电商的基本态度是敌对,企业经营仍依赖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习惯于复制而非创新,在电商战略选择上患得患失,难以下定决心按照电商要求进行企业流程重组。

2.尾大难掉头

规模是许多实体企业制胜的法宝,恰恰也成为了企业转型的拦路虎,规模放大了企业转型的阵痛,同样的渠道冲突,规模越大、渠道越是健全、渠道下沉越是深入,转型的代价就越大乃至难以承受。企业股权结构越是复杂,想要统一认识接受转型阵痛就越为困难,过去的成就越高,就越难放下身段重塑自身,过去的利益传导链条设置得越完善,转型的内生阻力就越庞大。

3.失去核心竞争力

绝大多数陷入困境的实体企业都是因为核心竞争力的丧失,而绝大部分丧失核心竞争力的实体企业,其核心竞争力都架设在产品之外,以产品、研发为基础架设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格力、华为很难被电商跨界颠覆,甚至可以反过来跨界侵略线上市场,反面的案例如百丽,将核心竞争力架设在终端的垄断上,很容易就因为电商的冲击而彻底丧失。

(二)电商企业布局线下

相较于传统企业,电商企业因为行业特性,固然有轻资产、灵活快速等一系列优势,但也同时备受行业困扰,市场竞争激烈、高流量成本、低利润空间。平均存续期短,因此天然就具备危机意识,不同于传统企业被迫转型,电商企业往往是主动转型,积极拥抱线下。从目前来看,电商企业转型线下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包括。

1.供需矛盾

相当一部分互联网原创品牌主攻小众市场,利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满足自己的规模需求,一旦转型线下,线下小众人群分布不聚焦的特点会大大降低线下实体店的体验效果,交通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将大大增加目标客户的体验成本,供需矛盾会直接影响到电商企业的线下战略。

2.实体布局

电商企业转型线下直面的问题就是渠道的匮乏,如果依赖于传统经销商,势必打破现有格局,降低效率,如果自建渠道,又缺乏线下经验,且短期内难以做出规模。除此以外,实体店的广泛开设将拷问企业的供应链,原有基于线上业务的供应链必须重新进行思考和设计。

3.创新发展

如何实现与传统企业的区隔,如何实现与线上业务的互补,如何保障线上线下渠道的产品和服务完全一致,如何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全网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进而营造消费场景化氛围,提升客户体验,都需要突破窠臼,创新发展。

四、线上线下融合可行途径思考

龚文祥在《传统企业如何做电商以及微电商》一书中提出了传统企业转型线上的八个思路,包括下水道策略、网络专销品牌策略、地区补缺策略、品牌线上与线下客户区隔策略、线上渠道以提升品牌力为主的策略、线上线下价格完全一致策略、线下商品增值后线上销售策略、线上网店与线下门店的互动协作策略。

这八个思路对传统企业转型线上的方法进行了归纳,电商企业转型线下是最近两年网络消费者增长趋缓,电商逐渐遭遇寒冬时采取的主动转型,因为发展时间短,暂时还没有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但是从京东、阿里、小米、当当以及众多互联网品牌线下的布局来看,基本的思路是统一的,就是重服务、重配送、重体验,旨在解决线上体验的问题,同时将更多的传统消费者通过良好的服务和体验转移到网络上来。

笔者认为,线上线下融合必须从全局上考虑,以数据为支撑,广泛资源整合,强调全网协同,注重消费体验。

(一)全局考虑

线上线下融合的基本规划应立足于全局,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主动自我颠覆,重新梳理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体制创新,不再将电商作为独立部门,而是在内部各部门推行电商化。

(二)数据支撑

线上线下融合的基本路径应是数据先行,即将数据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利用大数据全面分析电商和实体的边界,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互补,分析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差异,进行差异化产品布局,最大程度消灭库存,提高效率。

(三)资源整合

线上线下融合的基本方法是资源整合,传统企业与电商企业都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也都存在一定的资源瓶颈。因此不管是传统企业转型线上还是电商企业布局线下,都需要广泛的资源整合。

(四)全网协同

线上线下融合的基本目标应是协同互补,通过线上线下的跨界融合,实现价值增值而非简单替代。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在描述实体店意义时指出,核心就是要解决虚拟空间不能替代的线下体验问题,要充分利用线下物流、服务和体验的优势,加速线上线下和物流的融合。

(五)注重体验

线上线下融合的根本实现途径应回到企业的价值主张,真正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信息技术与实体布局的结合,推行消费场景化,实现从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到服务消费者的转变,提高服务水平,改善用户体验。

[1]郭沛超.传统制造企业营销环节电商化探讨——以百丽鞋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7(3):200-201.

[2] 黄天龙,罗永泰.电商化转型零售商的品牌权益提升机制与路径研究——基于双渠道品牌形象驱动的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5-15.

[3]赵树梅,徐晓红.“新零售”的含义、模式及发展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7(5):12-20.

[4] 龚文祥.传统企业如何做电商以及微电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8):172-175.

F724.6

A

1005-913X(2017)10-0056-02

2017-09-08

杨佳佳(1983-),男,湖北荆州人,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零售线下转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新零售咖啡”前景几何?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