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转化后进生的策略研究

2017-12-09骆润明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特长品德因材施教

骆润明

摘 要:“因材施教”轉化后进生是社会的需求,是教育平等对待任何一个孩子的象征。本文从“从品德上转化;从特长上转化;从态度上转化;从心灵上转化”阐述后进生转化的策略,操作性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因材施教;品德;态度;特长;心灵

自古以来,教师们就已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此才有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因材施教”在古代来说是根据不同智力因素、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而有所侧重地传授知识,让其在社会某个领域有更好的发展。而在当今社会,“因材施教”的用意更多是为了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智力因素的学生都能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由此可知,今日的“因材施教”已失去古人所谓“因材施教”的意义了。

然而,当今社会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它尤其重视人的完整人格培养和个性充分发展。但比较古今倡导的“因材施教”,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的“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我们当今素质教育的推行,更能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和个性发展。

一、 从品德上转化

后进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成绩跟不上的学生,二是品德不上进的学生,三是成绩品德俱差的学生。那么对于品德差的学生,我们更迫切的需要不是在成绩上让他提高三分五分,而是让他在品德上有所醒悟,别成为日后社会的又一个污点。

在这一类学生身上,我不仅在思想上教育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而且还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进步。如我所教的陆杰龙同学,在老师的印象中,他好动、调皮、耍赖、不讲道理、喜欢破坏,简直就是“烂泥巴糊上墙,白费劲。”可我却看到他积极的一面:热爱劳动、乐意助人。因此,我让他担任本班的劳动委员,负责监督每天的清洁卫生工作,这样杰龙就从人人头疼的小捣蛋摇身一变成了小有职权的小干部。从那以后,他每天第一个到校,安排同学们搞清洁,遇到干活不够麻利的同学时,他还嫌人家动作慢,一把抢过扫把,急匆匆地扫地。一个学期下来,他的脚都因为吹风太多干裂了,可他一点都不在乎,偶有因为清洁卫生被扣分了,他还深深地自责。到期末,虽然他的成绩没提高多少分,但他处处以班集体为荣的想法已是今非昔比,有谁还能说他品德差呢?

可见,从品德上转化后进生,能让他们从内心去实现改变,这种改变更持久,更奏效,更有说服力。

二、 从特长上转化

许多人都认同“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等观点,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发展都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结合,如果遗传先天不足,哪怕你用再多的心机去弥补也只能起一半的功效,与其这样,我们不如从特长方面去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其日后的工作、生活作铺垫。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一个平时连两位数加减法都不会做的差生,在谈起“养鸟经”却口若悬河;一个门门都不及格的“后进生”韩寒,居然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作家。由此可见,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而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位置。如陆静欣同学,她是本班公认学习能力最差的学生。有一次,我在上语文课时发现她正专心地想了又画,画了又想,一幅认真画画的架势。等她画好了,我瞅了一眼,只见她画得线条流畅,架构合理,非常有画画的天分。于是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了她,还奖给她一本图画本,同时教育她该在什么时候画画。此后,她虽然学习能力还是公认最差的一个,但提起她画的画全班都竖起了大拇指。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日后的一笔珍贵财富。

每一人都有短处,也有长处,后进生也不例外。只要班主任能从后进生的“特长”入手,他们也能发光发热,让后进生发生转变,为后进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 从态度上转化

当然后进生中也不乏有能力学好而无动力学的人,对于此类学生,我们可以先给他们点甜头尝尝,并将其置身于众目睽睽下,让其想不尽力学都不行。

我曾担任过这样一个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龙”一“锋”,都姓“黄”,叫“双黄”,整个班尖子生多,整体成绩很好,但如果控制不了“双黄”,整个班都会“黄”了。前一任班主任就是受不了,才申请不跟上去的。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出来工作不久的我倒急着要看看他俩是“何方神圣”。开学的第一天,第一节由班主任训练教学常规,我做了自我介绍后,就开始进行常规训练,讲着,讲着,就有一位学生提醒我:“老师,有同学来了。”我朝门口看了一下,只见门口站着两个高高瘦瘦的男孩,都比同班同学高出一个头,两个都穿着裤脚很宽的拖地的黑色喇叭裤,右手提着一个黑色背包搭在肩上,稍高的男孩染了发,稍矮的男孩一头卷发,不知是自然卷还是去烫的。他俩看见我,头抬得高高的,也不看我,仿佛在向我示威,那架势真的像港产片中的“古惑仔”,毫不在乎的。我也不以为然,笑着说:“进来吧!” 他俩对望了一下,似乎觉得很奇怪,老师怎么不凶呀?怎么不骂呀?我继续讲课,课后,我也不着急找他们两个说迟到的原因,因为我知道他们是有备而来的,有了一套应付老师的方法,所谓欲速则不达。我没有抓住他俩不放,而是转移对象,找班上的同学了解情况,并准备好“对策”。第二天早上第一节,一上课,我就不动声色地宣布:“本学期,由黄飞龙当体育委员,黄健锋当语文科代表。”一听到这样的分工,班上立马炸开了锅,“怎么会这样?”“他俩能行吗?黄健锋还当科代表,上课经常说话,语文也学不好。”前一任的语文科代表忿忿不平。“就是呀,让表现不好的同学当班干,岂不是会影响全班同学。”“我赞成黄飞龙当体育委员,因为他打篮球很出色。”听着同学们众口不一,我看了看他们俩,见他俩低着头,竟然没有异议,完全没了平常大家所说的骄傲、嚣张。我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地说:“每个人都会有做错或表现不好的时候,可我们一味地盯着那些‘缺点不放,不愿意给机会别人改过,那些‘缺点就会越来越大,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相信大家也不想看到。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怎么不让他俩试一试呢?都没尝试又怎能说别人不行呢?”听了我的一番话,大家不再说什么了,我就让这两个大男孩表表态,他俩站起来,竟然有点害羞,或许是知道他们给同学的印象不好吧。从此,他俩就变得越来越好了。endprint

態度决定一切,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态度更是至关重要。只有班主任对后进生在观念上发生改变,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对后进生赋予关爱和帮助。这样,后进生才不会“破罐子破摔”,才会重拾信心,学得更好,走得更远。

四、 从心灵上转化

对待后进生,我没有很高深的经验,但我一直采用赏识、期待、宽容的方式对待他们。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放弃,“丑小鸭”“笨小孩”也会变成“白天鹅”,也会成为我们的知音。在与他们相处的日子里,发生在我和他们之间的小故事,一直提醒我以心换心,就会得到学生的“心”。

班中有个学困生叫邝彩华,她基础差、胆小、自卑,成绩在20分左右。我确信“和风细雨能润泽万物,脉脉温情可摇曳心灵。”在学习上、生活中,我时时留意邝彩华,和她聊天,了解她的生活,从内心真挚地关心她。接着,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赏识她,在她的单元测验卷里,我总会写着:“祝贺你,你进步了。”“我真高兴,你超越了自己。”在她的作业本里,我也常写着;“多整洁的书写!同学们都应该向你学习。”“这次作业你拿了80分,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拿85分。”在她的素质报告书里,我摒弃了传统的写法,这样为她写评语:“我和同学们都喜欢你,你纯朴、乖巧,是我心中的好同学,我永远支持你,相信自己,相信老师,你是好样的。”或许因为我没有歧视她,她对我特别亲,课上也特别积极。在毕业考试复习阶段,我特别为她开起了“小灶”。几个下午放学后,我都留下她进行补习,由于她基础差,有些题我反反复复讲了很多遍,她还是一窍不通,我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能发火,若她聪明,就不用我补习了,就这样几个下午我都不厌其烦地教她,和她一起读综合练习的拼音、组词。最后,她考了75.5分。虽然不是最好,但却让我深感欣慰。7月5日,成绩已经公布好几天了,那天晚上,邝彩华给我打来电话,在她得知自己的成绩后,她居然会说:“老师,感谢你,感谢你对我的支持。”这话出乎我意料,说了两句,她就在电话里哭了,她接着说:“这么多年,只有你不骂我,只有你关心我,谢谢您。”多纯朴的一句话,我也被她惹哭了,心里很感动,可说心潮澎湃,感触良多:一个学困生,不要说她什么都不懂,其实她什么都懂,只要我们做老师的愿意去赏识她,帮助她,她肯定会有转变。

综上所述,教学要承认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当他们通过不懈努力成绩仍然赶不上时,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品德、特长上对其进行转化,而对于有能力却学习马虎的同学,我们要把他放上桌面,逼其学习。这样,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发展的能力打下基础,也就是力求做到“不求个个高分,但愿人人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特长品德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
如何判断孩子的兴趣与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