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流程

2017-12-09高雄英��

考试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高雄英��

摘 要:语文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学大致地可以分为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其中阅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写作的主要目的则是在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锻炼表达能力。由此可以明显地了解到,阅读才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对于阅读的训练,相关任课老师应该设计语文阅读流程,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流程设计策略

古語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就是说只有通过阅读获取一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大家都是如此,初中生更应该重视阅读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大家都无限受益于阅读,作为一名初中生,更要重视阅读的重要性。

一、 在初中语文中重视阅读教学流程设计的作用

(一)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初中教育阶段我们所接触的阅读理解,其实旨在考查学生对于一篇文章中重点字词、短语或者是语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心理境界的不同,对此可能会具有多种自我的见解。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完全具备分析的能力,因此,任课老师应该在此阶段上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巩固学生对此项能力的掌握力度。对于初中三年来说,学生们很容易在阅读理解这一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而教师更是要认识到这一点,提高重视程度,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都有着莫大的帮助。不仅是在学习上,日后踏入社会,步入工作职场,不论是在相关策划的设计解析,或是在述职报告的陈述中,亦或是在与投资合伙同伴的交流谈合同的多项职业场合中,都非常考验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项能力也并不只是毫无依据地高谈阔论,而是要有一定的文化涵养,根据相应的场合,表达得体。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培养良好的口语基础,这对于日后的学习生活来说,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烦和精力,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应该充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 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其实是密切联系着的,这两项能力在语文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最费精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根据阅读教学流程的顺序进行教学,是有自己的科学依据的,并不是随意地点到为止,对此,学生应该按照老师布置的教学策略来学习,这种牵引式的学习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具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初中生不能只是浑浑噩噩地度过三年的美好时光,要为自己设立一道一道的关卡——理想目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标准,按照标准明确制定和计划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更有效率。因此,阅读、写作是两扇互相扶持的门,只有建立好其中一扇,另一扇门才能够继续建造。

二、 保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流程质量的举措

(一) 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对于书本中每一篇纪实文章都有一个时代背景,每一个作者都有相关的所处环境,如果单纯地由老师讲解,学生听记,那么处在被动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是无法提高的。因此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上课时自己来说,相互补充知识,交流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了解作者之前相关著作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课堂教学的进行,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可以更深刻,阅读的能力和范围都可以得到提高。

(二) 训练阅读方式培养语感

每个人进行阅读的方式都是不同的,而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于语感的培养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各不相同。比如说:上课时,老师经常会要求我们默读一个段落,这是最为简单而直接的,但是如果不通过思考,仅仅是用眼睛去扫描一遍,那么默读是毫无收获的;高声地朗读也是我们所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嘴鼻眼的合作,更为直接地将书面的文字转化为口语,这种方式其实更好地锻炼了我们的语感,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给人最直接的感受;浏览的方式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带来的印象可能是最为短暂的。

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有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散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散文可能是最为枯燥的,他没有固定的情节,而是侧重于抒发情感。那么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先浏览全文找到关键点,再通过默读留下大概的印象,最后齐声朗读,体味散文所抒发的情感。通过这种传递的方法,使得情感递进,更便于教师进行课堂讲学。由此可见,不同的阅读方式在连接文字和情感方面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若是想要使作者与学生达到情感的共鸣,朗读还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更需要结合课本内容,灵活地变通各种阅读方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调动课堂学习积极性,鼓励交流

每个学生的心理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心思细腻,有的就略微粗糙。因此每个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内心的情感体会可能就各有千秋。因此,中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讲学,尤其是在情感分析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各抒己见,更多地赋予学生自主发言的权利,使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文章的情感分析更加细腻透彻。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适当地给予提醒。以这种方式使学生逐渐深入对文章的了解,这不仅调动了课堂的氛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

三、 结束语

中学语文老师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通过对语文阅读教学流程的设计,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任务,一石二鸟,使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付蓓.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学习单设计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董娜.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沈文琴.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3,(02):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