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峰:用中国式美学讲中国式人情

2017-12-09周珮滢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48期
关键词:学院派原著美学

周珮滢

11月21日由梅峰执导、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于中国内地上映,首日票房170万,从第二天开始各大影院纷纷减少排片。这部豆瓣评分8.2的高质量国产片,在上映前就揽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之后梅峰和范伟又分别当选金马奖最佳编剧、影帝。

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梅峰,并不担心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票房铩羽,金马加身早已证明了他这部学院派美学尝试的艺术成就。

11月21日,梅峰执导、范伟主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在许多业内影评人的期待中于中国内地上映,首日票房170万,从第二天开始票房就降至了第九,各大影院纷纷减少排片。

就如大多数文艺电影一般,这部豆瓣评分8.2的高质量国产片,在上映前就揽获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随后梅峰和范伟又分别揽获金马奖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奖,却难逃市场表现低迷的怪圈,成为现实版“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不得不说,这部颇有气质的文人电影还是带着对文学、对艺术、对世故的叩问再一次敲开了人心,细细琢磨,做人做事皆有所悟。

如果你恰好走进电影院观看了这部不成问题的电影,可能不仅会为永不过时的官场现形记感到唏嘘,还会诧异于全片单纯的黑白色调、执着的中远镜头、半文言式的对话,甚至非常古典的三幕式结构。故事由老舍同名小说改编,梅峰选择用一种极简主义把它讲了出来,用这种有点抽象的美学,勾起最接地气的话题,就像他说的,这是“人人都能看懂,看法却各不相同”的故事,做电影,他更喜欢给观众留出余地。

“故事要生动,再去讲美学”

梅峰大学时候是学中文的,然后到北京电影学院上研究生,才开始接触电影,现在的他是北电颇受欢迎的文学系副教授,偏学术化的个人背景似乎没有影响他创作的脚步,反而给他一种独特的表现视角。正如他所言“文学和专业方面的积累对于一个人做导演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怎么样去找一个故事、怎么样去介入现实、怎么样去做个人表达,这些看似操作方面的问题,事实上也需要深厚的理论素养。特别是老舍的文学作品,剧本的改编本身就是一种对经典的挑战,梅峰把这本短篇小说读了又读,最终定下了一种极简的基调,“在经典的框架下,我只想最大程度地去还原”。电影里既还原的是小说提供的素材,也保持了电影艺术能达到的老舍那层深意。他干脆大胆的用了最客观的镜头语言,黑白的、有距離感的,甚至是随着人物摇晃或干脆固定不动的,对美学的形式感不是一般的讲究,还原出了一种淡淡的象征意味。

梅峰不是没考虑过市场化电影排片的激烈竞争,也不是没考虑过大部分观众的欣赏口味,但他认为“只要故事本身是生动的,观众就不会苛刻地去看你用了什么技巧”。事实证明他的考量不无道理,不少观众表示电影出乎意料没有文艺片的沉闷,反而处处有种看破人情的趣味。但作为新一代有学院背景的电影人,梅峰觉得自己还是首先要追求专业水平,就算为此被定位成一部小众电影,也是值得为美学牺牲的。“其实这个题材本身,就决定了它广泛的话题度,农场里的丁、秦、尤,是每个人身边对号入座的三个人?还是社会上常见的三种人?又或是我们心中三面的自己?”在如何“做人”与如何“做事”之间,总有一种状态能投射出自己的影子。

“我是北电的新学院派”

“比起导演,我更像是一名老师。”教了快二十年的书,梅峰好像更习惯一个人扎下去做学问。从1998年开始,他就呆在电影学院做研究,最常教的一门课是世界电影史,这段历史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他总觉得电影史不是一门课就能说的尽道的完的。很多人可能对于固定的课程十年用一本教案,但这并不是他眼中真正的课堂,“就算我教的是历史,那也是历久弥新的”。他经常会在课堂上分析最新看过的片子、读过的书,和学生们进行各个方面的讨论,那时他自己也会经常迸出新的灵感与思考,“这就是教书的乐趣,你看着他们年轻人,会有很多不得了的想法”。学生们眼中的他是一个很亲民的老师,在北电是出了名的有人气,经常给学生组织聚会,还是个会搞气氛的活跃人物。

“拍《不成问题的问题》,就是想把学院派的东西好好传承下去,也鼓励我的学生去勇于实践。”谈到为什么会拍这样一部电影,他说的最多的东西就是传承和发展。如果说你看过上世纪80年代北电老师们拍的那些电影,就会明白这并不是冠冕堂皇的说辞,那个时候,像以《沙鸥》为代表的学院派影片,都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国产片的发展道路。“即便是步入当代,电影逐渐进入了市场化阶段,是否就意味着以学术素养为背景的创作就要被抓人眼球的爆米花电影所埋没呢?”继承了学院派传统的梅峰,用他的片子掷地有声地展示了一股清流,作为老师,他的传承可以说是不成问题了。

“没有共鸣就没有故事”

“没想到娄烨导演说,我的硕士论文写的像一个电影剧本。”在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之前,梅峰最为外人熟知的是他的编剧作品《春风沉醉的晚上》和《浮城谜事》。之所以能和娄烨结缘,完全是因为娄烨无意中看到了梅峰的硕士论文,觉得太像一个电影剧本了。

何止是硕士论文,在周围的人看来,梅峰讲故事的天赋,几乎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课互动的时候,随时就捕捉了学生的哪个眼神或哪句话,编成故事打趣。有趣的是他自己对此好像并没有什么自觉。和一些有写作欲望的同学一样,大学时代的他会写写小说,只是觉得自己写的不好看,“我当时想着就干脆别写了,反正也没有天赋”。

自认为没有天赋的梅峰后来去北电做电影史研究,觉得做理论似乎也不错。他潜心于此,直到遇见了娄烨,梅峰开始尝试编写剧本,好像从中获得了见证每一个好故事诞生的乐趣,自然而然的,开始了他的创作之路。和以前自说自话不同,他终于找到了将故事更形象地表达出来的方式,以银幕为媒,以镜头为介,更直接地与观众交流。他编的剧本并不多,但基本上都是精品,《春风沉醉的晚上》和《浮城谜事》,一个是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剧本,一个是金马奖最佳原创,他无疑有一双发现故事的眼睛,仅仅是一个小说里看到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在论坛上讨论的热帖,都能让他得到人物的灵感,讲出故事,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产生碰撞与共鸣。

Q=《北京青年》周刊A=梅峰

“对于经典,我想最大程度还原”

Q:为什么会选择老舍先生的这篇小说?

A:选择这篇小说,是因为这里面的故事至今仍在上演,我们现在身边还是有很多秦妙斋,有很多丁主任。我看到这篇小说的时候就眼前一亮,觉得这是我想要讲的故事。不过,我想老舍先生的小说起码是以敘事为前提,他不太愿意放大一些标签性,所以我做这部作品的前提也在于此,尽量去客观。

Q:在剧本上做了哪些改编?

A:对比原著,较大的改编是加了两个女性角色,一个是跟秦妙斋谈恋爱的佟小姐,一个是农场股东三太太,这是我写故事的一个直觉。因为电影还是要讲究人物的平衡、比例,如果只有原小说的三个男人与一个尤太太,拍成电影不太丰满。

Q:对于改编电影大家通常会和原著做比较,你是怎么看待的?

A:尽量去忠实原著,既然做了这样一个改编,就要忠实原著的基本框架。原著对所有人物的立场,故事之外要释放的信息,这些是一定要想清楚的问题,最好不要为了博人眼球借着原著去放大什么,或者甚至背离了人家的意图。

Q:电影中的长镜头和黑白色调都给人一种抽象感,但是电影本身的题材又是世俗化的中国式人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现方法是怎么统一的?

A:我觉得只要故事本身是引人入胜的,塑造人物是丰满立体的,同时又是非常细腻地关注细节的,再去做美学发挥就可以了,其实希望把更多解读这个电影的权力交给观众,没有那么多的主观诱导。切的很碎的蒙太奇构成的电影只有一种看法,就是导演的看法,好莱坞就是这么做的。我们的电影看似是拉开一点点距离,看似不表态的镜头,但是恰恰给观众留出了一定的余地。

Q:片中有大量的语言对话,而且有很多种方言,为什么会这样安排?

A:我们保留了原著里所有的人物对白作为台词,当然也有自己补充的,包括那些方言,那些老爷太太吃饭说上海话,这些都是我们写剧本时创造出来的。用方言不是故意去给它做什么地域性的强调,而是因为方言放到这个片子里面会增加更多趣味和层次感,不是那种单一的,全是那种标准的普通话,你让一个重庆北碚的农民字正腔圆地说话,就少了一种真实感。

想让传承“不成问题”

Q:很多人说你的片子“气质很纯”,不仅仅是电影作品更是一种艺术品,你在拍这个片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一般大众的欣赏口味呢?

A:当时想就做个小众的得了,如果做成这种形态观众不认就不认吧,但是我们还是要追求它的美学品质,因为毕竟是有学院背景的主创团队做的电影。至于观众是不是认可,我认为只要故事本身是生动的,观众可能就会不那么苛刻的去看你用了什么技巧,因为美学的东西其实是技巧赋予的形式感。看一个电影,一般是因为电影本身故事不好才会说它镜头、摄影太差,美术太差,但如果故事人人都能看懂都有共鸣,观众就不会去说打光不舒服,服装不对、道具不对、声音不对这些形式上的问题了。

Q:什么是北电学院派?为什么要提出新学院派计划?

A:所谓学院派其实是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那个年代对中国电影形成了一个坐标,对后来中国电影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当时在电影学院教书的老师们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在理论、美学系统上都是非常完整的,如《沙鸥》、《青春祭》、《邻居》、《本命年》等。那批老师是北电的“第四代電影人”,第五代导演那时还是他们的学生。但是上世纪90年代电影市场化以后,用学院立场做的创作基本上看不见了。今天北电重新回归到一个由专业背景的老师去做电影的状态,拍《不成问题的问题》我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在当代的中国电影里边去做一些美学尝试,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猜你喜欢

学院派原著美学
读原著学英语(三)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漂流瓶
学院派宣传册设计作品
拔牙
以创新为驱动力,兼具学院派的严谨态度 Q Acoustics
纯白美学
大众 何以变成“学院派”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