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支付环境的改进的路径探析

2017-12-09

金融经济 2017年22期
关键词:灵台县非现金网点

农村支付环境的改进的路径探析

李玉奇

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布设、支付工具的普及对农村支付环境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以网点和支付工具为依托构建的农村支付环境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督促金融机构完善农村支付基础设施,进一步畅通农村支付渠道,构建快速、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在加速资金周转和涉农补贴资金及时到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县灵台县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统筹推动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结算环境,通过政策扶持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等方式构建现代化农村支付环境。

农村支付环境;非现金支付工具;路径探析

一、支付环境基本情况

金融机构情况。灵台县辖13乡镇184个村24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1.6万人。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共39个网点。其中:工行灵台县支行1个网点,农业银行灵台县支行7个网点,邮政储蓄银行6个网点、甘肃灵台农村商业银行24个网点,甘肃银行灵台支行1个网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23个,占全县金融机构总数的58%。同时,灵台县金融机构依托村委会、商业零售店、药品零售店等个体户建立了274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已形成以人民银行灵台县支行为核心,灵台农村商业银行和农行灵台县支行为主体,邮政储蓄银行灵台支行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账户服务情况。止2017年8月底,县辖共开立人民币单位结算账户2150户,个人结算账户913024户。农行、农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联网核查系统在乡镇网点覆盖率达100%,各项业务纳入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管理,实现了对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结算账户的非现场监管。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主要通过县城国有银行的财政专户划转到乡镇财政所的农行或农合行专户,再划转到农民在农合行或邮政储蓄银行的个人账户,基本实现“一折通”。

支付工具情况:

1、 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大了对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宣传力度,调查显示,涉农地区发行的银行卡主要为农业银行的金穗卡、农村商业银行的飞天卡和邮政储蓄银行的绿卡。1至8月底发卡21790张,布放ATM机5台,电话POS机63台,非电话POS机24台。但从调查情况来看,作为改进农村支付环境载体的银行卡、ATM、POS、在农村地区的普及使用率较低,作为新兴的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难度较大。

调查显示,在消费习惯中,农民主要偏好现金工具。在农副产品、务工收入、经营收入、外出打工和其他这五种收入来源中,现金获得方式的比例分别是78%、52%、46%、45%和25%。经营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中的第二获得方式分别是汇款转账和银行卡。在种子农药等生产物资、水电等公用事业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小额零星支出和子女上学费用等五中支出渠道中,现金支付方式的比例分别是67%、63%、46%、88%和25%。公用事业费、耐用消费品和子女上学费的支付方式以银行卡转账为主。其他非现金支付方式的使用率非常低。

调查显示,对非现金支付工具中的银行卡认知度中,有68.83%的农民了解或使用过借记卡,15%的农民不感兴趣;18.25%的农民了解信用卡,其他农民没有用过或不感兴趣。仅有5%的农民了解或使用过转账业务,绝大多数人不感兴趣;90%的农民对支票、汇票、银行本票、储值卡和网上支付业务没有使用过或不感兴趣,仅有5%的农民对这些支付业务表示想了解。

支付系统情况:

灵台县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均已接入大、小额支付系统,灵台农商银行的农村网点全部接入支付清算系统,疏通了农村地区的资金支付渠道,助农取款服务点全部实现了联网通用。

二、存在问题

(一)机构网点稀少,导致网络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国有商业银行退出落后的农村市场,全县农村仅有农村商业银行一家机构,基层商业银行网点和服务范围大幅缩小,导致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明显下降。灵台县农村地区设有24个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平均每个网点服务9千余人,服务能力不足。二是由于增设营业网点的投入成本较高,在人口密度较低的村落布放ATM机、POS机的运行与维护成本较高,致使银行机构不愿投入过高成本在农村地区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促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

(二)结算方式单一,致使现金为主要结算手段。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县域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种植收益较低,农民大多靠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受农村用卡环境、银行卡宣传不到位、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和用卡意识差等因素的制约,对转账需求较少,缺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支付工具,且支票、银行汇票等业务极少发生,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还不为农民所熟知,现金支付交易是农村地区的主要支付方式。

(三)服务成本高昂,制约支付工具功能发挥。全县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银行卡近619630张,截止2017年8月底,灵台县安装ATM机量62台,且几乎全部位于县城或较大的乡镇街道,而农村乡镇安装电话POS机153台,平均一台POS机为1931.6个农民服务,主要集中在一些较大的乡镇。原因有:一是由于金融机构从成本核算出发,尽量减少支出,机具在乡镇行政村设置得非常少;二是40岁以上的农民思想较为保守,对于在机具上进行现金取款或转账业务不放心,需求受到一定限制;三是由于银行业监管部门对安装按营业网点进行审批,影响了金融机构安装的热情。

(四)人员素质偏低,影响支付业务宣传推广。一是农村金融网点临柜人员业务种类单一,对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使用较少,对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等支付渠道的推广力度较低,对POS机、助农取款服务点等支付工具的使用方式介绍不全面等因素的制约,在业务宣传中缺少非常重要的环节。二是受宣传成本、宣传环境的制约,金融业务宣传仅仅局限于县城、人口密度较大的乡镇,缺乏对农村地区的深入宣传,致使非现金支付工具、非现金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的推广难度较大、普及使用率较低。

(五)宣传工作错位,致使支付工具推广难。各金融机构基层网点普遍存在人员配备少、业务培训少、新业务开展少等问题,各机构现有的从业人员只是熟悉日常的业务操作,对支付服务知识宣传仅仅停滞在每年1至2次的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这种形式单一、覆盖面小的形式上,宣传只为应付上级检查。

三、对策及建议

(一)调整农村地区网点布局。应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统筹兼顾业务发展与普惠金融,在合理成本之内将非现金支付工具向农村地区倾斜,扩大农村地区支付服务覆盖面。一是增设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网点,优先在居于乡镇中心位置的自然村设立银行网点,逐步在自然村增设二级分社。二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增设商业银行自助网点。三是在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增加上可以在机构准入、营业网点增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权。

(二)完善支付结算方式,向农村普及金融服务。一是基层人民银行作为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的推动者,在积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的同时,应以普惠金融为突破口,督促商业银行立足县域县情,在现有支付结算系统的基础上,搭建“四融”平台、固话POS、无线POS等平台,为完善支付结算方式构建良好的硬件环境。二是金融机构结合农村地区的消费习惯,积极向农村地区推广操作简便、风险小、容易被广大农民接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引导其由现金支付习惯向非现金支付方式过渡。三是灵台农商银行要充分利用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平台,发挥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

(三)引导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提高资金周转效率。一是结合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现状,充分考虑部分地区金融服务缺失对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带来的严重制约,各金融服务主体应不断完善银行卡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村地区支付环境建设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与渠道,不断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扩大银行卡受理范围。二是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村地区ATM机、POS机具、助农取款设备的投放力度,力争每个乡镇均拥有ATM机、每个行政村均布设助农取款设备,不断提高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覆盖面,提升服务比例。三是稳步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支付渠道,督促农村地区金融网点大力推广离柜业务,在农村地区逐步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结算方式,促进农村居民对现代支付工具的认知度,提升非现金支付结算使用频率,提高农村居民的资金周转效率。

(四)优化支付结算秩序,丰富农村支付服务工具。一是基层人民银行作为优惠农村金融环境市场的主导力量,在优化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秩序、提高非现金支付效率、推广普及二代支付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层人民银行应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不断加强支付结算制度在农村金融环境中的业务监督与指导,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对支付系统参与者的管理,督促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防范风险隐患,在效益与服务中找准平衡点,履行相应的社会职责。二是基层人民银行应联合公安、工商、商业银行等机构不断优化农村支付结算市场,净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在提升服务的同时加强市场管理,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打击非法集资、普惠金融宣传等活动,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用卡意识和机能,维护社会公众对农村地区支付工具推广的认可、对优化支付环境建设的期待。三是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建 立城乡有别、切合实际的农村非现金支付服务机制,积极开通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提高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支付结算服务能力。金融机构要对农村无营业网点的村,合理选点布局,培训业务代理人员,积极布放受理机具。

(五)加强农村支付服务宣传。由基层人民银行牵头组织金融机构加大宣传工作,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氛围,金融机构应把握好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宣传对象,引导农村居民能够放心使用各类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此外,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助农取款服务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中国人民银行灵台县支行,甘肃 平凉 744400)

[1] 对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发展的探讨——文水县案例分析[J].牛继萍.中国外资.2013(15).

[2] 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评价及优化研究[D].陈静雅.西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灵台县非现金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高速公路非现金联网支付体系建设探讨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灵台县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
非现金支付方式在高速公路MTC收费中的应用与探讨
基于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卡应用的小额支付平台建设与发展
基于高速公路非现金支付卡的空中充值平台研究与建设
银行网点项目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