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2017-12-09

金融经济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中资银行外资银行

外资银行在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张晓波

犹记得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时,花旗银行股票曾跌破1美元,雷曼兄弟的破产更是把跨国金融集团的光环狠狠的摔在地上。而外资银行不过刚进入中国大陆2年多的时间。跨国金融集团的光环在中国老百姓眼中碎了一地。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的发展缓慢而尴尬。

机遇;碰壁;水土不服;中国金融业崛起

2005年,距离入世承诺的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还有一年的时间,外资银行意气风发,摩拳擦掌,纷纷调整在华发展战略。本人也于那时候加入外资银行,同时几乎每家国际咨询公司手里都有几个外资银行中国区发展战略项目,做着稳赚不赔的生意。截至到2007年底,外资银行在中国资产份额占高达到2.38%,相比较于2005年的1.91%高出47个基点。尽管受限于银监会对于外资银行的一系列制度规则,这个发展速度并不如预期那般顺利,但更多的外资银行选择积极扩张网点,丝毫没有停歇。在高端理财市场,凭借着动辄百年的响亮品牌,吸引了大量客户尝鲜。区别于国内传统银行单调的存款和公募基金,一系列花俏的投资连结保险、外币挂钩账户、结构化票据和各色主题资源类投资,为外资银行的财富管理中心带来丰厚利润,可惜好景不长,这一局面很快被随即而来的金融风暴所扑灭。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部分已经开展QDII业务的外资银行针对高端客户主打的QDII开放式海外基金损失惨重,然而就在此时原本管理和经营相对落后的中资银行,在惨遭高端客户流失,资产增长缓慢的被动局面中,纷纷将重心聚焦在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以招商银行为首的本土银行开始发力,不断的从从外资银行回流高端客户。并凭借极强的本土优势:网点、产品、服务,大量积压外资银行生存空间。在“外来和尚念不好经”的议论中,外资银行资产占比到2009年下滑到1.71%,到2015外资行总资产比重只有1.38%。2010年,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主动关闭了中国区零售和中小银行业务,这是外资银行第一次公开的收缩举措。同时,2013年德意志银行也宣布关闭其在中国区的最后一家零售业务支行。

RBS的陨落是一场滞后的流血并购。在收购荷兰银行之前,RBS中国区的业务经营顺利,也逐步成为亚太区经营最佳的典范。而在被RBS收购之前,荷兰银行是一家拥有183年历史的国际老牌银行。2007年3月,为保护股东利益,少数股东要求管理层出售或分拆整个集团业务板块,这一提议获得了多数股东支持。消息一出,荷兰银行立刻成为全球银行业并购焦点。彼时英国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的RBS也在进行全球扩张。为了力压竞争对手巴克莱抢夺荷兰银行,RBS与其领衔的财团总共开出了711亿欧元的收购方案,约合当时人民币7800亿,其中93%是现金,这比巴克莱及其财团高出40余亿欧元,最终一举拿下荷兰银行。促成了金融史上最大的一笔并购,没有之一。

当时荷兰银行在中国共有17家分支机构、1000多名员工、上万名客户,这些都在2007年10月全部被RBS接手,从此RBS品牌全面进入中国。可惜好景不长,中国区的业务正在开始进行整合时,2008年的爆发于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RBS因收购掏空了家底无以应对这场残酷的风暴,自身难保,在被英国政府持有大部分股权时,被迫做出全面收缩战略,忍痛割肉。2009年,RBS宣布退出在中国区的零售银行业务及中小企业业务,这些业务最终以一美元的象征性价格卖给星展银行。而这一事件从此标志着外资银行走下神坛。

再看2010年到现在:随着国内信托行行业的横空崛起,伴随外部QE的天量货币投放、实体经济复苏迹象,由外资银行播下的财富管理的绿芽一举被中资拿下。尽管很多亚太区负责人在经过短暂休养生息后就开始继续加大国内网点的投入,试图用中国区利润来填补海外业务的负增长。但在国内信托业务高歌猛进的冲击下,不管是零售业务还是对公业务的开展都举步维艰。即使政策仍有倾斜,似乎给了一些希望,如自贸区的推出,离岸人民币业务限制放宽、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等等,可外资银行的存在感依然越来越弱。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创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不断脱颖而出,而在此期间外资银行又走了一个大大的弯路:从股权参股中资银行到退出中资银行,如2012年花旗银行抛空浦发银行所有股权,2013年汇丰银行出售全部上海银行股权,美国银行清仓建设银行全部股权。除此之外,在中国这场浩浩荡荡的金融大浪潮中便不在有外资银行参与的声音。外资银行总资产在华市场份额2013年仅占1.73%;2014年为1.84%。增幅仅为0.09%。(数据来自银监会2013年年报)

为什么外资银行在中国“水土不服”?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常务总监及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曾表示:“过去十年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都没有进展,不仅仅跟短期因素有关,也受到监管环境的长期因素制约。”

难道真的是中国的监管环境限制了外资银行在华的长期发展吗?其实未必。

早在2005年初,为鼓励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中国政府给予了外资银行超国民待遇,包括享受较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同时外资银行允许直接外币投资业务。虽然中国限制单一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比例的限定不得超过20%,多个外国银行投资入股比例总额不得超过25%,但并未对外资银行全资的自身业务加以太多限制。

大部分接受调研的外资银行表示“取消外债限额”和“取消对外担保额度及监管”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零售业务方面信用卡业务直到2014年才全面放开,而此时信用卡业务已经竞争白热化。

除了上述监管原因,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内部原因:一方面以其银行总部的监管原则与本土监管机构讨价还价,最终自食其果;另一方面早期业务过于激进,对于当下中国市场的投资者尚未做好相关教育就贸然挺进,结果在金融危机下折戟沉沙,打破了相比中资银行“技高一筹”的神话;与此同时,2014年9月银监会颁布了《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15年6月修改的《外资银行行政许可实施条例》,这些都给外资银行进一步松绑,鼓励其发展,但为时已晚,此时的中国金融市场已不是十年前的幼稚期,而是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创新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资银行的在华发展并非毫无建树。虽然市场占有率不高,但资产规模稳步增加,截至2016年末,外资银行共设立了39家法人机构,业务结构也出现极大转型,其中人民币业务占比70%,与此同时外资银行的贷款业务重点也从外资企业转向中国本土企业。随着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十年来扎根本土的外资银行终于迎来等待已久的机会,他们在“一带一路”战略上有天然的优势,依托于外资银行在全球网点的布局,在绝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营超过100年,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在过去十年中,对中国的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些优势结合外资银行的国际化、专业化产品及服务,为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外资银行将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作用。跨境人民币国际结算、境外人民币拆借、离岸人民币交易等一系列大力发展的业务,对于外资银行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正如汇丰银行副行长何舜华所言“跨境人民币业务正成为外资银行在华的新蓝海。”无论是境外渠道还是产品优势,外资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展开的多层次合作,在人民币跨境结算、跨国企业信贷融资、金融机构资金清算、金融市场合作创新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通过与中资银行战略协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联手推出金融服务。形成中外资银行适度竞争合作共赢的良性互动局面。

结论

外资银行相比与中资银行机构有三大优势:即拥广泛的海外网络、行业专业性强、投资和管理经验丰富。凭借着外资银行独有的又是,可以帮助他们在当前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业务领中形成差异特点,做出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十年中,外资银行凭借其扎实的历史根基和管理体系,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金融人才,活跃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和衍生品等专业领域。可以说正是因为外资银行的加入,给国内输出了大量的金融创新,为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许多宝贵经验。与此同时,摒弃了早年外资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傲慢与偏见,加以对中国市场及本土客户敬畏与尊重,踏上“一带一路”的快速战略列车,与中资银行重新站在同一起点。

同时,作为优秀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只重视复制其成功生产、经营、管理等模式而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对客户心理、文化研究不足,会导致本土化做得不够而丧失市场,这是过去十年中国市场给外资银行沉痛教训。加上对国内金融监管政策的不适应以及商业灰色地带的存在,或许是外资银行在中国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国力的整体上升,无论是“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还是《中国制造2025》,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走出国门,外资银行都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启下一个十年笃志砥砺前行。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1] 《中国金融年鉴》 2011-2014.

[2] 财经界 2013-03-07 《外资银行在中国》.

[3] 刘永刚 2014-01-18 《中国银行业的十年“涅槃”》.

[4] 李亮 2015-08-18《外资银行:失落的十年》.

[5] 王君擎2015-01-20 《外资银行在华十年原地踏步 监管环境改善后会更有盼头吗?》.

[6] 银监会银行三部 2014-05-27 《加入WTO十年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已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

[7] 新京报2013-11-06 《外资银行市场份额“原地踏步”》

猜你喜欢

中资银行外资银行
中资银行“直面”挑战
云南省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稳定性的影响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少数股权还是独立发展
浅谈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对策
论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立法完善
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