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据文衍情 以情育人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2017-12-08陈爱娟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教材情感语文

陈爱娟

(绍兴鲁迅高级中学,浙江绍兴 312000)

据文衍情 以情育人
——如何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陈爱娟

(绍兴鲁迅高级中学,浙江绍兴 312000)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略与感悟,其中蕴含着各种美,隐含着各种丰富的情感因素。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可从以美冶情、以心动情、以情生情、以史明情等角度来切入。

情感教学;语文教材

语文课需要有温度有感情,如此学生才会畅游其中,乐此不疲。在教学中,笔者注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从而喜欢语文,喜欢阅读和写作,喜欢思考,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有素养的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蔡元培说:“人人都有情感,情感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就有待于陶冶。”可见,情感是一个人对某事产生兴趣并执着追求的前提。凡被入选为教材的作品,不是经典也是典范,一定有值得学生学习的东西。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还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领略与感悟,其中蕴含着各种美,隐含着各种丰富的情感因素。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注重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文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那么,如何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呢?在教学中,笔者一般根据具体的文本,从以美冶情、以心动情、以情生情、以史明情等角度中选一个来切入。

一、以美冶情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特点是突出人文性,选文富有美感。无论是“吟诵青春”“月是故乡明”,还是“珍爱生命”“慢慢走,欣赏啊”,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爱自然、爱故乡、爱社会、爱自己的情怀。

1936年的老舍不爱欧洲的四大历史都城,却偏“想北平”!想北平的动中有静、书多古物多、贴近自然等自然美和人文美,平静的叙说,带给人不可抑制的爱恋。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先生,学识渊博,率真有趣,被称为“顽童哲学家”,他跟鸡同桌吃饭,拿大石榴跟孩子们比赛,处处体现出西南联大教授的个性特征。这种人物之美,可以拿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晚年烛之武被重新起用,虽然心里有疙瘩,但经不住郑伯入情入理的劝说,同意出山!他单枪匹马地出使,也用入情入理的手法,劝服秦伯不攻打郑国,终于说退秦师!对此,教师可以借机告诉学生:人是有感情的高等动物,只要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方就会被真诚、被道理所打动。

二、以心动情

一个人如何走出困境?教材的许多文本中,有大量的例子存在。在《我与地坛》中,“突然残废了”的史铁生,在刚生病时,每天的工作是进地坛静享静想,为什么他写的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都呈现出颓败、缺失生命力的特征,反倒公园里的一些小动物却蓬勃着鲜活的无拘的生命力?这就是作者独特的审美之处——他要借这些小生物来启发自己,尽管残疾,显得生命卑微,却依然可以活出一个自己来!“命由天定,运在手中”,人生何处不成功?在《相信未来》中,食指在那样黑暗的社会里,物质贫乏,爱情失去,青春消逝,依然能直面苦难,坚韧不屈,目标坚定地追求光明。这是一种对理想和真理的坚守,是对消沉的人们的热切鼓舞!教学这一课时,笔者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换位思考,如果是你,处于逆境之中,你打算用什么方式写下你的未来?作业无声地告诉学生,要不惧逆境,乐观自信,遇到挫折时,要坚信困难总是办法多。

三、以情生情

文章何处不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语文教师要抓住文章中作者感情的生发点,追溯作者之所以有这种感情的原因,以此引导学生共情共鸣。在《祝福》的教学中,围绕祥林嫂之死,笔者提出了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最终是谁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这个问题,不同于“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祥林嫂的死亡”,前者指向人,后者侧重于原因归类。笔者提出的主问题中的“谁”,带有浓重的感情倾向,它可以让学生看出人性的不足,并思考弥补的策略。

又如上《雨巷》,在给学生播放唐磊唱的《丁香花》之前,笔者深情款款地给学生讲了这首歌曲背后的真实凄美的故事,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能没听过那首歌,更不知其中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听完歌曲,笔者提问:你觉得丁香花代表怎样的情感?学生马上答出“悲伤忧郁”。笔者追问:“那么,它在诗歌《雨巷》里又代表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学生读诗之后立即明白丁香花代表的情感是一致的。这时,笔者趁机出示丁香花开花时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阅读相关文字,有的学生马上明白是四个因素导致丁香花只能代表愁怨:开在暮春时节,花朵多结,易凋谢,花色为紫色。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笔者又出示几首与丁香花有关的古诗让学生诵读。经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读起诗歌来就低沉缓慢,充满感情。

四、以史明情

历史意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比较欠缺,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课题。所谓以史明情,就是将文本回归历史当中,尽最大可能还原当时情境,追究作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情。

在《师说》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当时的老师为什么不传道?这个‘道’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传道,职责所在,但当时的老师为什么不传道呢?他们不传道又在传什么呢?还原历史语境,结合当时的现实,就会发现如下几点:[1]

一是国学传的道不考,私塾教的又不是道——儒家经典。韩愈所处的时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塾,前者以传授儒家经典的“大学”为主,可是考试很少涉及;后者则以“小学”为主,是考试常取的内容。唐代有句名言,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三十岁的读书人能考取明经科,年龄已经算比较大的了;而五十岁的人考取进士科,则还算是比较年轻的。它告诉我们两点:唐代考试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种。明经科较易考取,其考试内容相对较简单,注重对经文的背诵——即童子之师传授的“小学”。在明经科的考试中,考官出题时经常会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发现了考官出题的这一规律,因此只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题上,反而对经书的本意不加重视和了解。而进士科以文章诗赋取士,文学“尚情灵,重个性发展,不重师承。时风所煽,人不相师”。《唐会要》卷《贡举》载:“开元八年七月,国子司业李元灌上言,‘三礼三传及《毛诗》《尚书》《周易》等,并圣贤微旨。生徒教业,必事资经远,则斯文不坠。今明经所习,务在出身。咸以《礼记》文少,人皆兢读,《周礼》经邦之轨则,《仪礼》庄敬之楷模,《公羊》《谷梁》历代宗习。今两监及州县,以独学无友,四经殆绝,事资训诱,不可因循,其学生望请量配作业,并贡人参试之日,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并请帖十通五,许其入策,从此开劝,即望四海均习,九经该备。从之。”因为多数人不愿学习那些与考取功名无关的内容,觉得那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当时考生也功利啊!由此,官学因与科举考试、进士科考的内容相离,渐呈衰颓之势。

二是不尊师重教成为风习。如学生竟然聚众殴师:睿宗时期,阳峤为国子祭酒时“学徒渐弛,峤课率经业,稍行鞭捶,学生怨之,颇有喧谤,乃相率乘夜于街中殴之”。睿宗令对殴打监官的生徒采取杖杀的严刑,方才平息生乱。又如官学教育管理日益弛坏。开元天宝年间,国学学生互结为朋,不重学业而激扬声价,互相往还的事时有发生。在唐代后期,“太学生聚为朋曹,侮老慢贤,有坠窥败业而利口食者,有崇饰恶言而肆斗讼者,有凌傲长上淬骂有司者,其退然自克,特殊于众人者无几耳。”唐宪宗元和元年四月,时任国子祭酒的冯伉不得不上一个奏状,其中写道:“其艺业不勤,游处非类,樗蒲六博,酗酒喧争,凌慢有司,不修法度,有一于此并请解退。”学生结朋,侮辱老师已经成为当时普遍现象。老师的地位,江河日下。

三是门阀制度空前盛行。唐初,由于唐朝皇室的祖先是没有纯粹汉族血缘的贵族,在中国北方汉族社会中地位相对低下。因此,通过对道教的支持,高调声称自己是远古汉族圣人的后代,这对于提高皇室家族的声望是非常必要的。唐太宗、武则天为了抬高自己姓氏的地位,纷纷重修《氏族志》《姓氏录》。当时能进入太学学习的学生,大多出身名门,地位较高。韩愈在《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中引《唐六典》说:“国子馆学生三百人,皆取文武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太学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以上曾孙补充;四门馆学生五百人,皆取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子补充。”而当时学官的官阶是比较低的,总理教育的国子祭酒也不过从三品,以下的学官官阶都比其所要教授的学生的祖父辈的官阶要低,而“直讲”和“大成”似乎连品位都没有。在当时士族门阀制度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就会为拜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为老师而感到羞愧,即“位卑则足羞”。

综上所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为了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以让学生明道理、懂感恩、爱国学,会做人。

[1]潘行.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J].黑龙江史志,2014(20):65-66.

(责任编辑:方龙云)

猜你喜欢

教材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