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巨成少年成长小说的新的突破与收获

2017-12-07刘屛

文教资料 2017年24期
关键词:成长小说人物形象

刘屛

摘 要: 王巨成是一个勤奋的儿童文学作家,更是一个真挚关爱少年儿童成长的优秀作家,他2017年推出的“就这样长大”系列三部小说,不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作品主题的尖锐性,还是小说的叙述节奏与技巧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与收获,为作家以后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 成长小说 人物形象 生活场景

王巨成是一个让人敬重的儿童文学作家,一个是他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真诚呵护与关爱,另一个是他不断勤奋与探索,不断推出新的佳作。王巨成可以看作一个现象,那就是凡是读过他作品的人,包括孩子与成人,大都会喜欢他的作品,最起码不能忽视他的存在。2017年6月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就推出了“就这样长大”系列三部作品,分别是《山一样的沉默》《你痛我也痛》《特殊的较量》,自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相比以往的创作,我认为王巨成的少年成长小说又有了新的突破与收获,值得重视与研究。

一、更加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

少年成长小说首先是人物形象的深度与可信度必须有保证,对于写过很多校园成长小说的王巨成来说,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对人物的把握与表现,必须对以往笔下人物有所突破。《山一样的沉默》中的张乐是一个在学校和家庭都容易被忽视的人,是一个时常觉得“真是没劲”的少年;《你痛我也痛》中的秦苏玲原来是一个乖乖女,却在父母的重压之下,逐渐走向叛逆;《特殊的较量》中的叶小开就是一个没有上进心,无事生非,闲得无聊的初中生。在这三个主要人物中,张乐的沉默,更多的是家庭变故所致,致使心理异常失衡,作家更多关注的是其沉默的心理展示,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秦苏玲的转变,主要是对单纯追求学习成绩的家长的反叛,一连串令人信服的情节背后,会让家长看后后背发冷,这个人物形象在当下的中国绝对具有典型意义。叶小开这样的人物,更使读者感兴趣,他身上的喜剧效果则增加了时代鲜明的特色,极具认识价值。

叶小开在作家笔下非常具有血肉感,比如他的无聊,陶莉莉无意的一次笑,却使他挑起了彭庆杰和宋元之间的打架,并到处宣扬二人打架的原因是为陶莉莉争风吃醋,因此陶莉莉认定了他的无聊而不理睬他。以至于叶小开的父亲来学校找他要一千元钱,遇到陶莉莉打听叶小开所在的班级,陶莉莉说不认识他,因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矛盾就此一波一波地展开。这个人的身上不同于一般中学生,他不怕矛盾,不怕惹事,能说会道,脸皮特厚。当他的父亲要打他时,他就冷冷地说:“你打,你打死我好了!”接着用似笑非笑的表情告诉父亲,你要想好后果再打,愣是化解了偷一千元的错误。叶小开因为英语考试作弊,成绩为零,并被学校警告处分,但是他丝毫没有愧疚,而是显得很自豪,那就是分数无所谓,敢于在老师眼皮底下作弊,这是很多人不能做的事,更佩服自己的作弊方式。为了丰满这一人物形象,作家有意给他安排了一个对手,那就是女生陈一荞。在一次次较量中,叶小开的缺点暴露无遗,但是显示了他的某些本质上的特点,比如他的孩子气,他的单纯,这样就使得这个人物非常可信,作家在小说的后面安排了一个让人欣慰的结尾:陈一荞和叶小开坐到了一起吃饭,并且约定明天相互道歉。作家深情地写道:明天从来就是一个让人憧憬而心动的日子,但明天对叶小开来说,远不是对邵老师和陶莉莉道歉那样简单,那是同过去的那个浑浑噩噩的自己决裂,那是他的长大,是他的新生。

我们还没有见过有哪位作家能像王巨成这样,对少年成长这样深情款款,这样牵肠挂肚。这应该源于作家的儿童文学观:“儿童文学于孩子,就像阳光雨露滋润下的植物。我希望我能不断地写出这样的儿童文学,要用干净的文字,去滋润孩子,去净化孩子,去感动孩子。”①可以预言,叶小开应该成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的一个经典形象,这就是作家创作的一个可喜突破。

二、更加尖锐的矛盾冲突

讲好故事,强化小说的可读性,一直是王巨成小说的突出特色之一。在这三部新作中,这一特点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增强了许多。既是作家对小说题材的使命感使然,又是对作品艺术力量的追求与加强。这就体现在作家笔触更加尖锐,矛盾冲突更加集中,让人无法置于身外,不自觉地进入作品之中,与作品一起思考这些问题。

这里可以以《你痛我也痛》为例,秦苏玲的父亲秦长城是校长,母亲苏玉秀是公务员,从小被寄予厚望,自身非常努力,这本是一个漂亮的乖乖女,是众人心中的好学生,可是在初二的期末考试中,秦苏玲被重重压力干扰,只考了28名,于是这个女孩在母亲一味的指责抱怨中产生了“爸爸妈妈到底是喜欢她的考试分数,还是喜欢她本人”的疑问,并且父母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对张乐和汪航舟的态度,让她非常失望,从此这个校长的女儿开始了一次次的叛逆。她和表弟张乐旷课走出校门,一起爬上微波塔。当她向母亲敞开心扉希望得到谅解时,苏玉秀并不相信并粗暴打击了她的真诚。跳塔事件之后,秦苏玲每天只做一些苏玉秀买的习题,而且在课堂上打瞌睡,还把头蒙进被子里,偷偷看网络小说。苏玉秀担心秦苏玲早恋并一直寻找线索,秦苏玲却制造母亲觉得自己真谈恋爱了的错觉,便将一封伪装成别人写给自己信的寄到家里,甚至染了头发。染发后,秦苏玲又故意买新衣服,苏玉秀情绪几近疯狂,她粗暴地撬开女儿抽屉的锁,翻找信件,秦苏玲发觉后更加气愤,她出门买锁后关机,直到夜幕降临才回到家。面对父母疯狂寻找自己及之后严厉的责备,尤其是蘇玉秀问她是不是想气死自己,秦苏玲心里虽然已被触动,但她在心里喊着“不怪我”,小说至此戛然而止。

这里的矛盾冲突一直不断,母女之间的误解与伤害越来越深。值得重视的是,第一,这已经不单纯是父母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社会观念与孩子成长之间的必然冲突,是社会压力与孩子个性张扬之间的必然冲突。第二,在这部小说中,作家没有轻易给出光明的尾巴,貌似作家对这种现象的深深忧虑,不能轻描淡写地予以随便解决,更像是把这样的问题抛给更多的读者,让大家一起思考,一起寻找合理的答案。王巨成曾说:“我始终认为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大人出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环境出了问题。我们大人的教育似乎在有意无意地让孩子的心灵走向冷漠、自私、唯我独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对心灵越来越坚硬的孩子,在某一个时候做出让我们大人心惊肉跳的事情,我们还感到奇怪吗?”②这样的小说的主题是沉重的,这样的小说内涵是有分量的。小说结束了,但小说反映的问题却永远没有结束。这就是王巨成小说的巨大价值。

三、更加细腻的生活场景与环境

凡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都会在小说中营造属于自己风格的生活场景,注重那些富于表现力的细节与环境。王巨成也不例外,为了增强小说的现场感与背景感,王巨成特别重视小说的场景与环境描写,给人一种真实而细腻的质感画面。

在小说《山一样的沉默》中,有许多地方让人难忘。比如小说一开始,张乐在外婆家吃拜年饭的情景。由于父母三年前离婚,父亲挣钱不多,还喜欢搓麻将,致使张乐三年多没有尝过鸡腿的滋味,因此吃饭的时候,张乐把眼睛不时瞟到一只酱色的鸡腿上。由于母亲不在,张乐有了被人遗弃的感觉,因此张乐想吃鸡腿只能瞅准时机才可以下手。当他终于逮到一个机会,把筷子迅速伸向鸡腿的时候,可是那只鸡腿还是被外婆比他早一步夹到了表姐秦苏玲的碗中。简单的一次吃饭,作家就把不同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人印象深刻。又比如,作家在描寫张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门铃响了。门响之前,张乐坐在床上,上半身子向前倾着,眼睛盯着电视的屏幕。室内没有开灯,电视屏幕上变换的颜色反射到张乐的脸上,像给张乐的脸涂上了一层油彩,只是那油彩随着电视屏幕颜色的变换而变换”。这段描写很逼真地写出了张乐的无聊与没劲。为秦苏玲的出场做好了背景准备。再比如张乐很晚回到家看到的是喝醉的爸爸张国强,奇怪的是爸爸既没有打,又没有骂他,只是问了他一句话:“我要是喝死了,你是不是很高兴?”张乐夜里做了很多梦,作家写了这样的细节:每次从梦里醒来,张乐便心惊肉跳地下床,悄然来到张国强的床前,把手指伸到张国强的鼻子下面,看他是不是还喘气了……这一夜,张乐倒了三杯开水放到张国强的床头。这是一个感人的场景与细节,就像作家三三所说:“道出了世事的苍凉与艰难,也道出了一个孩子内心的渴望。”③

加拿大著名儿童文学学者李利安·史密斯说:“当作家的理念、处理技巧和表述以完整合理的方式呈现到读者面前时,那么它对于读者来说不仅有意义,也是真实的。”④王巨成作品中这些细腻的生活场景与环境,增强了小说的可信度与感染力,作家摹写生活的能力可见一斑,为小说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充分的保证。

四、更加成熟的叙述技巧与节奏

儿童文学必须有吸引孩子的力量,王巨成小说具有一种魔力,那就是可读性非常强,让人捧起来就不想放下,比如《震动》系列,比如《穿过忧伤的花季》。到了这三部作品,作家的叙述技巧更加娴熟,节奏明快,让人称道。

比如《特殊的较量》,作家设计了一个非常戏剧性的情节,那就是陈一荞说叶小开借了她500元,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事,弄得叶小开狼狈不堪,措手不及。围绕这个,引出了一系列特殊的较量,从中演绎出少年之间的喜剧故事。陈一荞靠着这个,先是解了陶莉莉难堪的围,更是帮了邵老师的忙,然后让叶小开一步步陷入被动,逐步走向陈一荞设计的路子,最终两个少年在不断的较量中得以和解,告别了过去的自己,走向不断长大的明天。作家熟谙叙事的节奏与技巧,能够吸引读者不断随着作品的节奏前行,在轻松的阅读中,感悟一个个生动的当代中学生的形象,体会到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比如《山一样的沉默》作家让张乐在与父亲的对峙中一步步体会生活的含义,并通过一次次尖锐冲突达到最后的和解,这样的小说让人可以看到当今教育孩子的复杂性与艰辛,也使小说有了可靠的基础与土壤。在《你痛我也痛》中,作家不是空洞地说教,而是通过秦苏玲与苏玉秀的一次次冲突,尤其是通过对秦苏玲内心世界的一次次细腻而真实的袒露与挖掘,让读者感受到当今应试教育对孩子心灵成长的太多忽视与缺失,从而实现少年成长小说“小校园,大世界”的表达效果与写作追求。

王巨成坦言:“这些年我确实在做这方面新的尝试,《穿过忧伤的花季》、《震动》系列,都是这方面尝试的结果,它们虽然还属于校园小说,但是背景已经更为宽广,对现实的表达也更为自觉。”⑤可以说,这三部新作就是王巨成辛勤探索的结晶,是他成长小说的新收获与新成果。

长达26年的创作实践,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守的作家王巨成,坚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最喜欢的,坚守在校园文学这园地里,心无旁骛地栽花种树。其实这就是王巨成的蓬勃野心,那就是在属于他的园地里,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花,吐露阵阵芬芳;让那些可能不起眼的树,悄悄长成棵棵参天大树。从“就这样长大”系列作品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这种可能性的提前到来。

注释:

①②⑤王巨成:不起眼的花朵也自有芬芳[J].中国作家网,2016.

③三三.山一样的沉默[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6.

④[加拿大]李利安·H.史密斯.欢欣岁月[M].长沙:湖南少儿出版社,2014.10.

猜你喜欢

成长小说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生存教育探析
写作主体人格视野下的曹文轩的成长小说
《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墨裔女性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