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法则

2017-12-07杨文清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7期
关键词:恒言食后医学家

杨文清

动静结合 人类的日常起居都离不开活动,但活动要劳逸结合。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正如元代养生家李冶在《敬斋古今黈》卷五中说的:“大抵人不能常動,亦不能常静。常动则胶于阳,而有以失于阴;常静则胶于阴,而有以失于阳。阴阳偏胜,则伤之者至矣。”

注重衣食 寒则增衣,热则减衣,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说:“春寒莫使绵衣薄,夏热汗多需换着。秋冬衣冷渐加添,莫待疾生才服药。”总之,要以恰到好处为宜。

清代医学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也说过:“衣食二端,乃养生切要事……心欲淡泊,虽肥浓亦不悦口。衣但安其体所习,鲜衣华服与体不相习,举动便觉乖宜。所以,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日光浴 关于阳光的好处和阳光浴的方法,《老老恒言》中说过:“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过午阴气渐长,日光减暖,久坐非宜。”日光浴的方法是择取日晴无风之日就南窗背光而坐,时间以上午为宜。同时,他还提出,日光浴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反而不利。

食后漱口 我国古代还把洗漱当作一种养生法,漱是漱口,目的是清洁口腔,防止口齿之疾。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中也说:“食后微渣留齿隙,最为齿累……如食甘甜物,更当漱。”

可见,食后需漱口,尤其要注意甜食后漱口。传统养生理论认为,早起和入睡前都要漱口,且入睡前漱口的作用更胜于早起漱口。至于漱口用的水,以不温不冷为好,倘能习惯用冷水漱口更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恒言食后医学家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和他的养生著作《老老恒言》
OYSTER OMELET
饭后做什么最有益健康
女医学家与小说《静影沉璧》
中国医学家首次获诺奖
名医长廊
名医长廊
饭后养生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