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以落选世界遗产名录为契机而产生的新名录制度
——以日本遗产名录制度的创设为例*

2017-12-05白松强

文化遗产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化厅世界遗产名录

白松强

论以落选世界遗产名录为契机而产生的新名录制度
——以日本遗产名录制度的创设为例*

白松强

当今世界各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框架下,都在不遗余力保护人类共创的文明—文化遗产,由此造就了许多文化遗产大国,诸如中国、意大利、日本等。本论试以“日本遗产”名录制度为例,探究日本在UNESCO的两公约之外如何采取新创思、新体系之法因地制宜、另辟蹊径、取长补短来继续完善和发展本国的“文化立国”之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进而为我国当前正在繁荣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日本遗产 名录制度 文化遗产 文化立国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遗产,作为工业文明前的文明创造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正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而逐渐消亡。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与商业文明急速转型,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工业文明等历史越是深远,其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的交合部就越为狭窄。然在其后来,现代人类从教训中逐渐懂得了尊重文化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越得到重视和利用。日本即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鈴木正祟:《アジアの文化遺産-過去·現在·未来》,东京:慶應義塾大学東アジア研究所2015年版。

1950年,日本率先在世界上颁布了文本法律《文化财保护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界定,这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河野俊行:《無形文化遺産条約の思想と構造-世界遺産条約、日本法との比較に置いて》,《沖縄のうたきとアジアの聖なる空間-文化遺産を活かしたまちづくりを考える(沖縄国際フォーラム報告書)》,2004年第1期。在有形遗产保护方面,日本虽然是《世界遗产公约》公布后的第20年—1992年才加入的,且在当时的发达国家中是最迟签约的国家,但在其加入后的24年中,日本已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上榜了20件,成为签署公约后成功登录遗产速度最快的国家。*山口正:《日本の世界遺産》,东京:朝日新聞出版2016年版。

尽管在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保护方面,日本内有本国自成一家的保护体系之规范,外有国际完善健全的保护法律之引导,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数量世界第二,世界遗产拥有数量世界第十二,俨然有文化大国之象。*古田陽久·古田真美:《世界遺産ガイド》,广岛:シンクタンクせとうち総合研究機構2016年版。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的国家,在2015年4月24日和2016年4月25日,中央政府又以“日本遗产”为新名录制度,相继公布了第一批共18件、第二批共19件合计共37件项目。不难看出,在文化领域,日本也一如其在工业领域的表现一样,有着极强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创新能力。*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日本文化〉はどこにあるか》,东京:春秋社2016年版。本论试以日本遗产为例,探究日本政府在国内已有重要文化财、重要无形文化财等文化遗产指定名录制度,国际已有世界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遗产登录制度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推行日本遗产名录制度的细枝末节。通过考证,明晰日本政府如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拓展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使文化产业及其相关政策在短时间内演化为一项国家文化战略的方法与途径。进而以期对我党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早日实现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二、日本遗产名录制度设立的初衷

1992年9月,日本继荷兰之后作为当时发达国家中最后一名,为世界上第125个缔约《世界遗产公约》的国家。*田中俊徳:《世界遺産条約的特徴と動向·国内実施》,《新世代法政策学研究》2012年第18期。按照《世界遗产公约》之规定,一个国家一旦签署了该公约,就可以开始为把本国的相关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向世界遗产中心进行提名申报。但在此之前各缔约国必须先把各自国内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遗产项目列出清单,然后把经筛选有可能成为世界遗产的项目作为暂定名录呈报给世界遗产委员会。

由此日本政府于缔约公约的当年即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了12件遗产作为暂定名录项目,其中即有来自日本三大古都(京都、奈良、镰仓)的文化遗产精粹代表—古都京都的文化财(古都京都の文化財)、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筑物(法隆寺地域の仏教建造物)、古都镰仓的寺院神社及其他(古都鎌倉の寺院·神社ほか)。以奈良、京都为地域的若干文化遗产群于1993年、1994年业已成功登录了世界遗产名录,唯有古都镰仓的世界遗产申请之路屡屡受挫,尽管日本政府和地方团体为其成功登录世界遗产奔走呼号,费尽千般心思,但是2013年3月,世界遗产委员会依旧给其下达了不予登录的决议。*据《世界遗产公约》之规定,国际咨询机构和世界遗产委员会会对各国提交的申请项目进行申报项目的评估或审议,其结果分为“登录”、“补报”、“重报”和“不予登录”等四种。被判断为不予登录的项目原则上今后不能再次向该组织提出登录世界遗产名录之申请。

连续申请了长达二十一年之久,但却与世界遗产无缘的“武家的古都·镰仓”,其结果令日本举国上下为之哗然。这是日本自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首个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不予登录的项目。为洗此雪耻,重塑文化立国之路,2013年4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公告,阐明了创设日本遗产名录制度的构想。*《日本经济新闻》社论:《「日本遺産」の創設検討政府、世界遺産登録へ後押し》,《日本経済新聞》2013年5月14日第1版。5月27日,内阁府(中央政府)修订了2011年颁布的《クールジャパン推進に関するアクションプラン(关于推进酷日本之行动计划)》的相关内容,责成文部科学省要“借助‘日本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遗产”。*日本内阁府编:《クールジャパン発信力強化のためのアクションプラン》,《クールジャパン戦略 クールジャパン推進会議(第4回)議事次第》东京:日本内阁府发行2013年版,第14页。6月11日,国土交通省观光厅公布了《観光立国実現に向けたアクション·プログラム(观光立国行动计划)》,强调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遗产,优先发展观光旅游,培育与酷日本行动计划水乳相融、互为一体的日本文化品牌”。*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厅观光战略科编:《観光立国実現に向けたアク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アク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2013年》,东京:日本国土交通观光厅发行2013年版,第4页。6月14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以《日本再興戦略(日本再兴战略)》为名的经济增长战略,提出“要活化·利用好文化遗产等观光旅游资源,使日本成为人人向之往之的魅力国度”。*日本首相官邸编:《日本再興戦略》,《アベノミクス成長戦略 2013年》,东京:日本首相官邸发行2013年版,第83页。由此观之,日本政府创设日本遗产的目的和初衷,就是为了申请世界遗产和发展地方经济。正如文化厅在2015年度预算概要中针对日本遗产名录项目首次给予补助金所作的说明那样,“让日本遗产助力地方经济,让日本遗产走向世界”。*日本文化厅编:《平成27年度文化庁予算の概要》,《日本文化厅预算报告 27年度》,东京:日本文化厅发行2014年版,第10页。

三、日本遗产名录制度的特色与优势

日本政府创设日本遗产名录制度的目的虽说是为申请世界遗产和发展地方经济,但笔者认为,该制度又不是世界遗产名录制度的翻版和延续,而是在创设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自身特色,更具备了较强的发展优势。

登录日本文化厅官网,可以看到日本遗产(图1)被如下定义:“‘日本遗产(Japan Heritage)’是指由文化厅主导认定的,通过带有地方历史魅力和特色等诸类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来表现出具有日本文化·传统等故事性的文化所在。

特别是在故事性方面,能够多方面地活用那些已与地方社会融为一体,且具有引人入胜、精彩纷呈之内涵的有形或无形的各种文化遗产群。我们所看重的,不仅是其在国内被详为人知,甚至令世界游客慕名而来,而是其给当地社会经济所带来的繁荣”。*日本文化厅官方网站.政策について-文化財-「日本遺産(Japan Heritage)」について[EB/OL].http://www.bunka.go.jp/seisaku/bunkazai/nihon_isan/,2015-04-24/2016-09-23。因此,日本遗产名录制度与世界遗产认定、日本国家级文物指定有着明显的区别。世界遗产和日本国家级文物两者所代表的文化遗产或文物都附带着价值(具有突出意义和显著的普遍价值),其认定或指定的最终目的还是加强保护。而日本遗产虽然也有此共性,但又绝不是其唯一,散存于各地方的文化遗产作为“面”而被贯穿一体进行活化和推介,提升该地方的经济活力才是其重中之重。*同上。这一点,则是世界遗产和日本国家级文物等保护制度所等闲视之的。日本遗产名录制度之特色还可以与日本过去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做一比较,具体可看下表(表1)。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遗产事业有着更清晰的方向性。简略地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通过把握点状分布在地方的文化遗产数量及其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而确定这些文化遗产之间的故事性而对其进行艺术文化加工(文化包装),但决不是捏造。第二、不用把文化遗产按其属性进行分类,让其各自为政,进而形成文化壁垒或鸿沟。而是把各地方·地域的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协调,用足用活用好,为发展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第三、积极做好宣传,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致力于将该地方·地域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从而促进本地优秀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日本文化厅文化财部纪念物科编:《日本遺産パンフレット》,《日本文化厅研究报告 日本遗产》,东京:日本文化厅发行2015年版,第4页。

表1 日本遗产名录制度与过去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比较

日本遗产名录项目是与观光旅游振兴密切结合且着眼于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这一目的而创设的。因此,不限于其必须是国家级、省市级的文化遗产项目,未有级别的文化遗产也可以名列其中作为地方的资源而得到积极的宣传和推介。所以,有益于促进地方文化的品牌化,增强地方居民对自身文化归属认识的再确认,进而提升地方居民的文化自信力,进而开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照此发展,各个地方作为主体把全国各地散存在的文化遗产群作为“日本遗产”进行综合包装和宣传,最终的目的—地方经济的繁荣也就自不待言。

四、日本遗产名录认定项目介绍

如上所论,日本遗产名录认定项目的核心在其连贯、精彩的故事性。因此,作为准日本遗产名录项目其故事性的认定将遵循以下三点来展开:第一、其有历史深度且扎根地方风俗中,有着若干世代的传承和流传。第二、在构思故事性之情节时,应明确设定能广泛代表该地方文化魅力精髓的题目,充分把点散于该地方的遗迹、建筑物、名胜地、传统节日等久被传承·保存的文化遗产巧妙设置于故事之中,自成一体,讲出精彩。第三、仅靠解说尚不能充分表达出地方的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日本遺産パンフレット》,《日本文化厅研究报告 日本遗产》,第5页。

依据其故事性(情节)的分布范围,日本遗产可以分为地方型*地方型:在单一某一个市县或镇村就能将故事情节表述完满。和跨区型*跨区型:故事情节连跨两个及以上市县或镇村,须在多个地方(区域)连续展开才能将其表述完满。两种。每年将会由文化厅责成日本遗产审查委员会*日本遗产审查委员会:隶属于文化厅,由外部有识之士各类专家所组成。第一届委员会共有六位委员组成,分别为稲葉信子(1955-,女,筑波大学研究生院教授,该校世界遗产专业学科主任)、小山薰堂(1964-,男,传媒企划者、电影编剧家)、里中満智子(1948-,女,大阪艺术大学名誉教授,日本著名漫画家)、下村彰男(1963-,男,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园艺学、休闲观光)、David Athinson(1965-,男,英国出身,日本常住,小西美术工艺社社长,著有《新·観光立国論》)、丁野朗(1950-,男,日本观光振兴协会常务理事、综合调查研究所所长)。稲葉信子氏为委员长,其余均为委员。对申请项目从三个方面参照审查基准实施考证:第一、故事情节的内容,不仅能充分表现出该地域的历史特征和文化风貌,也能充分展现出日本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体可从五点综合判断:(1)引人入胜:总能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内容。(2)独具匠心:有着鲜为人知的、隐藏在背后的传奇。(3)通俗易懂:无须拥有专门知识便能轻易理解的故事情节。(4)绝无仅有:有着在其他地方无法欣赏到的稀有性。(5)地方魅力:可以再现该地方特有的文化魅力。第二、能充分展现出活化日本遗产、提升地方经济的迹象,并且有成熟实现该目标的具体方针和政策。第三、各日本遗产名录项目的故事性能积极有效地向国内外宣传·推介,且拥有通过该项目可以行之有效地推进和提升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健全制度和体系。*日本文化厅文化财部纪念物科编:《日本遺産パンフレット》,《日本文化厅研究报告 日本遗产》,东京:日本文化厅发行2015年版,第6页。依据审查委员会对申请项目进行考证结果,最后由文化厅认定其所获称号。获得认定的日本遗产名录项目每件将有约530万日元(约35万人民币)的补助。*日本文化厅编:《平成27年度文化庁予算の概要》,《日本文化厅预算报告 27年度》,东京:日本文化厅发行2014年版,第10页。

日本遗产名录项目认定中因为也囊括了一些没有被国家、省市县、甚至是乡镇各级文化结构所认定的文化遗产,所以该事业不是基于《文化财保护法》成形的制度来组织实施的,故日本遗产审查委员会并不是设置在文化审议会之下的组织机构。此外,为了保证日本遗产名录项目的权威性、品牌性及公信力,日本文化厅在对其认定时在项目数量上一定程度地给予了限定。但另一方面,为了支援和实现中央政府既定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召开之前访日外国游客力争达到年间2000万人(次)的目标,让这些游客周游日本全国,进而与地方经济的繁荣也密切关联,可以发挥最大效能的日本遗产名录项目在全国各地均衡地分布且自有经典之魅力就尤为重要了。为此,日本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要认定大约100件左右的日本遗产名录项目。*日本文化厅文化财部纪念物科编:《日本遺産パンフレット》,《日本文化厅研究报告 日本遗产》,东京:日本文化厅发行2015年版,第5页。下列(表2、表3)为日本文化厅2015年4月24日和2016年4月25日分别认定的日本遗产名录项目,第一批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83件申请项目(40都府县(省)、238市镇村),第二批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7件申请项目(42都府县(省)、219市镇村),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各地对申请项目的热衷以及国家对项目认定的严格。

表2 日本文化厅2015年度所认定日本遗产名录项目一览表

①若峡:日本地方小镇名称,位于福井县西部,人口1.6万余,地域178平方公里,内有若峡湾国定公园和绳文遗址等多处景观。
②贡食国:日本历史上专门为天皇进贡食料的地方诸侯国。

(续表)

表3 日本文化厅2016年度所认定日本遗产名录项目一览表

①政宗:日本人名,指伊逹政宗(1567年-1636年)。其为日本武士名家伊逹氏第17代嫡传门人,伊达氏中兴之祖。一度将领地扩张至半个奥羽地区(东北地区),后来转侍江户幕府,使仙台一地生产力傲视全国,为仙台籓初代藩主。
②大久保利通:日本人名,其生于1830年,卒于1878年,为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
③郡山·猪苗代:均为日本地名。郡山为市,猪苗代为镇。
④总北:日本总州北部之略称。历史上时相当于昔日下总国之范围,现在范围相当于茨城县西部、千叶县北部所辖地域。

每一件文物(文化遗产)背后也都宛如照片一样,有着与之相应的精彩故事。然而,因为各个文化遗产所处的地域、种类和时代背景等都有所差别,所以我们很难看到由此复生出的能代表一方文化的全体像。而日本遗产名录项目将单个孤立的文化遗产之历史贯穿于有趣的故事之中,由此又进而绘制勾勒出足以代表该地域的文化群体像。我们可以以第二批第八号认定项目—世界公认的仅有的几处滑雪胜地之一—信浓河流域的雪国文化为例,来看看其所重塑的故事(性)之内涵。

从图2可以看出,如果把信浓河流域的雪国文化置入一个三角形中的话,那么首先处于三角形底层的是由40多万年前地壳隆起所形成的河岸型山丘、在河岸型山丘发掘的绳文时代中期(约5000~4000年前)的村落遗址及代表该时代最高水平的火焰型土器(出土共928件、其中部分为日本国宝)、作为母亲河的信浓河(日本最长的河流、国家一级水系)、世界上仅有的几处滑雪胜地之一(适合越野滑雪)等四处该地域固有的地形·地质风貌等所造就的景观。

图2 信浓河流域的雪国文化资源的多样视点

处于三角形中层的是由秀丽名山、高原红叶、山毛榉原始林、蜂斗菜·楤木芽等多种野菜、天然植物纤维—织布的原料苎麻群(后由此而发展为日本的纺织中心)等五处该地域特有的植被·生态等所造就的景观。处于三角形顶层的是由玩雪(游戏·越野滑雪)、织雪(晒织节·越后丝织)、祈雪(雪洞节(600年历史)·小年奇祭)、食雪(梯田米·雪室储藏·冷冻食品·折挽荞麦面)、与雪为伴(除雪·防雪·雪节·房屋构造)等五个主题群所编绘的该地域鲜有的生活文化和饮食·产业等所造就的景观。由此,该地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由该地域的地理·地质(GEO),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出的动植物层·生态系列(BIO),进而再在前两者之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产业和都市·文化·生活(SOCIO)等所构成。

对于雪,过去虽然以滑雪为主的休闲项目很受欢迎,但还未能把雪完全作为一种资源,去对其完全活化利用,进行旅游观光开发。而今天,对雪之魅力的理解,也正在被重新再定义。以晒织节等为主的豪雪地带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文化都被作为旅游观光资源的内核,正在培育为新的观光品牌。特别是其登录日本遗产名录项目之后是否给当地社会经济所带了腾飞与繁荣,笔者今后将会继续对该项目进行持续的关注与研究。

五、结束语

与地狭人稠的日本相比,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在旅游观光资源开发方面有着更多的优势。*孙根年:《大国优势与中国旅游业的高速持续增长》,《旅游学刊》2008年第4期。截至到2017年10月,中国已经拥有3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52件世界遗产项目,其数量分别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方网站.UNESCO-Culture-World Heritage Centre-The List[EB/OL].http://whc.unesco.org/en/list/,2017-10-15。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无疑将会为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基础和保障。*周和平:《文化强国战略》,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年版。但仅有这些资源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在保护制度、景区规划、交通道路、住宿设施、政府监管、草根参与等诸多方面进行完善和加强。文化强国之梦的实现需依靠经济强国来做后盾,其标准之一就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要足够大、足够强。为此,充

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发展旅游观光事业不失为提升第三产业的一种好方法。这正如中国休闲旅游理论先驱者于光远先生所言的那样,旅游观光既是项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又是项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2016年2月1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我国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政府信息公开-通知公告-国家旅游局关于公布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的通知[EB/OL].http://www.cnta.gov.cn/zwgk/tzggnew/201602/t20160205_759900.shtml,2016-02-05/2016-10-04。,这好像与日本遗产名录项目的创设有异曲同工、不谋而合之妙,但具体对比,在内容细化方面,日本可谓更胜一筹,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范例和榜样。

同样地以地方为例,笔者所工作的地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武陵山区腹地,植被茂密、资源丰富,享有“鄂西林海”、“世界硒都”等称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体育局编:《走进恩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般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之奇景—恩施大峡谷;*蔡元亨·王学渊·岳琴:《恩施大峡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在研究中国古人类起源方面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而重要的科学考察基地—“建始人”(距今约200~250万年)遗址;*郑绍华:《建始人遗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的第48处世界遗产—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柴野:《我土司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光明日报》2015年7月5日第5版。中国及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的故乡;*王月圣:《龙船调的故乡》,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遗风的土家族七夕节—“女儿会”;*刘绍敏:《恩施土家女儿会演变揭秘》,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国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确切地说,恩施州拥有着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但2016年上半年全州的旅游收入仅有122亿元,*岳琴:《恩施州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恩施日报》2016年8月1日第1版。而在土地面积、常住人口、地形特征、文化资源等方面均与恩施州旗鼓相当的邻城宜昌市*宜昌市:宜昌市境内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所产值不计入宜昌市社会生产总值(GDP)。,2015年其旅游收入就达到了450亿元,*章良:《宜昌暂时领先 十堰紧紧追赶》,《三峡日报》2015年12月18日第5版。2016年更是力争要突破600亿元。*王莹、杨春艳:《今年旅游收入剑指600亿元》,《三峡日报》2016年3月1日第2版。对比两城,笔者认为恩施州仅从“六城同创”*六城同创:六城是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六个国家级的城市荣誉称号。此举是为全面提升恩施州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带动旅游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恩施州委、州政府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间所开展的精细化建设管理、人性化服务活动,以期提升城市品位。具体内容可参照:恩施日报评论员《聚焦两化 推进“六城”同创》,《恩施日报》2015年8月26日第1版。方面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还远远不够,除了需要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还要增强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根据地方优势突破“景点旅游观光”模式,积极发展全域旅游观光,积极探索符合恩施州实际而又行之有效的发展经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内核以提升地方经济为目的的日本遗产名录项目认定制度,对像诸多诚如恩施州、宜昌市这样的旅游观光业收入占城市社会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的城市来说*据《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中国旅游产业对社会生产总值(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具体内容可参照:赵珊:《2015中国旅游十大新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2月24日第5版。而另一方面,据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首批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城市其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社会生产总值(GDP)比重均须在15%以上。具体内容可参照:湖北省旅游政务网站:通知通告-关于推荐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hubeitour.gov.cn/a/2015/09/18816/,2015-09-01/2016-10-05。,无疑有着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王霄冰

G122

A

1674-0890(2017)06-016-08

白松强(1976-),男,河南唐河人,文化人类学博士,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湖北 恩施,445000)

* 本文为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课题“武陵山民族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6-GMG-014)”、湖北民族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之研究(项目编号:MY2015B04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厅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遗产”
2022.3上榜派出所名录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太极拳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陶行知教育名录
日本国内外日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2020年将在福州举行
同贺名录
坚定文化自信 彰显文化陕西新形象——访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