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时发热与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7-12-05张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产时胎心白细胞

张艳

产时发热与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张艳

目的鉴别产时发热和宫内感染的特点, 为产时发热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179例待产中发热(体温升高≥37.5℃)患者,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不同分为产时发热组(91例)和宫内感染组(88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预后.结果产时发热组胎心率为(157.26±11.68)次/min, 低于宫内感染组的(171.27±10.13)次/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时发热组临产至体温升高时间为(8.57±4.57)h, 与宫内感染组的(8.76±4.56)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发热组发热至终止妊娠时间为(2.53±1.99)h, 与宫内感染组的(2.46±2.04)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60.其中白细胞的敏感度为67.00%, 截点值为16.05X109/L; CRP的特异度为86.80%, 截点值为31.45 mg/L.宫内感染组培养出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无乳链球菌3例、粪肠球菌1例(均为取材部位同时发现).产时发热组孕妇胎盘病理检查出绒毛膜羊膜炎26例(28.57%).产时发热组住院天数为(5.79±2.45)d, 短于宫内感染组的(6.82±3.3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时发热和宫内感染鉴别困难, 产时发热对产妇及新生儿有影响, 尤其胎心增快、血细胞升高、合并产程延长, 需采取积极临床措施.

产时发热;宫内感染;胎心;血细胞;产程延长

研究显示, 宫内感染会增加母体产褥期感染率及新生儿脑损伤风险, 可导致远期神经系统发育不良[1].因此辨别产时发热种类, 根据情况及时终止妊娠, 可避免不良结局.本文分析本院产时发热患者的资料, 期望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本院分娩孕妇4806例, 其中待产中发热(体温升高≥37.5℃)孕妇179例(3.72%).根据临床诊断标准不同分为产时发热组(91例)和宫内感染组(88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及预后.

1.2 诊断标准 产时发热诊断标准:产前48 h内孕妇体温≥37.5℃直至胎儿娩出.宫内感染诊断标准[2]:临床表现:①孕妇体温≥38.0℃;②孕妇和胎儿心率增快, 前者>100次/min、后者≥160次/min;③子宫张力大和阴道分泌物有异味.实验室检查:①白细胞计数≥15X109/L, 中性粒细胞≥95%;②CRP≥20 mg/L;③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④新生儿耳、咽拭子, 胎盘胎膜培养及病理学检查阳性.

1.3 排除标准 孕妇产前48 h内出现其他系统感染,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药物应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绘制ROC曲线, 计算ROC曲线下面积.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时情况 产时发热组胎心率为(157.26±11.68)次/min,低于宫内感染组的(171.27±10.13)次/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时发热组临产至体温升高时间为(8.57±4.57)h, 与宫内感染组的(8.76±4.56)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发热组发热至终止妊娠时间为(2.53±1.99)h, 与宫内感染组的(2.46±2.04)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白细胞、CRP的曲线下面积均>0.60.其中白细胞的敏感度为67.00%,截点值为16.05X109/L; CRP的特异度为86.80%, 截点值为31.45 mg/L.见表1.

表1 血细胞值敏感度及特异度

2.2 产后情况 宫内感染组培养出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无乳链球菌3例、粪肠球菌1例(均为取材部位同时发现).产时发热组孕妇胎盘病理检查出绒毛膜羊膜炎26例(28.57%).产时发热组住院天数为(5.79±2.45)d, 短于宫内感染组的(6.82±3.3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产时发热在临床工作中常见, 需要鉴别的情况:①系统感染如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②系统疾病及药物应用, 如甲亢、保胎药物盐酸利托君、引产药物前列腺素类等;③非感染因素如脱水、环境温度高及镇痛分娩等[3-5].本院近1年宫内感染率1.83%, 低于国内报道发病率2.53%~6.34%[3],部分产时发热经产后胎盘病理证实为宫内感染, 因此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

本研究显示, 产时发热组胎心率为(157.26±11.68)次/min,低于宫内感染组的(171.27±10.13)次/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时发热组临产至体温升高时间为(8.57±4.57)h, 与宫内感染组的(8.76±4.56)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时发热组发热至终止妊娠时间为(2.53±1.99)h,与宫内感染组的(2.46±2.04)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白细胞、CRP的曲线下面积均>0.60.其中白细胞的敏感度为67.00%, 截点值为16.05X109/L; CRP的特异度为86.80%, 截点值为31.45 mg/L.宫内感染组培养出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无乳链球菌3例、粪肠球菌1例(均为取材部位同时发现).产时发热组孕妇胎盘病理检查出绒毛膜羊膜炎26例(28.57%).产时发热组住院天数为(5.79±2.45)d, 短于宫内感染组的(6.82±3.3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 血细胞检查(白细胞、CRP)或胎心率是诊断宫内感染的敏感指标, 提示临床可疑病例.有资料报道[4,6-8], 其与新生儿的不良预后有关(如新生儿早期败血症).故建议可疑病例处理同确诊病例, 包括使用抗生素;短时间内不能分娩者选择剖宫产;胎儿娩出后行分泌物培养及胎盘胎膜病理检查等[9-11].

研究显示, 临产时间>8 h或第一产程加第二产程>11 h,产妇感染或脱水风险增加, 加之无痛分娩, 均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因此建议阴道试产把握适度原则, 合理掌控时间, 减少产程延长引起的发热风险.

综上所述, 产时发热和宫内感染鉴别困难, 产时发热对产妇及新生儿有影响, 尤其胎心增快、血细胞升高、合并产程延长, 需采取积极临床措施.

[1] Mallard C. Inflammation during fetal and neonatal life:implications for neurologic and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ults.Annals of Neurology, 2012, 71(4):444-457.

[2]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77-485.

[3] 杜红雁, 韩香, 张莉, 等.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病理改变与新生儿感染的关系.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 44(12):864-867.

[4] 陈悦群, 王志华, 姜文英, 等. 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关系. 浙江预防医学, 2014, 26(4):411-413.

[5] 李佳宁, 王欣. 产时发热与宫内感染病例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2016, 19(14):1715-1718.

[6] 李佳宁, 王欣. 产时发热与宫内感染. 北京医学, 2015, 37(6):575-577.

[7] 曹瑞芳, 冯胜华. 815例产妇产后发热情况的临床分析.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3(4):236-237.

[8] 王蕾, 王虹. 产间发热的临床病历分析.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310-311.

[9] 侯雯雯, 李荣, 范裕如. 待产期发热191例分析. 江苏医药,2016, 42(22):2488-2490.

[10] 王旭红, 沈月华, 黄咏梅, 等. 上海市母产前发热与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多中心研究.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6, 9(4):262-265.

[11] 李丽利. 新生儿宫内感染与母围生期相关因素的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5(25):14-1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2.030

116037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2017-09-26]

猜你喜欢

产时胎心白细胞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的产时及产后评估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时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产时整体护理对分娩正性作用的研究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产妇产时、产后出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