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效果探析

2017-12-01赵弼武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普洱成功率外科

赵弼武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效果探析

赵弼武

(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 普洱 665000)

目的:探讨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期内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07例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将这10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比组(52例)。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为实验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进行急救。急救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住院的时间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急救,实验组的55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急救成功,有2例患者死亡,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0.9±3.4)d;其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对比组的5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急救成功,有9例患者死亡,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4.7±5.2)d;其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5%。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更高,其住院的时间更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可有效地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肺损伤;损伤控制式急救;临床效果;死亡率;住院的时间;并发症

肺损伤是临床上急诊外科的常见病[1]。相关的临床研究指出,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可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2]。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临床效果,笔者将近期内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07例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07例肺损伤患者。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将这10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比组(52例)。实验组的55例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24例,其年龄的范围在17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14.24)岁;其中致伤原因为发生车祸的患者有25例,为从高处摔落的患者有18例,为被硬物刺伤的患者有12例。对比组的52例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23例,其年龄的范围在18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3.88)岁;其中致伤原因为发生车祸的患者有23例,为从高处摔落的患者有20例,为 被硬物刺伤的患者有9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组间可以进行对照分析。

1.2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1)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肺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3],且均经X线检查和CT检查得到确诊。2)在入院时,这些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湿啰音、肺撕裂、胸腔积气、积血、胸壁血肿等症状。

1.3 急救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其中包括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和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等。为实验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进行急救。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具体方法是:1)对患者的PaO2(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HR(心率)、BP(血压)等指标进行监测。2)根据患者PaO2的水平对其肺部受损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吸氧。3)在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对其进行CT检查和X线检查,并观察其肺部受损的严重程度。然后,结合每位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急救方案。4)如患者肺部受损的面积不大、牵涉血管的情况不严重,则无需对其进行开胸手术治疗,只需为其应用闭式胸腔引流术进行治疗即可。在对患者的胸腔进行穿刺时,应注意观察其呼吸频率和脉搏的变化情况。在进行穿刺前30min,让患者服用0.03g的可待因。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患者若发生昏厥或晕针的情况,应及时停止穿刺操作,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5)如患者肺部受损的面积较大、牵涉血管的情况比较严重,则需对其进行胸腔镜下肺修补术。在进行胸腔镜下肺修补术的过程中,应注意为患者取舒适的体位,并对其血氧饱和度和肺通气功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应重点做好凝血、止血处理,以防止患者失血过多。6)如患者的病情为全肺受损、且牵涉血管的情况非常严重,则需对其进行开胸肺叶摘除术或开胸肺叶修补手术。在进行开胸手术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妥善的固定,以防止其术中乱动。如患者肺叶、胸膜的粘连处出血较多,应及时对其进行止血处理。在为患者缝合支气管、血管时,应选用无损伤缝合线,以免针孔渗血。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1.0版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患者的年龄、住院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急救成功率、死亡率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急救,实验组的55例患者中有53例患者急救成功(占96.36%),有2例患者死亡(占3.64%),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0.9±3.4)d;其中有5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09%(5/55)。对比组的5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急救成功(占82.69%),有9例患者死亡(占17.31%),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4.7±5.2)d;其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肺部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15%(11/55)。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更高,其住院的时间更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成功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比较

3 讨论

损伤控制式急救的目标是力求将急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降至最低[4]。笔者认为,在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实施手术的次数。2)重点做好止血和预防医源性感染等处理。3)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应根据其各项临床指标,为其选择最佳的急救手术方案[5]。为了探讨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的临床效果,笔者将近期内在普洱市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07例肺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为对比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急救,为实验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式急救模式进行急救。急救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住院的时间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比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更高,其住院的时间更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与杨仁荣、曹金林、郑海燕[6]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对肺损伤患者进行损伤控制式急救可有效地提高其急救的成功率,缩短其住院的时间,降低其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1] 闻梦妮,赵钢,郑宪友,等.创伤早期肺特异性相关蛋白测定对识别和量化肺挫伤的价值初探[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2):100-103.

[2] 崔慧静,杨万杰,滕洪云,等.PiCCO监测对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液体治疗及护理的指导意义[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11):916-919.

[3] 王丽,谢镒鞠,唐小唪,等.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腹腔高压对心肺基础监测指标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20):2159-2163.

[4] 李瑞,谢志,刘江伟,等.COX-2在沙漠干热环境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3):248-252.

[5] 辛毅,高兴娟,王文晓,等.静脉用足量氨溴索对严重创伤相关性肺损伤儿童肺保护作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7):443-445.

[6] 杨仁荣,曹金林,郑海燕,等.损伤控制外科新理念在肺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2,19(1):98-100.

R563

B

2095-7629-(2017)4-0067-03

猜你喜欢

普洱成功率外科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