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氨茶碱纳洛酮胎龄

赖 菊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贵港 537100)

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研究

赖 菊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 广西 贵港 53710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贵港市妇幼保健院于近期内收治的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儿随机分成纳-氨联合组(25例)和氨茶碱组(25例)。为氨茶碱组患儿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为纳-氨联合组患儿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纳-氨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氨茶碱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0%。纳-氨联合组患儿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患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纳洛酮;氨茶碱;原发性呼吸暂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原发性呼吸暂停是临床上常见的早产儿原发性疾病之一。据统计,约有25%~30%的早产儿患有原发性呼吸暂停[1]。临床研究发现,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的早产儿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几率越高。原发性呼吸暂停可诱发缺氧性脑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儿猝死。过去,临床上常应用氨茶碱对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进行治疗,但效果一般。相关的临床研究指出,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笔者将我院于近期内收治的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将这50例患儿随机分成纳-氨联合组(25例)和氨茶碱组(25例)。纳-氨联合组的25例患儿中有男15例,女10例,其体重在1kg至1.8kg之间,平均体重为(1.4±0.2)kg,其胎龄在28周至33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0.2±0.5)周。氨茶碱组的25例患儿中有男15例,女10例,其体重在1kg至1.7kg之间,平均体重为(1.3±0.3)kg,其胎龄在28周至33周之间,平均胎龄为(30.1±0.4)周。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性别、体重、胎龄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能够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治疗方法 为这两组患儿均应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包括对其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对其进行吸氧和补液治疗等。在此基础上,为氨茶碱组患儿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氨茶碱的使用方法是:使用5mg/kg的氨茶碱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注射时间应控制在20min以内),然后每隔12h为其注射2mg/kg的氨茶碱[2],应连续用药5~7d。在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为纳-氨联合组患儿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纳洛酮的使用方法是:使用0.1mg/kg的纳洛酮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在完成注射1h后,使用0.03mg/(kg·h)的纳洛酮对患儿进行持续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12h,应连续用药5~7d。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用药24h后,患儿呼吸暂停的次数减少,心率加快。用药48h后,患儿呼吸暂停的症状基本消失。2)有效:用药48h后,患儿呼吸暂停的次数明显减少,面色恢复正常。用药72h后,患儿呼吸暂停的症状基本消失。3)无效:用药72h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在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的数据均应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患儿的体重、胎龄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治疗结束后,纳-氨联合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儿有14例(占56.0%),为有效的患儿有10例(占40.0%),为无效的患儿有1例(占4.0%)。纳-氨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氨茶碱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儿有7例(占28.0%),为有效的患儿有12例(占48.0%),为无效的患儿有6例(占24.0%)。氨茶碱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0%(19/25)。纳-氨联合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纳-氨联合组患儿中有2例患儿发生了心率加快、烦躁,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0%(2/25)。氨茶碱组患儿中有1例患儿发生了心率加快、烦躁,有2例患儿发生了胃潴留,有1例患儿发生了腹胀。氨茶碱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0%(4/25)。纳-氨联合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3 讨论

原发性呼吸暂停是临床上新生儿科的常见病。此病是造成早产儿大脑缺氧、脑损伤、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研究指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发展与患儿血浆中内啡肽的水平及活性密切相关。纳洛酮是一种高效的阿片受体拮抗剂[3]。此药能够有效抑制人体内内啡肽的活性,降低内啡肽的水平。氨茶碱又叫乙二氨茶碱。此药具有松弛呼吸道平滑肌、促进心肺功能恢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笔者将我院于近期内收治的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成纳-氨联合组和氨茶碱组。为氨茶碱组患儿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为纳-氨联合组患儿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纳-氨联合组患儿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组患儿,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组患儿。这一研究结果与刘兵、虎春元[4]等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纳络酮与氨茶碱治疗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1] 郭光辉.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2012,1(11):74-75.

[2] 乐功芳,彭磊.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9):43-44.

[3] 陈均,陈健.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4(13):44-45.

[4] 刘兵,虎春元.氨茶碱联用纳络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32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4(7):8-9.

R722

B

2095-7629-(2017)4-0042-03

猜你喜欢

氨茶碱纳洛酮胎龄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