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7-12-01宋晓雪吴武军刘小艳

护理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延续性出院依从性

宋晓雪,陈 玺,吴武军,刘小艳

(陕西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8)

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宋晓雪,陈 玺,吴武军,刘小艳

(陕西省人民医院 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家庭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科行胆管切开取石术后带T管出院的本市患者96例,按入选顺序的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指导与服务。2组患者均在出院6周来院拔管时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评分,比较2组得分之间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为(119.52±12.0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9±16.17)分(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为(190.64±10.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7.91±13.78)分(P<0.05)。结论护理延续性护理服务可提高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其对健康行为的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T型引流管;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

对老年、长期使用激素、合并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等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后需保留T管6周以上,患者常需带管出院。留置T管的并发症如T管脱落、感染、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等[1],对患者生理心理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有很高的健康照护和心理护理需求[2]。我国社区护理刚刚起步,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是当务之急[3-5]。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的健康状况、健康功能维持在一个满意的状态,我科在带T型管出院患者中开展延续性服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科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本市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取得家属支持,同意参加本研究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符合要求患者共96例,将96例研究对象按入选顺序的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2.3±3.9)岁,带管时间(42.0±5.0)d。观察组男 23例,女 25例,年龄(45.6±4.5)岁,带管时间(38.0±6.0)d。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带管时间、文化程度、依从性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除常规指导外,给予延续性护理指导及服务直至拔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出院前2~3 d均由责任护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放置T管目的、保持有效引流和妥善固定的重要性、胆汁的观察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2)示范引流袋更换及引流管口护理方法。(3)由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操作,责任护士在旁予以指导,直至正确掌握以上操作。(4)用药,饮食、活动等知识宣教。2组患者均在出院当天填写自我管理检测量表(自编),该表是在Barthel量表的基础上结合胆总管结石术后疾病的特点修改而成,Barthel量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研究最多的一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6]。出院前1 d,责任护士、患者和家属共同制定出院后的家庭护理计划,责任护士详细逐项讲解;出院后由患者和家属实施。责任护士每2周电话回访1次直至拔管。

1.2.2 观察组

1.2.2.1 建立护理延续性护理小组。选择理论扎实、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高年资护士共6名成员,组成延续性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每2名为1组,提供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经统一培训,明确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制定流程和方法,建立回访手册,内容包括患者详细的个人信息及饮食、睡眠、活动、服药、心理、T管护理知识、引流袋更换、异常情况观察等。每周三下午为专门延续性服务时间,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隔周交替进行直至拔管。

1.2.2.2 在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隔周交替进行,随访时间分别为10min和 30min,1次/周。(1)病情观察:评估 T 管是否在位,引流口有无红肿、渗液,引流袋更换方法是否正确,胆汁的量、颜色、性状有无异常,大小便、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出入量是否平衡,强调T管的重要性,如何防止脱管,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的自我监控和护理方法。有学者对带引流管出院患者居家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2.2%的患者掌握较好,20.8%掌握较差,57%掌握一般[7]。延伸护理可督促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并发症发生。(2)饮食、活动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进食清淡、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不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不抽烟喝酒。避免提举重物、剧烈咳嗽,避免感冒。鼓励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活动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出。(3)心理护理:T管的不适刺激及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使大多数患者有焦虑、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延续性小组成员均参加了医院的心理沙龙,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认识到掌握心理学知识和技巧有助于顺利开展工作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8]。小组成员通过和患者沟通及时发现不良情绪并给予疏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技巧,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过程中。

1.3 评价标准 2组患者均在出院第6周来院拔管时进行评估,由研究者一对一发放问卷,当场发放并收回。共发放96份,回收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包括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知识、自护技能4个维度,共43个条目,每个条目以0~4分进行评分,总分为172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9]。该量表的 Cronbach α 系数为0.87。(2)健康行为量表(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HPLP):包括6个方面,分别为健康责任感、压力管理、人际关系、躯体活动、营养,共52个条目,总分为208分,根据得分分为4 个水平,差(52~91 分)、一般(92~131分)、良好(132~171 分)、优秀(172~208 分)[10]。同质性信度为0.82,CVI为0.8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描述、χ2检验,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比较(±S,分)

项目 n 自我概念 自我责任感 自护知识 自护技能 总分观察组 48 26.31±3.56 20.17±3.67 36.39±7.98 32.52±5.45 119.52±12.05对照组 48 22.37±6.29 18.71±4.43 29.91±8.87 25.98±7.21 101.09±16.17 t 2.57 3.27 4.33 5.10 10.21 P 0.001 0.047 0.023 0.004 0.002

2.2 2组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携带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健康行为量表评分比较(±S,分)

项目 n 健康责任感 压力管理 人际关系 活动、营养 总分观察组 48 41.76±6.60 63.15±5.40 40.12±5.30 45.61±3.80 190.64±5.28对照组 48 40.75±8.60 51.82±4.50 34.13±5.90 41.21±4.10 167.91±5.78 t 4.02 4.74 2.59 5.52 8.23 P 0.002 0.002 0.003 0.004 0.003

3 讨论

3.1 延续性护理可提高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对健康行为的依从性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及照顾者希望出院后能得到专业的护理[11]。近年来,各医疗机构在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中,加强了患者出院后续治疗的监管,将家庭成员纳入患者治疗管理体系,让其积极参与患者治疗措施的落实,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2-15],家庭成员的参与,使患者感觉到被重视和关心,创造了有利于患者康复的良好家庭氛围,延续性护理的介入,能及时发现康复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上述因素均是出院患者家庭护理措施及治疗有效落实的基础和保障。观察组实施积极的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和家属均能够较好掌握自我护理相关知识,充分认识T管的重要性,防脱管措施到位,能正确更换引流袋等,通过定期电话随访和家庭访视,护士可及时发现不利于疾病恢复的因素,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督促其主动参与到康复活动中,从而增强患者自我责任感,提高自我护理技能。延续性护理小组不断跟进并评估患者自我护理情况,依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家庭护理计划,使患者的康复过程更为科学、合理。表1显示,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通过反复强化和督导,确保健康行为的落实,使患者延续或巩固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对医嘱的依从性能促进疾病较快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同时可减轻家庭、医院、社会负担。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研究局限性 虽然院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T型引流管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如延续性护理小组经验不足、医生参与度不高、服务质量缺乏监管、科室人员编制不足、随访成本高、回访人群局限等,今后应扩充随访方式,如微信、QQ、APP等,扩大延续性护理的落实范围,使更多人群受益。

[1]郑翼德,梁成桂,张阳德,等.T管意外的防范与处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9):1422-1424.DOI:10.3969/j.issn.1005-8982.2005.09.046.

[2]李善玲,刘清华,黄 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6.DOI:10.3870/hlxzz.2011.03.074.

[3]张爱迪,王 潇,严 谨.医院延伸服务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22):99-101.DOI:10.3870/hlxzz.2014.22.095.

[4]王 芳.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2):151-152.

[5]勾玉莉,刘晓翔.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的家庭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8):352-353.DOI:10.3969/j.issn.1672-5085.2011.18.346.

[6]陈峰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在实施基础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A):63-65.DOI:10.3969/j.issn.1008-9969.2012.03.021.

[7]Naylor M D,Aiken L H,Kurtzman E T,et al.The Care Span:The Importance of Transition Care in Achieving Health Reform[J].Health Aff(Millwood),2011,30(4):746-754.DOI:10.1377/hlthaff.2011.0041.

[8]侯惠如,王晓媛,等.老年干部病房开展心理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2,19(1A):73-75.

[9]赵 颖,闫 荻,徐一丹.认知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4):284-285.

[10]刘丽红,丁 静,阎 爽,刘 圆.延续护理对Ⅱ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4):1336-1338.

[11]谢风兰,成守珍,蔡 卫.延续护理服务部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47-48.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3.01.017.

[12]毛小丹,颜佩华,江黛琪.家庭关怀度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8):545-546.DOI:10.3969/j.issn.1671-315X.2014.08.005.

[13]王丽君,屈伟侠.家庭护理对居家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西部护理,2015,27(5):796-798.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5.05.053.

[14]荆 鑫,张巧娟.家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4):55-57.

[15]覃桂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学杂志,2012,27(3):89-91.DOI:10.3870/hlxzz.2012.03.089.

[本文编辑:江 霞]

R248.2;R473.6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09.071

2016-12-02

宋晓雪(1970-),女,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

猜你喜欢

延续性出院依从性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第五回 痊愈出院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