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2017-11-30王阁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新预算法

王阁鸽

[提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预算法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旧预算法出现很多弊端。新预算法的推出对事业单位的财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实行新预算法实现我国财会工作透明度,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质量,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现象,促进事业单位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保障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廉洁。基于新预算法产生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本文就预算法的特点及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事业单位应对新预算法的对策。

关键词:新预算法;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9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滋生了许多拜金主义、享受主义和贪污腐败现象,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根据旧预算法无法从根源上防控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在这种形势下,新预算法应运而生。新预算法在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控制方式、地方债务风险、转移支付制度以及预算支付约束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用法律约束行政权力,让人民监督政府花钱,从而实现了我国事业单位财会的全面规范和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障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加。

一、新预算法简介及特点

(一)新预算法简介。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可谓“十年磨一剑”,于2014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决定,对立法宗旨、全口径预算、预算公开、政府债券、人大审查监督以及问责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成了20年来的首次大修。新预算法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全口径预算体系,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使预算内容层级更加完整。同时,新预算法要求对整个财政运行过程予以公开,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公开制度。新预算法规范了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了预算审查重点从收支平衡、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转变的内容,同时将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向预期性,明确各级政府不得向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下达收入指标,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为年度预算控制方式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迎来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

(二)新预算法的特点。(1)时间要求紧。预决算批复时间紧、转移支付下达时间紧和预算信息公开时间紧;(2)编制要求细。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细、预决算管理编制要求细和转移支付编制管理要求细;(3)绩效要求实。新预算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贯穿预算活动整个过程,并在各个环节都提出要讲求绩效;(4)审查要求严。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都要在本级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审查和批准的三十日前,送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审查过程繁杂,审查要求严格;(5)责任追究严。一是责任主体范围更宽,责任主体由原来的政府、财政部门扩大到各预算部门和单位;二是违法行为界定更明,强调违法行为的问责。

二、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有利于增强预算信息透明度。财政透明是实现财政问责最基本的要求。新预算法规定了事业单位必须在20日之内,向社会公开化和透明化管理,如果预算信息中包含国家机密,应该剔除国家机密后,再向社会公开透明。通过公开透明管理促进了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人员工作的谨慎性,保障了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实行,有利于接受人民群众和国家的监督和管理,保障了公民行使知情权,努力打造公开透明的阳光型政府,保障事业单位财会的专业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有利于事业单位财会工作控制风险。旧预算法严禁事业单位和政府发行地方债券,导致事业单位直接跳过了预算法,利用其他的形式发放债券,但是如此一来,增加了事业单位发放债券的风险性。相对于旧预算法,新预算法从限制用途、限制规模、限制主体、限制方式和控制风险五个方面入手,避免出现举债泛滥和不合理举债的现象,加强了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控制了风险,促进了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又称无偿支出,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针对旧预算法中资金分配不合理、到位不及时等问题,新预算法明确规定了资金下达的时间,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和讨论资金是否分配和分配多少资金等问题,有效的保障了我国地方事业单位分配资金的科学合理性。转移支付对经济不平衡的地区重新进行财政资金分配,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保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促进我国各地区平衡全面地发展。

(四)增强预算支出的约束性。未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预算支出方案,容易造成国家财政盈余过大或财政赤字严重的现象。而新预算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使用和分配而安排的支出,加强了预算支出的约束性,严格控制了各大事业单位运营的经费问题,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支出,促进了勤儉节约风气的形成,有效地防止奢侈浪费的行为,保障了我国事业单位人员的清正廉洁,增强了我国事业单位预算支出的合理性,保证了我国预算支出用于民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三、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应对新预算法的对策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体系,加快推进预算信息的透明度。新预算法的推出,对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和体系,提高预算信息的透明度,是促进我国事业单位适应新预算法的重中之重。我国事业单位应对新预算法应该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使用科学的制度,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保证预算科学性。事业单位更加快推进预算信息的透明度,在新预算法规定的范围内,积极向外界透明我国的预算信息,接受群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和批评,并虚心接受和改正,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进步和发展。endprint

(二)建立监督制度,加强对事业单位预算的监控。加强预算的监督和实现预算管理的阳光透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预算监督的加强能提高预算管理的透明度,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预算监督体系的完善。所以,我国的事业单位应该根据新预算法建立和健全我国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加大对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监督力度,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要加强信息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外部监督,更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内外共同监督,从而保障监督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准确性,有效防止贪污腐败的现象。

(三)建立财会人才考核制度,促进人才素质的培养。新预算法的推行标志着我国财会工作的发展,所以我国的事业单位需要大量的实用型财会人才,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应该建立财会人才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核专业技能知识,还要考核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从而保障财会人才拥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职业修养,促进我国事业单位招纳廉洁型人才,避免出现贪污腐败和做假账的现象,促进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发展。

(四)根据新预算法的预算风险,建立全口径预算。全口径预算是指政府将所有收支全部统一管理。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了减少预算风险,保证预算安全,应该建立全口径预算,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有效地防止了贪污腐败的发生,促进了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预算法的推出,对我国的事业单位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增强了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透明度,利于我国事业单位有效控制风险,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了预算支出的约束性。在新预算法的影响下,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做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改革了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促进了我国事业单位制度化的完善,减少了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国以后事业单位制度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竟榕.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探讨[J].会计师,2014.24.

[2]萧冠雄.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中国经贸,2016.11.

[3]范英.刍议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财经界,2016.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影响及对策研究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新预算法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创新管理
纸质档案管理对档案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