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力流动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2017-11-30张冉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新生代农民工

张冉冉

[提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首先统计新生代农民工的跨区域工作情况和工作变动次数两方面的劳动力流动情况,然后对劳动力流动状况对收入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跨区域工作情况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变动次数跟收入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是通过统计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变动次数3~4次最有利于工资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流动;跨区域工作;工作变动次数;工资性收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26日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笔者在2016年寒假期间对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江村镇王营行政村进行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共发放253份问卷,收回问卷23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19份。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于此219份问卷调查。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较多,周口市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在整个河南省的经济状况处在下游。扶沟县作为周口市的一个县,其乡镇企业较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基本只靠农业收入,因此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很高。其中扶沟县江村镇王营村是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比例较高的村,因此选取该村作为本问卷调查的对象。

一、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力流动状况

限于调查的难度,本文仅用新生代农民工的跨区域工作情况、工作变动次数情况和行业变换情况这三个方面来代表其劳动力流动状况。在跨区域工作方面,本问卷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区域划分为在本市工作、本省跨市工作和跨省工作三大类,并按不同的学历水平来分别考察其跨区域工作情况。

在工作变动次数方面,本问卷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变动次数情况划分为变动0次、1~2次、3~4次、5~6次、6次以上五类。

在行业变换方面,本问卷将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行业划分为九大类,分别是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维修及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其他行业,通过引入概念行业转换率和未转换率来分析新一代农民工群体的行业变换状况。

(一)跨区域工作情况。调查新生代农民工的跨区域工作情况后发现,整体来说,跨省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比例最高,为49.7%,其次是本省跨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为32.9%,在本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最低为17.4%。详见表1。(表1)

表1中相应的百分比是通过将对应的人数与调查总数做比得出的结果。整体观察表1的统计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其在本市、本省跨市和跨省三个区域工作的比例分布呈现出递增的规律。

(二)工作变动次数。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变动1~2次的最多,共有88人,占比为40.2%,其次是工作变动3~4次,共有70人,占比为32.0%,这两类人群占大多数,总共达到调查对象总数的72.2%。工作变动0次的有20人,占比9.1%,工作变动5~6次的有36人,占比16.4%,工作变动6次以上的有15人,占比6.8%。(表2)

表2中所得百分比是由相应的人数跟调查对象总数作比得来的。假如把变动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视为工作变动频繁的话,通过统计发现工作变动频繁的比例为55.2%,工作变动不频繁的比例为44.8%,两类人群基本持衡,工作变动频繁的人群仅占10.4%的优势。假如把工作变动次数在5次及以上视为变动频繁的话,工作变动频繁的比例仅为23.2%,工作变动不频繁的比例为76.8%,可见新生代农民工中频繁变动工作的人群非常少。假如把工作变动频繁的次数定为6次以上的话,工作变动频繁的比例仅为6.8%,可见,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变动频繁的人群更少。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变动次数分布情况作成饼图如图1所示。(图1)

二、劳动力流动状况对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分析

本论文用跨区域工作情况、工作变动次数情况和行业变换情况这三个指标来代表劳动力流动状况,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分别分析这三个指标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一)跨区域工作情况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的跨区域工作情况分为在本市工作、本省跨市工作和跨省工作。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在本市工作、本省跨市工作和跨省工作的样本数量分别为38人、72人、109人。调查其在所从事工作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后发现,在本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处在3,000~4,000元的比例最高為44.7%,5,000元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非常少,只占13.2%。在本省跨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人群中其工资水平处在4,000~5,000元的最多,占到52.8%,工资水平在4,000元以上的总共占76.4%,但是6,000元以上的人群比较少,只占9.7%。跨省工作的人群中,工资水平占比最高的水平段也是4,000~5,000元,但是5,000元以上的比例也很高,占46.7%。(表3)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分析跨区域工作下的不同工资水平,作柱形图,如图2所示。从中可以发现,当工资水平在4,000元以上时,本市工作、本省跨市工作和跨省工作人群所占各自人群比例的高低趋势大体上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只有4,000~5,000元这个工资水平段下本省跨市工作的比例稍高于跨省工作的比例。而当工资水平在4,000元以下时,这个趋势刚好相反。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随着工作区域在本市、本省跨市、跨省的变化而呈现递增的趋势,所以跨区域工作对工资水平的提高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图2)

(二)工作变动次数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发现,工资水平没有处在1,000~2,000元的,总体来看,工资水平在6,000元以上的占少数。横向观察表4发现,工作变动次数为0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处在3,000~4,000元的比例最高为75.0%,工作变动1~2次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处在4,000~5,000元的比例最高为48.9%,工作变动3~4次的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水平处在5,000~6,000元的比例最高为54.3%,随着工作变动次数的逐步提高,众数组的工资水平逐渐下降。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要想提高自己的工资水平,工作变动次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工作变动3~4次最佳。详见表4。(表4)

三、结论

本问卷设计将跨区域工作情况、工作变动次数两个因素作为代表劳动力流动状况的两个指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跨区域工作情况对工资性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随着工作区域在本市工作、本省跨市工作、跨省工作的变换呈现递增的关系。工作变动次数对收入的影响不存在线性关系,工作变动3~4次对提高工资水平最有利。

主要参考文献:

[1]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徐辉,甘晓燕.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与收入的相关性研究[J].调研世界,2013.2.

[3]乐章,刘苹苹.人力资本与收入水平——关于外出务工农民的一个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2.

[4]魏婧华,罗湛,翁贞林.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基于9省市的调查数据[J].经济研究导刊,2013.9.

[5]丁雪儿等.人力资本、就业状况对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流动的影响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力流动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统筹的就业服务体系如何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