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平台化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

2017-11-30李辉朱改博

化学分析计量 2017年6期
关键词:器具管理系统计量

李辉,朱改博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四川宜宾 644000)

基于平台化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

李辉,朱改博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四川宜宾 644000)

介绍基于平台化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以计量器具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特点和功能,并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和优势,讨论了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研究目标和内容,对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研究方案及关键技术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平台化计量管理系统依据计量标准开发研制,由计量和标准化方面的专家提出功能设置。该系统简化了管理层次,可提高计量管理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满足计量管理人员的需求。

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技术研究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建中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燃料组件生产基地之一。随着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现场测量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多,更新频率越来越快。为了提高测量设备信息管理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实现测量设备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1-3],建立平台化测量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目前市售的计量管理套装软件内包含的基本管理逻辑与企业自身管理模式契合度低,难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要求。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过程、制造方式、产品种类、计划模式差异大,流程不断变化,其行业特点难以在套装软件中体现,因此必须研究适合企业自身计量管理要求的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4-5]。

笔者研究的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不仅提供强大实用的设备计量管理功能,而且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具备较为完善的手段,通过系统提供的各种查询、统计、报表和动态预警提示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管理决策支持,实现高效、深入、细致、量化的高水平管理。

1 计量器具管理现状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有关计量器具的计量方法丰富,而与有关计量器具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规范的研究呈空白状态[6-8]。近几年,国内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均属于企业的定制开发,系统构架较多采用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网络版。计量器具管理系统里涉及较多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录入工作,加大了管理与分析报表的难度。以往部门级信息应用系统仅能满足部门使用,易形成信息孤岛,制约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需要建立随需而变的应用平台。

未来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以大数据(数据建模,决策分析),平台化(高性能,高并发,高可靠),智能化(条码,RFID技术应用),移动应用(移动审批,移动业务)等先进技术的应用[9-10]。

1.2 计量器具管理现状

由于中核建中公司测量设备多,周期检定的动态数据维护量大,用Excel手工处理,人为错误无法避免,计量管理部门的监督难度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造成纸张与人工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不符合信息共享和集成化的要求。

按照《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中核建中公司大部分计量器具属于国防计量管理范畴,是鉴定国防科研成果水平、保证产品质量、评价装备性能的重要手段和科学依据。失准的计量器具流入科研和生产,将给国防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11-13]。因此对中核建中公司计量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2 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研究方向

建立一套中核建中公司测量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提高计量器具管理水平和效率。分别实现计量器具信息共享及台帐动态管理,网上平台办理测量设备管理的各项业务,流程规范、高效无纸化办公,按月自动生成周检计划、统计报表和动态预警提示功能。

(1)计算机计量管理平台。前端结合网络计算机(NC)库存业务、系统、权限等管理,实现测量设备台帐、状态、检定、抽样、统计分析、配备、溯源、人员、报警系统等管理,后端结合NC报表管理等模块功能。

(2)测量设备台帐模板。设置管理人员权限,确定数据的录入方式,台帐的数据能与其它模板数据相互引用、彼此同步更新。

(3)网上平台管理。将现有测量设备状态管理由线下转换至线上,保证申请批准流程与现有管理程序协调一致。

(4)测量设备数据库。确定各信息内容、来源及存储形式,如测量设备制造厂信息、使用说明、投用时间、目前使用岗位、历次检定时间、检定证书等。

(5)对内部量传点的管控模式。计量标准、标准物质、建标工作、人员资格确认、检定/校准规程、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等内容线上管理流程的管控。

(6)系统操作的易用性。实现操作界面简洁清晰、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通过严谨的测量设备管理,迅速掌握各式测量设备的基本资料、使用纪录、维修资料、校正记录;测量设备历程追溯到底;测量设备检定周期管理;流程化权限自定义管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丰富的图表和数值分析方法;系统自动预警提醒;操作简单方便;信息集成度高,确保管理信息化的一体化应用水平[14-15]。

3 初步研究方案及关键技术解决途径

3.1 初步研究方案

设计的计量管理系统计算机平台的总体框架界面见图1。

遵循中核建中公司现有计量管理办法,综合考虑计量管理全部内容,基于对计算机平台软件系统的前期调研工作,充分应用平台已有功能,对模块功能进行个性化设计。

(1)计量管理系统建立。在现有计量管理的基础上,NC-ERP提供主数据共享,包括中核建中公司组织机构,部门,用户,位置等。

(2)计量管理业务。与目前NC系统相同或相近的业务,可参照其流程并由NC-ERP系统实现。

(3)多级审批业务。计量器具采购等业务可通过局域网系统的工作流实现;日常计量管理的审批,可通过计量管理系统的工作流实现。

(4)模块功能。现有管理程序可直接转化为线上流程的,力求协调一致,尽量不改变表单格式;新增的管理模块,要求管理流程简洁清晰。

计量管理的核心工作是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因此测量设备台帐管理是系统的重要管理模块之一。围绕台帐管理,总结各模块间的关联点,实现数据相互引用和同步更新,使管理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计量器具管理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计量器具管理模块的相互关系

图1 计量管理系统计算机平台总体构架界面

3.2 关键技术解决途径

3.2.1 计量器具基础数据管理

计量器具基础数据内容丰富。中核建中公司计量器具基础数据中,采购组织、库存级组织、班组人员、检定单位、制造厂家、使用状态、管理状态、计量器具种类、计量器具类别、计量器具位置为NC-ERP中已有数据。需要定制开发功能为检定日期、检定周期、计量规程、验证方法、测量参数和收费标准。

(1)检定结果。系统开发定义检定结果码值主要有合格、不合格、功能正常、限用、按测试结果使用、禁用等。

(2)使用状态。系统开发定义使用状态码值主要有使用、封存、报废、丢失、借出、禁用等。

(3)管理状态。系统开发定义管理状态码值主要有在用、停用、报废、损坏、上交、处理、丢失、一次性等。

(4)关联功能。设置组织-班组-业务员等关联功能,可相互查询。

(5)检定单位。维护计量器具负责部门、班组和委外检定厂家;并把检定单位分为公司内部检定部门的设置,外部检定单位检定玻璃器具。

(6)分部门维护班组。计量器具管理系统的班组是指使用计量器具的班组。

(7)生产厂家。各计量器具需要标明生产厂家。

(8)种类与类别。建立计量器具种类后才能维护计量器具类别,计量器具类别是对种类的进一步细分。

(9)检定规程。主要信息包括档案号、参数名称、规程代号、规程名称、数量、保管人、备注。

(10)收费标准维护。

在NC-ERP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整合并开发关键技术指标,解决途径有3个方面:

(1)主数据查询。利用NC-ERP主数据提供的查询功能,实现对每个模块的查询。

(2)原始信息查询。确定需要扫描、存档的重要原始信息资料,如检定证书、使用说明书、检定规程、计量管理程序文件等,分类别建立数据库,形成可供查询的信息。

(3)完善基础数据。以现有台帐中记录测量设备为统计对象,由各单位计量管理人员负责完善本单位在用测量设备的基础数据,协助系统管理人员完成数据的录入工作,由质量技术部计量管理人员进行审核确认。

3.2.2 计量器具台帐管理

计量器具台帐管理流程见图3。计量器具台帐管理包含计量器具检定和台帐的维护,借用、委托管理、封存、启用、报废、丢失、损坏、上交、超期禁用和停用通知单的维护。维护计量器具台帐,主要信息包括器具编号、名称、型号、规格、检定分类、统一编号、参数、器具类别、精度等级、现技术指标、审理单号、国别厂家、出厂编号、启用时间、管理状态、状态日期、ABC分类、使用状态、使用部门、使用班组、保管人、使用部位、检定单位、检定人、检定地点、检定周期、周期单位、上次检定日期、有效期、计划检定日期、检测收费标准编号、收费金额、标准信息等计量器具使用信息维护。

图3 计量台帐管理流程

(1)计量器具台帐的产生。以现有台帐格式为模板,利用计算机系统引用功能,由计量器具基础数据自动生成计量器具台帐。

(2)计量器具台帐的维护、变更。计量器具发生新增、报废、封存、启封等变动时,使用部门启动审批流程,根据审批结果对台帐进行修改;计量器具到期进行检定或校准,根据检定或校准结果对台帐进行修改。

(3)计量器具台帐管理权限设置。规定人员修改、查询计量器具台帐的权限;查询功能包括台帐查询、台帐变更查询、相关申请单的查询、检定记录的查询等。

3.2.3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

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流程见图4。由图4可知,检定管理包括周检计划管理、外送检定管理和内部量传递点检定/校准过程管理。还包括年度检定计划编制、调整、查询、分析,月度检定计划编制、进度查询、任务分配、送检通知单维护、送检维护、接收维护、外检单维护、结果维护、审理和检修单维护。

4 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使用的效果

平台化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在中核建中公司上线,通过系统提供的各种查询、统计、报表和动态预警提示功能,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准确的大数据管理决策支持,不但有强大的设备计量管理功能,而且在资产管理方面也具备了较完善的手段,实现高效、深入、细致、量化的高水平管理。

图4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流程

系统操作具有安全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等特点。基于计算机平台化的逻辑结构,建立计量管理数据库,实现计量器具平台化管理,实现计量器具信息共享,更加准确和透明;前端结合NC库存业务、系统管理、权限管理等,后端结合NC报表管理等功能,实现计量台帐、确认间隔、管理状态、检定计划等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掌握计量器具当前状态的及时性,实现了计量器具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该系统采用无障碍操作设计,可以合理安排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进度,减轻工作强度,减少资金浪费,降低企业的成本;通过智能化的提醒作业,降低和避免测量设备迟校、漏校、遗失等事件发生的机率;计量器具管理流程线上审批,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纸张浪费。

5 结语

目前NC-ERP已在中核建中公司上线,计量器具管理系统在基于NC-UAP平台下的融合开发,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考核”的管控模式。该系统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适用性较高;与现有的业务流程匹配度高,易于实施;能较好地满足流程不断更新的需要,符合业务要求,灵活性较高;具有前瞻性,能实现企业未来3~5年的业务需求,打造行业标杆。

[1]王术坤,刘贺才,朱兴军.加强企业计量器具管理,保证产品质量[J].中国化工贸易,2014(15): 95,97.

[2]刘小溪.企业计量器具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4(24): 31.

[3]以贯彻落实《规划》为主线积极创新谋发展—2015年部分省、市质监计量工作思路扫描[J].中国计量,2015,2(2): 18-26.

[4]徐晓玲 .质检室的计量管理工作[J].中国计量,2010(10):35-36.

[5]韩长恩,张吉福.浅谈企业的计量器具管理[J].质量天地,2001(10): 48.

[6]晏强,赵武,蒋捷峰,李显忠.基于工作流的表计检定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量技术,2003(8): 51-54.

[7]李文军,尹招琴.基于Web的企业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J].计量技术,2003(8): 55-59.

[8]蔡惠,冯国强. CIMS环境下计量检测与信息管理集成化系统的研究[J].工业工程,2000,3(1): 54-57.

[9]高惠芬.石油天然气计量检定信息管理系统[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4,33(6): 100.

[10]张琼,柴林.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计量管理中的应用[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4(1): 30-34.

[11]梁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理论和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2]卞艺杰.国外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J].国际工商学报,2000,2(4): 65-73.

[13]王金顺.企业计量检测体系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J].中国计量,2003(7): 55-56.

[14]程控. MRPⅡ/ERP实施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5]李健.企业资源计划(ERP)及其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3.

2017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三年已达77个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2017年度24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其中7所工信部直属高校共有19个实验室入选。

这是继2015年首批25个和2016年28个获得认定后,2017年度工信部再次认定重点实验室,三年累计数量达到77个。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要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进行建设与管理,具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主要任务是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解决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入选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后,工信部还将对实验室进行年度考核,确定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并向社会公布;评估不合格的重点实验室,撤销其重点实验室资格。对运行良好的重点实验室,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年认定的24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中,除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有2个拟获认定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各有3个获得认定。入选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也主要集中于各高校的重点优势学科领域。

从2015-2017年近3年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的认定统计数来看,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室共有10个(含一个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合作),位居各高校首位。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各有9个获得认定,并列第二。北京理工大学8个获得认定,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各有7个获得认定。

(许)

国家食品药品总局印发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为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的评定、运行和评估等管理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其中给出了重点实验室的评定要求,比如拥有开展研究所需的实验场所,原则上依托单位实验室总面积不低于5 000 m2,重点实验室总面积不低于1 000 m2,并相对集中;拥有开展研究所需的国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试验设备、仪器装备及配套设施等,原则上依托单位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3 000万元,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 000万元等。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分类设置意见》中,明确了食品监管重点实验室、药品监管重点实验室、化妆品监管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实验室的布局思路、设置目标及设置领域。其中,根据食品监管现状和发展的需要,食品监管重点实验室突出主要风险因素、重点食品品种和优势特色学科,按照综合监管重点实验室、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品种重点实验室三类进行设置,形成引领型、突破型、平台型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在食品监管新方法、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前沿、标准制修订、风险预警和分析、安全评价、应急处置等重点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科技攻关,解决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技术问题,建成高水平监管科技智库,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和核心骨干人才,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技术保障水平。

此外,文件中还给出了中药监管重点实验室、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化学药品监管重点实验室、生物制品监管重点实验室、辅料包材监管重点实验室设置领域、化妆品检验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妆品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医疗器械监管等重点实验室的设置领域情况。

(仪器信息网)

Measuring Instrument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Platform

Li Hui, Zhu Gaibo
(CNNC Jianzhong Nuclear Fuel Co., Ltd., Yibin 644000, China)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process of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platform was introduced.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manage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platform measuring instruments management system(PMIMS) were analyzed.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latform, the necessity and advantage of measuring instruments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platform was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target and content of PMIM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research scheme and key technical solutions of PMIMS were analyzed. PMIMS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standard, and the function of metering management was set up by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measurement and standardization.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system is simplifie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market competition ability of measurement management are improved, and the demand of measurement management personnel can be satisfied.

platform; measuring instruments management system;technology research

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45(2017)06-0095-05

10.3969/j.issn.1008-6145.2017.06.024

联系人:李辉;E-mail: lihui8812@163.com

2017-10-15

猜你喜欢

器具管理系统计量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室庐几榻器具间 浅谈明清绘画中的器座
试析山东地区所出金银饮食器具
融资租赁在汽车零部件包装器具领域的应用探索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古代器具灌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