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

2017-11-29孟秀芳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孟秀芳

摘 要:新课程提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进行语文学习,有效地情境可以使学生学习专注度提高,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还能够拉近与知识的距离,更好的理解知识的含义,快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另外,有效地情境创设也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还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使学生更具想象力,提高课堂活跃度。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情境创设的作用,探讨有效情境创设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情境创设 策略

前 言

小学语文趣味性与知识性极强,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尚小,理解一些词语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许多学生都将语文看做“鸡肋”学科,学之无味,逐渐不重视对于语文的学习。教师根据教学情况,也在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高效方法,通过有效地情景创设可以重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曙光。

一、情境创设的作用

(一)调动语文课堂气氛。我们教育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能力,而要想实现对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说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充满民主、生机、快乐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才更加轻易的配合教师教学,主动地探究知识。如果我们的课堂是沉闷、死板的,学生也只能在教师带领中学习,跟随教师讲,缺乏自我的思考、探究,这势必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情景创设,教师可以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快乐的学习平台,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切实情况,灵活创设情境,可以进行情感情景创设、形象情景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等。

(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情境创设最大的特點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没有灵魂的,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主动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像、声音等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生动的画面,而这种直观生动的形象是学生兴趣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将自身学习的兴趣驱动为学习的动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产生兴趣,更快的进入学习,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熏陶学生情操。在我们教学中,我们都是以发展学生思维进行的教育。只有学生思维不断发展,才能够使学生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促使学生能够通过所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升为能力。在语文课堂上的情境创设是教师对生活情景的再现,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教学情境中可以自由的想象、思考,使学生不仅得到思维上的发展,还是学生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语文教学通过情境教学,还对学生的情操进行熏陶,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促使学生把握文章中的情感。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情景创设策略

(一)进行情感情境创设的方法。情感情景创设重在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美,熏陶学生的品格和审美,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美好。主要有三种方法:

1.音乐渲染,创设情感情境。音乐是最触动人情感的,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语文中的人美、景美、物美,使学生快速的产生情感的共鸣。。比如我们在学习 《清平乐·秋思》时,这首词主要描绘农村五口之家闲乐的生活情景,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筝曲《古韵》,在音乐中教师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2.有感情朗读,创设情感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创设情境,一方面是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另一方面是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都会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语文之美。

3.教师的语言描述,创设情感情境。教师的语言也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情境,比如学习《山中访友》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描述为学生创设情境,“同学们,大自然鸟语花香,泉水潺潺,让我们大家一起领略自然美景,跟随作者,去走进山里,一起拜访他的好友”。

(二)进行形象情景创设的方法。形象情境教学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视以及表现创设出生动的情境。首先利用实物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学习《菜园里》,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让学生了解蔬菜的样子、特征,使课堂更加活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泼水节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热情和少数民族的风情;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表演,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学习《赠汪伦》,教师可以阻止学生表演李白与友人分别得情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例如,《堰苗助长》、《丑小鸭》等通话故事,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配合适合的音乐。这样一来,学生在可以在教学课堂上更加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可以非常用心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朗读好自己的“对白”,上课的气氛一下子都被调动起来,对阅读更有兴趣,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问题情境创设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探索能力发展。首先,一般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对提问,引发学生好奇,促进学生学习,比如,我们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创设情境,“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向谁呼唤?”“他的呼声是什么?”“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出答案;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文章“空白”进行提问,激发学生想象,比如,《红楼梦》林黛玉临终前,“宝玉,你好.....”,让学生尽情添加;最后,教师在进行问题创设时,还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问进行情境创设,比如学习《和时间赛跑》,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己是否有和时间赛跑的经历,当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使学生更深入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老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点拨学生。让学生抓更好的进入课本情景,可以抓住关键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是情景教学的基础。例如,在老师教授《画家和牧童》的时候,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创设适合情景教学的场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这样巧妙引导:教师巧妙引导:“现在,学生们,请来你们当一名教师,并仔细设计几个问题关,看看谁最具有想象力。学生们的思维被立刻激活-为什么牧童比画家更懂画牛呢?为什么牧童敢于指出画家的错处?通过这样学生在探究、品读、探究以及理解课文中,可以感受到画家与牧童所处的情况不同,导致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提高我们语文教学质量的保障,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艳玲, 刘丹.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 课外语文, 2017(18):14-14.

猜你喜欢

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