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使提问在生物探究教学中发挥作用

2017-11-29邓近港

西部论丛 2017年8期
关键词:发挥作用探究教学提问

邓近港

摘 要: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教学,就是教师围绕探究的目标,设计针对性强的问题,以提问的形式,通过师生相互作用,引导并促使学生不断获取知识达成探究目的的过程。本人结合教学实践与体会,谈如何使提问在生物探究教学中发挥作用几点肤浅认识。

关键词:提问 生物 探究教学 发挥作用

一、如何使提问在生物探究教学中发挥作用

1、结合身边熟悉的实例提问,驱动学生积极的阅读思考。设计提问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中,通过常见生活现象入手进行如下提问:当你连续吃盐瓜子或吃咸的食物时,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到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萎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等,结合这些例子,引入关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按照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到未知,从生活到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原则设计提问,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探究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2、利用实验情景,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验证。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巧设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明确目标,层次分明,加快实验操作步骤,节约学生实验时间,提高学生实验观察和验证能力。例如,学习“蒸腾作用茎的输导功能”时,我们可以开展红墨水实验,为引导学生开展现象观察和结论验证,可设置如下一些问题:①同学们,枝条插入红墨水锥形瓶中一天后,出现了什么变化?②用小刀横向与纵向切开枝条,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③为什么枝条横切面中间一圈变成了紅色?④为什么横切面中其他地方没有变成红色?⑤请你结合教材说出导管的结构与功能?五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由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完成对水分蒸腾过程观察验证。

3、设计问题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例如,在学习“根尖细胞的结构”时,教材给出“探究竟——观察小麦幼根和根尖永久切片”的实验,也给出根尖示意图及及结构表,要求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根尖中的各类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功能,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串:①同学们,你能用红笔指出根尖四区所在的位置吗?②你能再用红笔圈出根尖四区所在的区域吗?③请你想一想根尖四区分界的依据是什么?④仔细看一看根尖四区,请你说出四区细胞大小、形状、排列上有什么特点?⑤请再思考,玉米幼根为什么能由细变粗,由短变长?通过这五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思考玉米根尖的细胞结构与特点,同时启发学生观察分析,理解根尖四区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根冠椭圆形细胞,排列疏松,负责保护根尖;分生区细胞呈小正方形,多而密,负责细胞的分裂;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负责细胞体积增大;成熟区细胞外围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扩大吸收表面积,负责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这些问题成串,作为检查学生观察自学深度的小题目和教师剖析讲解根尖功能知识内容的小切入点,将相关知识化整为零地进行学习与理解。此外,该问题串,还兼顾了不同问题的难度,也有利于进行分层教学,将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回答,体现出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整体推进、共同达成思想。

4、根据教学目的有层次地将问题细化,推动学生判断分析推理。生物探究教学重在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推动学生的判断分析与推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点,产生认知中的困惑,生成学习探究的新动力。例如,“植物光合作用会释放氧气”这一结论形成时,引用金鱼藻实验,教师为了帮助理解可设置如下一些问题:①一天以后,可发现什么现象?②两天以后,又可以发现什么现象?③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看到了什么现象?④尝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又如,在学习“植物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时,课本引用了德国生理学家萨克斯做过的天竺葵实验,为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和操作,分析与总结,可设置如下问题:①同学们,萨克斯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为什么会出现显著的差异?②实验第一步是黑暗处理一昼夜,省去这步可以吗?为什么?③对叶片进行遮光处理,有哪些注意点?④酒精脱色除去的是什么颜色?⑤脱色以后,叶片为什么会是黄白色?等等,这样循序提问,遵循了学生认知进程,同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判断分析,进而形成大家共同的观点。

5、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辨析反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还可以辨析认识中的常见误区,纠正理解过程中存在的常见的错误,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理解障碍,有助于检测学生达成情况,以便随后教学中及时反馈补充。例如在“显微镜的使用”教学探究时,在学生分组操作练习使用显微镜以后,为了便于学生消除理解障碍,避免再次走入认识误区,可设计如下问题来辨析反馈:①当目镜中的视野非常暗时,该怎么办?②当视野非常模糊时又该采取什么措施?③当上升镜筒找不到物像时,该怎么办?

二、当前教学过程中提问存在的问题

1、随着网络、多媒体的发展,有的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认为是万能的,信手拈来,而忽视了教材的钻研、学情的分析、教案的设计,特别是提问环节的设计几乎是空白,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盲目提问,要么“满堂讲”或者“满堂问”,导致重点难突出、难点没突破、学习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研究提问对象,做到因材施问把一节课中最需要问的内容精心设计成几个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

2、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掌握水平,将问题问得笼统、抽象或是太广、太深,让学生无从下手。提的问题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梯度。

3、有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了提问,但在课堂上却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去思考,只有少数甚至无人说出正确答案,这样提问是谈不上有作用。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然把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根据具体问题的类型、学生实际水准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确定具体的等待时间。如果教师在提问到学生作答时能留出一定时间,那么可使学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资讯以加工课堂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发挥作用探究教学提问
新时代下民办高校学生党代表制度在学生组织中发挥作用的探索研究
例谈高中数学的探究性教学
浅论民主党派在政党协商中如何发挥作用
谈高中历史课中的问题式探究教学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有效掌握科学概念的教学实践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浅析历史课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