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制定《就业促进法》

2017-11-29黄沛明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基本权利

黄沛明

摘 要:我国人口长期居世界首位,人口基数过大造成的就业岗位紧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建设。尤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产业优化转型的加快,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约型、科技型发展,对人工劳动力的需求逐步降低,这无疑使得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更加的严峻。作为高中生而言,一部分会选择在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另一部分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也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着就业问题。因而提前了解我国的《就业促进法》对于高中生未来就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对为何制定《就业促进法》进行了简要探析。

关键词:《就业促进法》;劳动权利;基本权利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需就业人数在2400万左右,但每年我国实际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在1000万个,其中包括自然减员空出的岗位200万个和经济增长新增岗位800万个,我国就业缺口达1400万个。在如此之大的供需矛盾下,就业形势可想而知。国家政府为缓解就业矛盾,改革劳动市场结构,保障劳动者权益,制定了《就业促进法》。

一、制定《就业促进法》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虽然处于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情况却是,受资本现实影响,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相较于其他生产要素,劳动力在稀缺程度、贮藏性等方面有着天然的劣势,这直接造成了在劳资竞争中地位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于完全依赖劳动收入的雇佣性质的劳动者,在劳资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由于劳动者这种弱势和不平等地位,使得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权益无法得带有效保障。

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是劳动权,其包括个体劳动权如择业自由权、培训教育权、就业平等权、失业保障权等,又包括集体劳动权如罢工权、工会组织权、集体谈判权等。但无论是个体劳动权还集体劳动权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上。若劳动者无法就业,劳动权无从谈起。制定《就业促进法》就是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最基本的劳动权,是实现劳动者劳动权的前提。

二、制定《就业促进法》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从社会制度上来讲,我国虽然不存在劳资之间的对抗性关系,但是在社会经济生产中存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就业矛盾。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历经多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存在着就业矛盾,而政府都是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化解就业危机,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权。在建国初期,我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在这一时期中为安置和救济经济改组以及旧社会遗留造成的失业人员,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失业救济条例。同时在1954年,在宪法中确立了劳动立法。通过计划经济的形式,统一指导就业,确保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增加了劳动立法,重新规划了劳动力市场,在刺激就业的同时,为我国经济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转型的关鍵时期,产业优化升级背景下,就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加之人口基数的增加,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因而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就业促进法》对我国的就业市场进行了长期布局,在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同时,立足于未来,为我国就业稳定提供了长期保障。制定《就业促进法》既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必要要求。

三、制定《就业促进法》有利于真正实现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直以来,我国并未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进行专门立法,更多是作为临时性措施将其纳入宪法的原则性规定中。各项法规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依靠的是国家劳动行政部门。这样的方式虽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在我国就业市场调节和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促进就业专门立法是国际大形势,尤其是随着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日益加强,沿用传统立法方式,受效力性和临时性所限已经无法满足就业发展需要,甚至造成阻碍,影响社会安定。制定《就业促进法》能够为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实现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法律保障,这不仅是从立法形式上的转变,更是从立法机制和立法观念上的改革。

同时,制定《就业促进法》使得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由之前的专项规定转变为综合立法。在制定《就业促进法》之前,我国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受到立法水平、立法观念和实践基础的限制,基本是由地区劳动行政部门以专项规定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方式在针对不同地区处理特殊情况或突发性问题中虽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从根本上而言却不利于法规政策的公平性、一致性的实现。这种不平等性,使得不同地区政策法规产生冲突,进而对法规政策实施的效力性和权威性造成不利影响。制定《就业促进法》是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综合性立法,这不仅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法规政策的协调一致,同时也有利于更加全面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此外不同地区可在《就业促进法》原则指导下,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既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又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法规政策,改善地区就业环境,从根本上实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

四、结束语

经济增长放缓,新经济的出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于国民就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是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进而生产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手段,是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价值的首要路径。除了劳动者自身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保障劳动者就业,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就业促进法》的制定,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劳动者根本权利的实现,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为高中生而言,了解制定《就业促进法》的意义,对于自身综合素质和未来就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的《就业促进法》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完善,这样才能够真正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全兴,侯玲玲.我国制定《就业促进法》的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劳动,2014,07:10-14.

[2]杨娜,刘强,王静丽.制定就业促进法保障公民的劳动权利[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5,06:78+92.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权利
中国宪法上基本权利限制的形式要件
浅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障
《欧盟基本权利宪章》直接效力问题研究
论基本权利对立法者的控制
试论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直接效力的实现
论基本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标准
基本权利限制的法理探析
基本权利竞合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