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友会的困境与解决途径探析

2017-11-28陈晓凤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友资源校友会高职院校

陈晓凤

摘要:中国高校综合实力越强,校友会的建设也越完善,校友会作为政府与校方之外的第三方,在高校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更加重视校友会的建设,校友会在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引起社会的关注。高职院校校友会与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包括校友会建设规模、校友数量、校友综合实力、对学校发展所起的作用等方面。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校友会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必然制约校友会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友会;校友资源;困境与措施

2017年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召开第一届校友大会,除了校方领导出席外,还有300多名各行各业的校友从各地赶来参加,一时间成为福建省高职院校校友会的热点。以此为引,本文结合作者从事校友会筹建创办工作的实践经验,从高职院校校友会的作用、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为高职院校校友会建设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高职院校校友会的分析

(一)校友会类型

最早的校友会是在民国时期成立的,主要成员是当时社会上有声望的一些名校的校友,最著名的是清华校友会,北大校友会。高职院校校友会与这些名校相比,成立时间较晚、自发性也较差,相应的校友资源也较少。高职院校校友会一般由学校主导建立,通常有三种构架:第一,依附型,这种类型没有单独的办事处,一般是挂靠到其他的部门,由相关部门的领导主管校友会的一系列工作;第二,专业型,这种类型指学校专门设立一个部门用来开展校友会工作,有完善的内部机构;第三,临时型,这种一般都是学校临时开展重大活动,才会组织人员开展校友工作,让知名校友来校参加活动并进行募捐等。

(二)校友会作用

1.学校名片

校友对于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校有着众多的知名校友,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认可。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多是专业技能比较强的人才,这些人才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地位与声望,也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校友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2.校友文化

在学校弘扬校友文化,能让在校三年的学生对母校建立校友情怀,参加工作后,会更加关注母校的发展。有内涵、有深意的校友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能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与影响力。校友文化在学校生根发芽,必将为学校带来丰厚的果实。

3.校友资源

学校发展除了依靠自身的资源与政府投入外,校友资源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校友资源不仅仅能在资金上为学校提供帮助,也能在就业、科研等方面为学校提供帮助。知名校友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为在校生开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讲解、培训,能增强校友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合理利用校友资源,不仅能推进学校自身建设,也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机会。

4.校友智慧

校友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接点。通过与校友之间的沟通,把校友的资源与学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开发产学研项目,为校、友、社三方面提供服务。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与不同行业的校友进行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学校相关专业的建设,根据校友的合理化建议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紧密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二、存在的困境

当雷军等著名企业家向母校捐款时,社会上关于知名校友话题的讨论又一次登上讨论话题的榜首。高职院校校友会存在建设时间短、认识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校友会的工作一直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因此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组织架构简单

校友会机构简单不仅仅在高职院校中存在,在众多本科院校也存在着这一问题。而存在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对校友会的重视不足。众多高职院校校友会一般是依附型的,通常依附在学校的党政部门或者对外部门。这种类型的校友会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没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校友工作的顺利展开也就没有了保证;其次,由于依附其他部门,如果部门工作繁多,很少抽出时间去管理校友会的工作,这样就会导致校友会工作形同虚设,时间一长,校友会的积极作用会被忽视,使校方认为校友会工作仅仅是增加了学校的财政支出、人力支出,而没有给学校带来较大的收益,对校友会的认识也会出现一定的偏解。外国私立大学的筹款方式主要是校友捐赠,而中国却是完全相反,高职院校的财政来源主要是由政府财政支持,没有意识到校友的作用,再加上知名校友的数量也有限,校友会的建设也就被学校忽视。

(二)人力财力不足

高职院校本身的层次与综合实力也决定了其对校友会建设、维护的投入资金有限。这就可能会造成校友会组织的人员缺乏,工作无法开展等问题。资金对于企業、高校、机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资金,这些单位机构都无法运营。而高职院校校友会前期建设资金投入较少,再加上校方不重视,可能持续投入资金不足,造成校友会工作难以开展,接近停摆。因此在开展校友会工作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影响校友对母校的好感,阻碍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络。随着每一届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校友会成员会随之增多,但是校友会工作却停滞不增,严重影响了其工作开展进度。而且现有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很多是兼职人员、退休人员,这就使得校友会工作停留在表面。

(三)服务意识不强

1.功利化

很多高职院校设立校友会的目的就是利用校友资源给学校建设提供帮助,给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寻求校友捐赠等,可以说功利性比较明显。如果校友会只是为了向校友争取资源,会严重脱离校友会的宗旨与意义。而一个完善的校友会不仅仅是索取,更多的是提供服务,服务学校、服务校友、服务社会。高职院校的校友会往往去联系那些在社会上有知名度、有地位的校友,希望这些校友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出钱出力,而对于那些普通的校友会成员往往采取不管不顾的管理方式,这样会使校友会变成少数人的功利平台,而不是广大校友的活动平台。慢慢地,其发挥的积极作用就会减弱,校友也会厌倦参与这种没有意义的校友会活动。这种校友会现象在众多高校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校友会管理形式,不利于校友会的长远健康发展。endprint

2.认同感

对于上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这个层次的学校上学,学生学习心态不够积极,毕业后就业也不是很理想。如果学校的管理不严格,教学质量不高,让学生对母校所产生的认同感也就更低。假若学生以后在社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也会感觉无关乎母校的教育。高职院校不注重培养学生与母校之间的感情,就可能造成以后的校友会感情基础不深,工作开展难度大的情形。一旦学生离开学校毕业,就会慢慢切斷与母校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也尤为重要,这关乎到学生的团体意识和毕业后校友会组织的难易程度,学校方面应加强对于学生校园文化、以及集体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团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为后期的校友会组织提供便利。

三、促进校友会工作开展的积极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

高职院校想要发挥校友会的作用,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其发挥作用的基本构成。高职院校在完善校友会制度时,首先要成立独立的校友会部门,构建独立的组织机构。校友会的会长由高职院校的领导兼任或者由知名校友担任,这样比较容易开展校友会工作。为了便于开展校友会工作,需要在学校设立校友会总部,而在校友较多的地域设立分部,便于校友沟通与管理。为了防止校友会机构官僚化,秘书处、理事会成员都要有知名校友与普通校友担任,这样便于传达校友诉求。而在高职院校内部,除了校总部之外,还要设立院系分部,这样的工作机制能够方便各院系校友之间的信息沟通,使得院系与学校的校友会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效率更高。

(二)加大投入,重视校友会活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校友会财政匮乏导致很多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加大对校友会经费的投入比例,同时提高对校友会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意识到校友资源不仅仅是母校的教学资源,也是母校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对内教育在校生的一种文化熏陶。有了经费,需要增加开展校友会活动的次数,增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其中包括开展校友与在校生之间的联系活动。清华、北大的著名校友都是社会上著名的企业家、文学家等,他们回归母校与师生进行交流无疑会增强学生对自己母校的认同感和荣誉感。高职院校也是如此,通过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加社会校友与在校校友之间的交流,达到沟通感情的目的。也能通过学校与知名校友的社会资源进行合作,让学校的老师对企业的工作人员展开相关理论技能培训,让在校生去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既能让学生提升自身技能,又能方便校友会后期的开展,实现校方与校友之间的双赢。

(三)以校友为主体

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友会工作时,一定要以服务校友、服务社会为主体。只有把这个理念在校友会工作中实践好,才能保持学校与校友的长期良好的关系,才能让校友对学校的感情一直不变。在进行校友会工作时,要注意到校友的需求,实现对校友的帮助,而不单单向校友索取资源。通过建立两者的平等互助关系,让校友与院校共同发展。为了增强校友与学校之间的感情联络,需要对在校生进行更多的关注,用学校高质量的教学、人性化的管理、亲情式的爱护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增强母校对在校生的影响力。在校期间通过建设校友桥,开展与毕业校友的连接等工作,培养学生校友情怀,当学生毕业走出学校大门,就进入校友会的怀抱,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友会工作方面,学校不同,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各不相同,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高职院校对自己校友会的工作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只有认识好自己的定位,才能有效地开展校友会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为校友提供更多的服务,实现学校与校友之间的双赢。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友资源校友会高职院校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欧阳丹: 与校友会一起走过十五年,在新的起点乘风破浪
2017知名高校校友会与江苏侨务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校友资源有效利用下的高校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建设
探讨校友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校友会就业基地”模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