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鉴中外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的经验探索我军军民融合式专业士官培养的有效途径

2017-11-28李超

卷宗 2017年31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培养方式士官

李超

摘 要:军民融合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军事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士官,对我军能否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战争至关重要。因此,借鉴我军及外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的有益做法,探讨军民融合式专业士官培养方式,对于加快专业士官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外;军民融合;军官;培养方式;士官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军官队伍,世界各军事强国及我国几乎都选择了依托国民教育实施军民融合式军官培养,而实践证明,这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军事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士官,是部队作战训练和武器装备操作使用、维护修理的重要骨干,对于部队能否形成和发挥战斗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必须重视专业士官人才培养,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专业士官队伍。

1 中外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的相关经验

(一)外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的经验

1.美军培养方式。一是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军官。在地方高校设立后备军官训练团,按照军队计划和要求招生,毕业后担任军官;二是直接招收地方高校毕业生或所需社会人才。对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直接面向地方高校毕业生或社会进行招募,符合条件的经短期军事训练后直接任命为军官;三是利用地方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军官。通过邀请地方专家进行授课,开展学术交流,担任客座教授等方式,让地方优势教育资源为部队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2.英军培养方式。英军军官培养几乎全部依托国民教育,主要采取在地方高校组建军官训练团,军事院校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地方高校提供军官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

3.俄军培养方式。俄军依托国民教育主要培养军地通用的专业技术类军官,通过在地方高校设立军事系,培养医学、财会、艺术等军地通用的技术类军官。

(二)我军依托国民教育军官培养方式

1.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由与军队签约的地方高校按照军队计划,通过高考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成为“国防生”,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后经考核达到培养要求的入伍提干。

2.军队院校与地方高校联合培养。部分生长干部培养采取“2+2”,“3+1”军地高校联合培养,即依托地方高校从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生,在地方高校相应专业进行2至3年文化基础课学习,然后再进入有关军队院校进行1至2年军事专业培训。

3.地方优秀大学生或紧缺专业社会人才特招入伍。特招符合条件的优秀地方大学生、研究生或紧缺专业社会人才入伍,经过军事训练后任命为军官。

4.大学生士兵提干。从已经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士兵中,选拔符合条件的担任基层军官。

5.从地方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员。直接从高校在校生及毕业生中选拔符合条件的接受飞行训练,训练合格成为飞行员。

2 对军民融合式专业士官培养的启示

(一)要“借地育才”,依托地方高校育人

由于地方高校数量众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很多擁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因此我军及外军都非常注重依托地方高校直接培养军官,方式各异,如美军的后备军官训练团,日军“贷费生”,俄军直接设立军事系,我军由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等。据统计,美军新任命军官的70%,英军几乎100%的军官,我军新补充干部的60%都是依托地方高校培养,这是对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军官。同样的,对于开展军民融合式专业士官培养而言,地方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都能够作为培养专业士官的有力依托,可运用多种方式,或者直接利用其优势教育资源培养部队所需专业士官,或者面向士官实施开放式办学,提升士官学历水平等,都能最终达到培养专业士官人才,优化队伍结构的目的。

(二)要“接力育才”,促使军地联合育人

我军及外军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官的另一个特点是“军地接力”,即培养对象在地方高校完成普通高等专业教育后,再继续到军队院校接受军事教育与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任命,通过这种接力方式达到促使培养的军官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优秀的军事素质。军民融合式培养专业士官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军地接替,按照不同的培养方式采用相应的接力方式,从而调动军地资源进行接续培养,达到培养既懂专业又长于军事的士官人才的目标。

(三)要“借智引才”,利用社会人才资源

直接招收地方高校毕业生或部队急需的社会人才历来是我军及外军补充军官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节约大量军官培养成本,减少军官成长周期,快速补充军队所需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军官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军官人才队伍建设。美军的律师、工程技术专家、医生、护士等专业技术类军官来源就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生或社会人才中招募,日军医务军官及科技军官主要补充途径之一就是直接从社会招募,我军一直实施大学生及急需社会人才特招入伍提干制度,在提高我军军官整体素质及优化队伍结构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实施的大学生士兵提干制度更是为我军基层部队快速补充了一大批专业素质强、军事素质过硬的军官。鉴于此,专业士官的补充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式,从地方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及其他社会人才中招收“成品”,这样既能节约军费,减少专业士官培养周期,又能广纳社会人才,还能在短期内提高专业士官队伍整体素质,改善队伍结构,一举多得。

3 探索我军军民融合式专业士官培养的有效途径

着眼我军专业士官数量巨大、分布广泛、专业众多、管理制度严格的特点,同时借鉴中外军官军民融合式军官培养的有益做法,感到我军军民融合式专业士官培养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从地方大学毕业生及社会人才中招收专业士官

随着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对于专业士官需求越来越多,对其技术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培养一名符合要求的专业士官周期长,费用高,并且承训数量也有限,专业门类也不齐全,因此,可以考虑直接从大学毕业生特别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及有技术经验、所学专业为部队急需的社会人才中直接招收士官,经军政训练并考核合格后任命到相应岗位。这种方式能够利用丰富的社会人才资源,源源不断的补充所需专业士官,快速壮大专业士官队伍,加速部队战斗力形成与发挥。

(二)依托地方高校培养专业士官

可以采取2种形式,第一种方式是借鉴“国防生”培养方式,选择办学条件好、育人质量高的地方高校包括高职院校签约,由其按照军队计划及要求招生,毕业时经考核合格进入部队成为专业士官;第二种方式是地方高校专门面向部队士官实施开放式继续教育,采用远程教学、函授、电视教学等方式,提升士官专业素质和学历水平,从而激发广大专业士官学习热情,促进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士官院校与地方高校“接力育才”

对于军地通用而地方高校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可采取军队士官院校与地方高校联合办学,接力育人的方式。其中,地方高校负责基础及专业知识教育,士官院校负责管理及军事教育,毕业时由军队士官院校发给毕业证。

(四)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导向间接育才

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多个职业的国家标准,对从事相应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做出了明确规定,而专业士官许多任职岗位与其相通或相近,因此,相关国家职业标准可以作为专业士官培养的标准,通过聘请地方专家及技术人员授课,参加远程职业与技术培训,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将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士官培养融合,间接提高专业士官技能水平,加快培养技能型专业士官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培养方式士官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