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心理韧性研究述评

2017-11-28刘航宇林川赵晓晗

青年时代 2017年30期
关键词:概念界定心理韧性

刘航宇+林川+赵晓晗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和国内研究进展,并从结果、过程和特质三个取向对测量工具进行总结,且将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在压力与逆境类变量、保护性因素与特质变量和心理症状类变量三个方面加以归类述评。

关键词:心理韧性;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相关变量

关于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由来已久。第一次研究风潮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为了抑制和改善在重大变故中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个体的心理病理化发展,开始对个体的心理韧性进行了广泛研究。第二次风潮研究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了引起个体心理韧性差异的内容过程理论,从而希望得到可以促进韧性发展的策略。第三阶段中,心理学家们希望以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假设的心理韧性过程加以控制,从而得到一个较为完善且存在普遍适用性的干预方式。第四阶段的研究集中在对前三个阶段的研究与总结之上,从探索心理韧性的内在机制,最终回归到对于社会大众心理韧性的良性培养与危机干预的实践中来。

一、心理韧性的概念与使用的测量工具

(一)心理韧性的概念

所谓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在英文中,心理韧性即为resilience,但在从国外译回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心理弹性”“心理复原力”“抗逆力”等多种译法。但由于近年来的研究逐渐趋向于积极心理学的层面,且通过对大量童年早期出现严重逆境或压力事件的个体在成年后的心理状况及社会功能的追踪发现,个体进行心理功能恢复的潜能是巨大的,且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回归原始水平或上下反弹。

(二)使用的测量工具

当前,国内外对于心理韧性的研究界定分为三大取向,分别是结果取向,基于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特质取向,基于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質;过程取向,即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与保护性因素同时作用的动态过程。基于不同的概念界定,所编制的测量工具也各不相同。

1.结果取向

所谓心理韧性量表,简称RS。依据结果取向的界定编制出的问卷旨在将心理韧性视为一种可以促进个体适应能力的生理性反应结果去进行测量。研究者对810名来自不同社区的老人施测,得到了25项的量表,分为两大维度:个人能力,即包括在经历过高度危机事件后个体的自力更生、独立性、决断力、坚持不懈、足智多谋等积极人格的产生;对自我和生活的接纳程度,即包括适用性、灵活度和对不同生活经历进行调和平衡的适用性结果。

2.特质取向

结果取向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心理韧性水平较低的个体该如何处理压力事件,即只关注到心理健康回归到正常水平的积极性人群,于是关于心理韧性是一种可以应对焦虑、抑郁和压力反应的心理行为方式的研究取向开始兴起。

所谓成人心理韧性量表,简称RSA,是对有心理疾病的人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追踪研究,编制出一套可以在临床上评估个体心理健康保护因子的问卷,其中包含45题项,5个维度。

心理韧性量表,简称CD-RISC,这份问卷是Connor与Davidson2003年编制的,施测对象较为广泛,包含了社区内正常个体取样、心理保健型病人、精神科门诊病人、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患病人及两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问卷有25题项、5个维度。之后又有学者将CD-RISC进行中文的译制,认为可以进行该量表的本土化,知识对于其内在的理论构想还需要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进行解释。

健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简称HKRA。该量表依据心理韧性模型提出,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部保护因子(如家庭、学校、社会等)。若外部因子得以满足,心理需要才可以得到满足,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心理韧性特质(如合作、共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等)。

3.过程取向

由于结果取向与特质取向的研究均过于偏重理论性探索,因此,有学者指出从过程角度进行了解,即使用干预(Interventions)手段进行实践应用。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是由胡月琴等人编制,经过项目鉴别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了包括27题项,5个维度的量表。本量表在此后的十年中被诸多研究广泛应用,均获得了较高的信效度,不仅沿袭了已有量表中对于个人能力和家庭、社会支持的高效度因子,而且引入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情感控制与积极认知因子,使心理韧性可以干预,并走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二、相关变量的研究与述评

(一)压力与逆境类变量

近年来,对于会影响个体心理韧性的压力与逆境类变量主要集中在不同人群的典型性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研究,如大学生中有留守经历或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或遭遇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青少年群体中在童年早期遭受过情感虐待或忽视、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及重大灾害性事件等,以及老人子女离家的空巢和退休、重大身体疾病障碍等。发现压力与逆境事件对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韧性在诱发性事件与心理健康状况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且个体在压力后的复原状态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还受到对于压力或逆境的敏感程度和可觉知的严重程度、持久程度及应对程度的评估,由此可得出对于认知观念进行优化或重评的干预技术可能在此类创伤人群中有较大的效果。

(二)保护性因素与特质变量

保护性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在出现伤害性事件时可以产生的对自身心理状况进行保护的社会性因素,如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情感支持等;特质变量则是对个体可以对压力事件进行适应性调节的一系列人格特质变量的汇总。通过对22名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进行质性研究发现,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保护性因素有社会情感支持、教师教育影响、父母重视教育、父母的教导、参与社会活动、良好的学校氛围、父母的品质影响和朋友的影响;十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韧性为思想总结、自我认知调节、坚持、独立、坚强、努力、责任心、乐观、感恩和要强。endprint

國外对于人格、应对方式与其关系的研究指出,个体的神经质水平越低,其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而外向性和责任心水平越高。而国内有研究指出,感恩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而且还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症状。

(三)心理症状类变量

对此类变量的研究大多将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子进行考虑,作为结果型变量,心理症状的水平受到心理韧性与之前压力逆境类变量、保护性因素与特质类变量的共同影响,如引发个体的一系列心理症状适应不良、焦虑、抑郁等;获得孤独感及主观幸福感与积极情绪的丧失;甚至有自杀意念与行为也会通过个体心理韧性水平得知。有研究指出,个体可觉知到自我的韧性程度越高,其自杀意念越少,而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则自杀意念越强。

Kumpfer提出了心理韧性的因素——过程整合模型(见图1),该模型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兼顾重点与整合、因素与过程等不同视角将一系列相关变量的因果关联囊括其中。

具体来说,作为输入刺激的压力或逆境,打破个体原有的内外部动态平衡,个体由此进入人与环境的交互过程,努力重建环境系统的平衡性。在重建过程中具有保护性的内部韧性因子也开始进入到韧性过程,此过程或长或短,个体的韧性因子与交互过程中习得技巧都会帮助其从压力回弹以实现韧性重整,其反面结果即是适应不良(即非韧性)。

参考文献:

[1]Bonanno, G. A..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4(59):20-28.

[2]Campbell-Sillsa L, Cohana SL, Stein MB. Relationship of Resilience to Personality, Coping, and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Young Adults[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06(44):585-599.

[3]Cederblad , M. The Children of the Lund By Study As Adults: A Salutogenic Perspective[J].European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1996(1):38-43.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界定心理韧性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略论高中政治课生态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