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资源,为“安住”而设计—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及杂院公共空间营造

2017-11-28谢晓英

城乡建设 2017年22期
关键词:杨梅胡同营造

■ 谢晓英 张 元 王 欣

整合资源,为“安住”而设计—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及杂院公共空间营造

■ 谢晓英 张 元 王 欣

2015设计周

曾经构成北京城市主要肌理的胡同,近年来大部分因城市的高速发展而消失了。在留存下来的胡同街巷中,少数为适应旅游业进行了商业化改造;其他胡同则基础设施老旧,在日甚一日的衰败中,成为背街小巷和商业建筑的黯淡背景。2012年之前,位于北京南城大栅栏片区的杨梅竹斜街即属于后者。这条始于明代、兴盛于清末到民国初年的老街,作为少有的历史碎片存留了下来,但也饱受城市化发展的波及和侵蚀,逐渐成为被新兴城市发展遗忘的地区。这里的居民成分也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改变,除商户外多为偏低收入者、老人、租户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环境是非宜居的,生活是焦虑的。

2012年,设计师承接了北京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以及后续的社区营造项目。作为北京老城有机更新一个重要的实验性项目,设计师的目标,是在保存该城区原有肌理的条件下升级和改造,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居住者的生存状态。使当地居民从“不安”到“安住”,由此建立衰败街区与当代城市生活的接口。在设计师看来,北京不应如某些城市那样将尚存的街巷仅仅作为镶嵌在现代城市中供游客玩赏的“老街”,而应在现有的胡同中保存曾经有过的丰厚的文化意蕴与生活意境,这才是对设计师的真正挑战。

一、整合有限资源,创造优良人居环境

2012年开始的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工程以不改变胡同肌理为前提,强调新生活元素、新商业业态和居民原有的生活和谐共生。设计师所关注的是以设计为工具解决设计以外的事情,即如何以较低的成本,为快速城市化、商业化造成的生活质量、生存境况的落差,提供(即使是有限的)补偿;在公共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整合、梳理有限的资源,使居民从优化的居住环境中受益。

除保存原有地标性历史文化建筑、推动已有商业设施转型升级外,设计师将设计工作落在改善居民日用设施、铺设渗水透气的地砖等处。以“微创与介入式为胡同中的住户提供针对性的设计”,逐户整修老人日常休憩的门前台阶,修葺沿街花坛为街道增绿,着力于“新材料与历史材料的编织”,如选择透水透气的地砖而非水泥、沥青,以艺术化的铺设方式传递胡同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呼吸的街道有助于小气候的改善。建成后,居民说新铺的地砖暑天不热蒸。这种体验只有在地居民才能体会,“宜居城市”应使居住其中者都能切实感受到“环境友好”。

改造前后

老北京的民居曾悉数掩映在绿树浓荫中,普通人家、寻常院落,往往有一棵大槐树或老榆树,在自家门口即可亲近自然。2015年,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开始进行社区营造。北京老城区街巷房舍密集,公共空间狭窄细碎,夹道最宽处4米,最窄处不足1米。设计师逐点逐线整合碎散空间,以居民间的相互协调,自主参与,见缝插针地栽培种植,使居民由自家门口的花木感受生活之美。点状片状的花木,使逼仄隘陋的居民区随处绿意充盈,生机盎然。

二、统筹政府、社会、居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建设社区积极性

杨梅竹斜街环境改造是一个多层级(Multilayers)协作项目,需要由政府、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通过与每一户原住民和商户的沟通,来制定改造方案。有机的更新、建立与当代都市相融的接口(port),是相关方共同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的任务是厘清并保护胡同街区中固有的文化基因,并通过设计弥补其基因缺陷,使其再度产生活力。由于这个项目中存在特殊、复杂而交错的产权利益关系,在重重矛盾中,参与的各方都需要随时调整方案。这使得设计师必须隐身到各种变数中,及时整合各种新的变量。因此在整体改造过程中,景观设计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弹性的隐形人。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提出“隐形的景观设计师”这一概念。“隐身”,既出于条件的制约,也出于自觉的选择:设计应该去适应设计的对象而不是改变,设计者仅仅是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中的协调者。

后续夹道社区营造的部分,设计师的工作更关注与在地居民的沟通和互动。通过对普通居民人伦日用的体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地与居民沟通,居民成为了设计的参与者与实施者。设计师的角色从为居民设计到引导居民自发营造。以建立共享花草堂的方式介入社区营造,让居住者通过养花、种菜等自然中介的形式互相交流,促进邻里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胡同花草堂”为杨梅竹斜街的居民举行了“种植展”,以展现普通居民的种植经验和平民的智慧。2017年,“胡同花草堂”在北京国际设计周又为杨梅竹斜街居民举办了“众瓜得瓜众豆得豆”的种植展和杨梅竹斜街夹道社区营造项目三年展,并建立了引导居民健身的即时健身系统,进一步鼓励和倡导居民自发改善居住环境,这些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同和参与。

三、专业性、技术性与人文性并重,营造家园意识

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上,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景观改造而延伸出的综合装置作品“安住-平民花园”在中国馆展出。作品从设计师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对话这个特殊的角度去反映中国的城市问题,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这个国际建筑最重要的展示空间上,和国际建筑界进行直接交流。

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前线报告”(Reporting from the Front)为总主题,从仿生学和未来、难民和战争、非正式结构、自然和地缘政治、手工艺和传统、家和归属感六大主题,阐释怎样以当代建筑来处理经济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能源消耗、自然灾害和公共空间等问题的方法论。而本届威双中国馆策展的理念是“平民设计,日用即道”,这是对双年展总主题做出的思考和回应,更是当下中国社会现象和文化问题在建筑方面的真实反映。“安住-平民花园”深层的社会关怀理念和中国馆的策展理念不谋而合。

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项目所依托的,正是杨梅竹斜街66-76号院夹道,五户人家共用的狭小空间。在这样的空间营造诗意、改善居民“生境”的,是居民共同参与的种植活动。其结果不是“最终的”,需要持续地投入、经营,在时间中“生长”。该项目的创意也正在于此,共同参与、共享。与其说是物质意义上的,不如说更是文化层面的—修复与重建老北京胡同文化中遗失了的意境。设计师在意的,是当地居民的获得感:即使依旧陋巷陋室,却能在此安住;在简陋的物质条件下,有尊严地生活,并对继续改善抱有期待。

设计师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改善居住环境,更在挖掘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深层次关联,营造有利于社会交往的和谐空间,重塑胡同中人与人的关系;在协同改善胡同生态的过程中,凝聚成居民共同体。中国的文化传统注重“人伦日用”,设计师的理念正与此契合。“老北京”的风味不止要有胡同、四合院(大多早已沦为大杂院),更要通过胡同居民的生存状态、邻里关系、生活氛围等体现。

四、收获与期待

设计团队自身在上述过程中获益,不但收获了设计灵感,而且收获了公益精神;在与居民沟通、互动中形成“设计”,是新鲜的经验;作品以未完成的形态存在并期待其继续发展,也是新鲜的设计思路。

设计师的工作带有一定的实验性,推广和维系尚需更多公益组织与志愿者的参与。此外,公益项目不能替代基础建设和服务设施的优化升级。留在日渐破败的胡同中的居民能否“安住”,是最需要关注的基本民生,这需要政府部门持续性地关注和投入。

胡同是人境。无论原住户还是外来者,房主还是租户、流动不居的务工者,都有理由保有对合理生活的期待。“为安住而设计,为营造、改善人的生境而设计,为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而设计”,希望这一理念被更多的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和关心城市建设的人们关注,不断衍生新的公益项目与文化产品,让老北京的故事得以延续,让改善老城区居民生存状况成为吸引更多人致力从事的事业。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猜你喜欢

杨梅胡同营造
清欢杨梅酸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杨梅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腊月杨梅红
杨梅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