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阳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策略分析

2017-11-28宁仁义朱子谦朱府康

城乡建设 2017年22期
关键词:阳城九江古城

■ 钟 艳 王 燕 宁仁义 朱子谦 朱府康

寻阳古城遗址保护利用策略分析

■ 钟 艳 王 燕 宁仁义 朱子谦 朱府康

文章从九江城区内现存的寻阳古城遗址着眼,在研究其它已有遗址公园的利用状况后,从寻阳古城遗址保护现状出发,探讨寻阳古城和新九江之间的联系,提出寻阳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策略。

一、历史背景

九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经“柴桑、半洲、寻阳、湓口、浔阳”五个城址的几次易迁后,共同构成了灿烂且辉煌的九江历史,而寻阳古城遗址及浔阳老城(东作门)遗址是如今九江城区范围内仅存的两处遗址。

寻阳城距今1700多年历史,汉文帝时,因地处寻水之北而得名。原属于庐江郡,县治设于江北古兰城(今湖北黄梅县西南),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寻阳立郡后,徙入江南与郡同治,因此名为寻阳城。从隋代开始这一带遭受水患的侵扰越来越严重,先民们也越来越无法在此生存。于是逐渐向现今九江市区迁移,直到唐朝期间才基本完成城市的搬迁和兴建。

二、寻阳古城遗址保存现状

(一)遗址保存现状不堪

1.缺乏有效监管

“古寻阳”遗址虽于1987年早已被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然而,在挂牌后缺乏专门的保护措施,一些较大片的、较为完整的瓷片、瓦片大都已经被附近居民捡走。“原来大片的瓦片到处都是,现在都要走到湖边才有了。”附近的居民曾这样说。在2017年6月份,还发生了盗掘古文化遗址的案件。

2.遗址破坏严重

周边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日常农业生产生活活动、占地、取土,甚至耕作、开荒等,加之沿岸湖滨鱼塘、休闲旅游商家受利益驱使所采取的填湖、开辟鱼塘等工程措施,使遗址的“完整性”已经受到破坏。

(二)遗址开发利用难点

1.遗址区情况复杂,自身保护难度大

由于古寻阳城遗址深埋于八里湖底,分布范围较广(3平方公里),使其保护难度极大,且随着冬夏季水位的变化及城市的发展,存在着遗址基地被进一步破坏、封存文物受到盗掘、盗采的潜在威胁。

2.遗址区风貌亟待整治

因八里湖水面一直比较稳定,水下城遗址露出水面的时间少之又少,因此古城基本上都被湖水保护起来。但古寻阳城遗址沿岸滩涂四周荒凉,杂草丛生,环境破败,缺少管理,亟待整治。

“古寻阳”遗址现存文物残片

“古寻阳”遗址非法挖掘取土

3.对历史遗存的重视度太低

遗址是一座水下千年古城,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寻宝心态驱使的无知捡拾、盗采挖掘行为,或不当的旅游开发方式,无疑会对还未发掘的水下古城遗址造成破坏。

三、古寻阳城遗址整体保护策略

(一)保护规划原则

《西安宣言》中提到其主旨是“唤醒大众对遗产环境价值的认知,认为遗产环境和遗产本体一样是遗产的不可分离的组成内容,应当得到合理、妥善的保护”。因此,基于对该主旨的理解和对古寻阳遗址周边地区的调查,笔者确定“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循序渐进”的策略,希望通过遗址保护带动城市发展,通过城市发展促进遗址保护,将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

2.正确处理遗址保护与城市发展建设间的矛盾,通过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进步。

3.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合理地利用,防止过度开发利用,避免建设性破坏等现象。

4.尽可能减少对遗址本体的干扰,确保文物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提高保护措施的科学性。

(二)保护措施

基于此,对待古寻阳城遗址,应力图使用全方位、更全面的保护措施来进行修复保护,为后续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1.确立多层级保护体系

由于现状遗址地区位于八里湖底,因技术原因未能大规模发掘,且周边环境差,民众曾多有捡拾行为,遗址区亟待保护。因此在项目开始的前期,为确保随后景观资源的整合开发,应努力维护好遗址区的自然生态,建立多级责任制,加强监管,保护浅滩上仅有的遗迹。

2.加强标识系统设计

八里湖是九江市总体规划中的重要景观节点,可根据城市绿线,设计环八里湖绿廊,必要的话,将遗址标识系统设计与环湖景观照明设计相结合,表现古寻阳城遗址边界,在满足公共开放空间照明的前提下,传递古城遗址的文化信息。

3.拓展古城历史,加强遗址认知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城市本身是人聚集的产物。应大力挖掘城市历史故事,在全社会开展历史文化宣传,积攒遗址认知热度,为此后寻阳古城遗址公园建设及后续开发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古寻阳城遗址利用策略

(一)遗址公园设计分类

由于古寻阳城遗址长眠于水下,可展示的文物遗存较少,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以场所展示为主的方式,利用现代手段显示遗址尺寸、材质、工艺等基本信息,设置石碑等讲述场地历史;同时,对历史人物、事件及其流派进行加工创作和主题展示。

(二)古寻阳城遗址公园开发建议

1.遗址公园开发理念

挖掘历史内涵:结合寻阳古城历史,充分挖掘相关的人物、诗歌等艺术史料,彰显传统文化特色,表现深厚历史底蕴,传承特色文化。

延续传统肌理:设置古韵题材的景观节点,充分串联,力图展现恢弘的历史画卷,遗迹馆的设计风格及材料肌理要尽可能体现历史感,体现含蓄又不失大气的风格。

打造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分期建设、循序渐进,努力将遗址公园打造为集科教、研究、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拥有文化底蕴的公共活动空间,提高全民文化认知与文化品位。

2.遗址开发与城市新老关系分析

新老关系对照

八里湖东侧已有现代风格的文化艺术中心和博物馆,作为展示新九江文化底蕴与城市精神的载体,在八里湖的西侧有必要新增一个古寻阳城遗址公园,使其共同形成八里湖两侧各具特色的滨湖文化展示区,一古一今、一老一新、和谐共生,共同展现九江魅力!

2012年,九江市规划局在八里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城市设计》,将八里湖新区品质定位为:生态、宜居、低碳、健康、特色。其中西北片区为寻阳古城历史文化展示区域,兼容旅游、商业、居住等功能。

九江市博物馆

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

胜利碑

三者实景鸟瞰

在此次保护利用中,考虑到古寻阳城遗址长眠在八里湖底,若要打造为城市建成区的遗迹公园,应当本着对资源的适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文物遗存的影响;在体现古寻阳城遗址文化的同时,能够融入城市建成环境,不阻碍城市的正常生活。

因此,将寻阳古城遗址作为遗址公园打造,采用“全开放、零距离”的展陈方式。

3.建议开发为遗址公园

(1)因古寻阳城遗址考古难度大,发掘出的文物遗迹较少,且继续发掘的价值依然存在,因此决定在遗址区内进行生态修复,育草培土。

(2)在已完成发掘或进行勘探无重要文化堆积的点位,可进行景观节点打造,且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基础面积,减少对遗址区的扰动。

(3)不在遗址上加盖博物馆等大型建筑,只建设遗迹馆,使市民能够步入遗址区,近距离参观历史遗迹。

(4)在古寻阳城遗址的西侧,移址兴建遗迹馆。可采用钢柱支撑而成的巨大空间。展示古寻阳城遗址中发掘出的半圆筒状筒瓦、圆头瓦当以及花纹砖、铭文砖等遗物。

(5)遗迹馆内,最大限度还原保护发掘现场,让游客领略到考古的魅力,可在内部修建玻璃栈道,通过栈道游客可走进考古发掘现场,近距离观看未出土的文物实物,且在后期保护开发中可以看到文物保护工作者对文物的现场保护。

可参考金沙遗迹博物馆、谭家坡遗迹馆的展示方式,增强近距离观赏体验。

在古寻阳城遗址公园的滨湖一侧:使用木质围栏或水上木栈道,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水上观景休憩眺望台,形成围合感。

4.遗址公园保护利用及拓展开发

(1)遗址展示利用。依托遗址建立以人物、诗歌及壁画为点缀元素,并用大面积绿化为生态基底,努力打造集诗歌哲学、美学体验、生态园林于一体的休闲文化园区。遗迹展示区依托遗址,建设文物保护示范工程;在充分保护考古挖掘现场的基础上,保持开放性,便于游客感受真实的考古现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全息投影等,增强生动、可视化体验。

(2)现代公园休闲性、公益性体现。依托特色历史,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教育展览活动,比如国画展览、名人主题诗词创作等;可增设健身休闲功能片区。

(3)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注重历史文化背景,保护历史特色,结合新九江的城市精神,与时俱进,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推介相应文化品牌与文化产品,使文化鲜活起来。

古寻阳城遗址公园保护及利用,是在历史文化层面及城市规划的层面,通过遗址公园的建设,来承载城市历史记忆,推动可持续保护。此举有望增强城市特色,增加城市多样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

猜你喜欢

阳城九江古城
山西晋城阳城次营镇:蚕桑宴打造绿色生态品牌
阳城:桑叶茶『火』了 农民乐了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天下为家
长干曲四首(其二)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
鹭鸟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