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建筑之美,思人生之路
——读《灵魂的场所》

2017-11-28孙丽娜

中华建设 2017年11期
关键词:墓园场所教堂

孙丽娜

赏建筑之美,思人生之路
——读《灵魂的场所》

孙丽娜

建筑对人类的意义非比寻常。从挡风遮雨的洞穴,到折枝叠草的窝棚,再到红砖绿瓦的民居,直至高楼林立的钢筋水泥,建筑的发展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成为人类寄托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建筑不仅仅是一种人为的痕迹,更是一种文化的产物,还是一种人类思想和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俄国伟大的作家、戏剧家果戈理说:“建筑是伟大时代的年表。当一切行动和歌声都停止了的时候,只有建筑还屹立在那里,用它自己的语言叙述着那伟大的时代。”建筑在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求外,还表达了人类精神追求,人们常常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实用的雕塑以及永恒的诗篇。正是凭借建筑,人类证实着自己的存在,表达了自己在地球生物群中的高贵和伟大,显现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但是,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技术景观融合共生的今天,一方面随着工程技术广泛运用,建筑越来越复杂,空间变化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批量化生产使得大量现代建筑趋于雷同,能够体现人类精神追求的个性化消失不见了,建筑的美也变得越来越庸俗。要知道一座出色的建筑,一种流行的建筑风格,它所代表的是人类对某种生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建筑的实用性仅仅是它众多功能的一种,它还必须使人的精神得到休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美国密歇根大学(Ann Arbor)建筑硕士、建筑人文学者李清志看来,这个世界上依然有很多精彩的建筑,以其强烈的空间艺术,构筑出人与自然交融的立体空间,让精神得以休憩,让灵魂得到平和。

建筑是人类生存意义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在《灵魂的场所》中,李清志筛选了33处大师们的经典建筑作品,以孤独、思考、信仰、欲望、自由、和平、死亡、人生8个重要主题划分,带领读者欣赏寂静的建筑美学,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灵魂建筑的风采,既有安藤忠雄、丹下健三、妹岛和世、伊东丰雄的作品,又有柯布西耶、密斯、路易·康等人的大作。无论是神圣静谧的光之教堂,还是美妙绝伦的范斯沃斯住宅玻璃屋,亦或是作为孤岛荒凉而受到瞩目的军舰岛,身处其中,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奇妙的空间氛围,体会到内心安定的感觉。

建筑不仅是人类现世的避难所,还是超越现世痛苦,抵达幸福彼岸的桥梁。黑格尔曾经指出,精神家园是圣洁的,把众多灵魂联系到一起的东西,建筑的任务是在人和神之间建立起一座桥梁,为个人和社会提供一个统一的核心。在以往宗教建筑的设计上,往往采用强调“垂直性”的哥特式建筑,利用高超的结构力学,将教堂变成超高层的摩天大楼,供信徒们“仰望上帝”。但是喜欢玩弄光线魔法的安藤忠雄却以反传统基督教哥特式建筑的方式,来诠释基督教教堂,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让人重新思考人与神的关系。《灵魂的场所》中展示了安藤忠雄的杰作:“光之教堂”。在他的这个作品中,没有太强烈的建筑形式,重视空间的氛围胜于形体的操作,特别是空间中的光影变化。他在实践中领悟到,建筑物其实就是一种过滤光线的工具。于是,他将其运用到宗教建筑上,“光之教堂”就是他的极致之作。每个人进入光的教堂内,都会着迷于那座用光塑造出的十字架,甚至被那道神圣的光线所感动,充分呼应了圣经中“神就是光”的记载,在这个建筑逐渐庸俗的年代,找回空间的神圣感。

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安静而孤独。长久以来,我们大多认为想要找到孤独,倾听内心的声音,就要走入山中,或走向海边,在那里让自己在孤独中找到生命的方向。《灵魂的场所》介绍,丹麦最著名的现代美术馆之一的阿肯方舟美术馆的咖啡店,就是能让我们感受到孤独的建筑所在。方舟美术馆实际是利用一道墙作为主轴,好像方舟的龙骨一般,然后所有的空间从这道墙两侧长出,形成一座奇特的美术馆。美术馆最有趣也是整个美术馆最孤寂独立的空间,就是美术馆的咖啡厅。在美术馆庞大白色量体中,咖啡店黑色的量体显得十分突兀,犹如轮船上加挂的救生艇一般。美术馆咖啡厅作为“救生艇”的隐喻,似乎传达了美术馆咖啡厅的另类功能,即“脑部思考活动的救生艇”。在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为自己建造可以安静心灵的茶屋,可能是一个房间、一个阳台,一个简单的角落,或是喝一杯咖啡的咖啡屋,在那个心灵的茶屋里,让自己安静孤独,寻回内心的平安与力量。无疑,只有在这样的建筑里,现代人才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内心细小的声音。

最能够触动灵魂的所在,莫过于陵园,那里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更承载了对生命的理解。在那里,更能够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庄严,思考人生的意义。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森林墓园”是第一个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墓园,也是许多现代墓园的设计参考对象。整座墓园的庭院设计极富宁静哲思,进入森林般的墓园,首先望见一条通往小山丘的步道,一旁是森林矮墙,形成一种透视的效果,而视觉焦点则是山丘上的巨大黑色十字架,在蓝天白云中,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无论是白雪覆盖、枯枝萧瑟的冬日,或是绿草如荫、枝叶茂密的夏日,巨大的十字架,都迫使人们不得不去面对生死的人生课题。在这里,所有的世间烦扰、所有的财富功利,以及所有的汲汲营营,都归于平静。人生正如摩西所说的:好像一声叹息。

《灵魂的场所》并不是单纯的介绍大师们的经典建筑作品,而是以物喻理,通过建筑直指现代人内心的柔弱之处,通过建筑勾起长久以来埋藏于心底的心灵,通过建筑搭建起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正如德国灵性导师埃克哈特·托利所说,当你与内在的宁静失去了连接,你也就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当你失去了与自己的连接,你就会迷失在这个世界里。与外部环境的噪音相对应的,是内在思想的嘈杂;而与外部环境的安静相对应的,是内在的宁静。无疑,《灵魂的场所》为我们指出了通往心灵的宁静之路。

猜你喜欢

墓园场所教堂
借一场火
布尔诺Beatified Restituta教堂
《教堂之夜》
墓园里的机器人(环球360°)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
读当代作家傅爱毛的《疯子的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