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设计格式与文化内涵
——以木心美术馆视觉引导系统设计为例

2017-11-27毛舒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木心美术馆内涵

毛舒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东 江门 529000)

视觉设计格式与文化内涵
——以木心美术馆视觉引导系统设计为例

毛舒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东 江门 529000)

木心美术馆视觉设计体现了视觉和谐美,将木心的人文精神贯穿于视觉引导系统中,建筑语言和视觉语言的融合,再现视觉设计格式的文化内涵,使视觉设计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能读懂文化内涵,营造人性需求,并通过规范性的视觉设计艺术再现文化内涵。文章将从视觉引导系统设计入手,就其与视觉设计格式以及文化内涵的关系展开论述。

视觉引导;视觉导识;木心美术馆;文化内涵

坐落于乌镇的木心美术馆,是纪念和展示画家、文学家、诗人木心先生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的。美术馆外观与木心先生崇尚的简约美学相契合,美术馆的视觉设计依附着建筑展示,不但关联着建筑风格,而且内含着丰富的人文情绪,通过建筑形式之外的视觉引导系统设计展现木心的文字和画笔勾勒的空间。我们所说的视觉设计表现格式在木心美术馆,就直接体现在视觉引导系统设计中。

一、美术馆空间的视觉引导定位

木心美术馆的视觉引导系统在大建筑中,以视觉导识作为工具来体现环境设计中木心的思想及艺术精神,以此融入在美术馆空间的视觉设计体系里。首先看建筑,墙体外并无多余装饰,清水混凝土构成的条纹表层和巨大的落地玻璃营造出狭长而简约的美感,而黑花岗岩和胡桃木则是内饰的主要材质。因此,视觉设计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不仅呼应建筑主体,同样突显了导识功能。入口处,空间布局与结构简约、狭长的通道有视觉延伸感,落地玻璃窗的采用不但丰富了室内环境的叠加光影,更大程度上借窗外的江南水景将室内单一的灰调与室外的自然色连成一片,营造了一种内外景致交错的空间感;露天空间与光影效果巧妙的运用了光影与投影关系,天花处的多条LDE灯管的布局与玻璃的映射(图1),产生了别致的水景效果,并投影到单调、枯燥、静态的视觉环境中,随着综合光线的叠加而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木心美术馆北端尽头,是连接一楼和二楼的阶梯式阅读空间(图2)。馆内东墙整壁是逾百格书架,与其他图书馆所不同的是室内设有钢琴,可阅读、可聆听;这和木心作为艺术创作者精通文学、绘画、音乐相吻合。导识功能对环境空间做出表达,也是对木心所传递文化内涵的还原与结合。美术馆视觉引导系统定位在遵循大师文化心灵的同时,也传递着视觉设计本身的功能,不隐蔽不喧嚣,无意识间将人们的视线引入木心的精神世界中。

视觉导识信息传递美术馆的功能,同时作用于引导系统设计中。设计师运用这些视觉符号赋予空间独有的视觉语言,以简约化、符号化的形式传达信息,以此来实现信息的容量输出和视觉服务,将视觉美学原则上升到文化内涵。公共服务导识图标简洁明确、一目了然,能迅速找到出入口、服务台咨询处、展厅、卫生间、纪念品购买处等位置。所有的引导设计在需要的地方出现,而整个展厅无一多余的导识。这样,使得参观者不会被其他的信息所干扰,能用心感受木心所传达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精神魅力。通过这些设计语言营造全方位的空间环境,并将视觉设计的细节联系在每一处空间布局中,引导明朗清晰,且完成了展馆内部的空间形态使命。这也是视觉引导系统设计科学的融入到了大空间中,通过直观的视觉语言来呈现导识和环境的整体关系。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二、视觉设计格式再现文化内涵

视觉引导系统设计依建筑风格而定位,馆体建筑风格由物理空间的塑造将人们带入木心的艺术世界。比如木心的抽象画能联系到视觉引导设计,通过导识能读出木心的思想;这一切都展现在建筑艺术形态中,成为导识设计最重要的出发点。而内部的引导系统从视觉设计格式入手,从有形到无形,从无形到具体导识形态,无一不展示引导系统的视觉设计格式。各种建筑要件和视觉系统元素相互融洽,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绪,并通过可视化设计进行传播。围绕着木心的作品进行视觉语言定位,并和整体建筑环境融为一体,最大程度体现其艺术精神,呈现视觉设计格式和文化内涵之间共生关系。

美术馆连接展馆一、二楼中堂处的墙体空间是木心对美术馆的寄托语招贴(图3),文字为主线,中性调子处理,布面印刷,作品左上侧以木心孤独背影图形作衬托,形态简洁;通过天窗渗透进室内进行采光,天花板上细长的条形灯呼应着石头肌理墙体的质感,引指老人一生的经历及创作历程;一楼共享空间处的黑色导识牌,是木心美术馆简介(图4),色彩低调,和海报的色调成反差,文字居中编排,版面留有大量空白;导识牌中的文字细小,线条和体量与建筑高度融合,结合木心创作的作品多为小尺寸画幅(图5),文字的考量对导识设计整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两处的导识设计将中国画特有的空灵、简远、虚静的艺术境界融入视觉语言中,不仅衬托版面的文字,给主体形象有活动自由的空间,这种审美联想获得了一种意象空间,与木心所创作的作品多为水墨画相得益彰。也进一步说明:木心作品为什么黑,颜色重也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情绪贯穿到作品里,视觉设计格式又起到传递作品意境的作用。因此,在木心美术馆所有的视觉引导系统中,导识系统的字体设计小而精炼,导识牌颜色除了黑和白,再难看到第三类色调。这些准则贯穿于视觉设计的定位中,是规范性的视觉设计格式对文化内涵的尊重。

三、木心美术馆视觉导识系统的设计语言

如果说木心美术馆的建筑设计是风格,那么视觉导识系统就是设计格式。内部导识系统设计占视觉形象的大部分,包括活动招贴、各区域标识、生命安全标识、功能分布图等,通过灯光营造、光影、色彩、比例和尺度等引导设计的具体运用,在系统展示视觉传达形态的同时,寻找能够表达建筑特点的视觉设计格式。让视觉设计的形象语言符号突破平面范畴,由静态引申、坐标于各个区域与方位,作用在空间环境的每个布点。由视觉信息传递的形式,二维信息到三维空间的表现形成完整符号化和信息化产物,呈现系统设计与视觉美感的统一性。

红色线框标注为一组整体导识设计(图6),墙面米黄色大理石给人感觉平和,与字体颜色的冷静形成强烈对比;立体符号化图形装饰,与所依托的大理石背景墙有5MM的距离,文字标识透过光影映射到木纹肌理墙体上,导识设计元素也随着光线变化而变化,不但丰富了引导标识的光影层次,也强化了设计格式中形、色、光、材质的关系。建筑材质的色彩确定了视觉系统导识色调定位,墙面标识左边的移动导识牌与地面黑花岗岩同色,导识牌的颜色主体选用黑色,结构上呈现三维空间设计,形态与高度比例也一致;导识信息置于顶部、与人视线同高,黄色箭头图标,明确了信息的引导,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依据导识牌和特定空间、环境的关系,将视域和空间尺度按比例高度融合,吸引参观者将注意力聚焦于此,与整体引导同步。因此,导视牌在起到醒目作用的同时,和各区域的其他视觉形象融为一体,从点到面上都突出全局设计理念;引导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识设计系统在满足人们享受视觉图形带来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规范的视觉格式定律。除了馆内的固定标识和移动导识牌,其他的引导系统都秉承这一设计原则,以几何图形构成高度识别造型特征,字体细小凝聚,意义明确。这和视觉导识设计中运用的设计元素、色彩、材质、结构关系、空间位置布局、比例与尺寸密不可分。

图7

四、视觉引导系统设计展现空间范围,读懂文化内涵

视觉引导系统在营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同时,直接影响着人们情感体验和思维活动,布局整体决定局部细节,细节强化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美术馆导识牌悬挂的位置与空间布局关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展现视觉语言,促进参观者对整体空间和内部印象的认知与还原,及与视觉环境相互依赖的关系。美术馆平面分布图以简约的视觉形式和色彩表现与空间整体融合,遵循独有的美学原则,使人们置身其中感受到特定的文化内涵。将黑色导识牌挂置暖色环境中,厚重的黑色和代表着一种清净、素雅、出世感觉的米黄色形成高对比。导识牌图形形态简洁、线条干净,橘黄色标点明平面图的功能性分布及展厅标识;红色虚线标注的两个区域(图7左),整体两个层次的空间关系色彩统一,导识图与后部空间的墙面融为一体,形成延伸、构成景中景,前后呼应整体环境的空间范围。另,导识牌与邻通道大门高度齐平,红色标注处使建筑物和导识牌产生一种节奏关系(图7右),展现出视觉引导系统设计空间布局的协调性。这是展馆很有代表性的一处视觉导识设计和空间环境的结合体。

木心美术馆视觉引导系统根据此“逻辑”延伸在具体的设计中,让视觉导识与地域文化沟通、探索、合作的同时,通过空间范围展现有意味的视觉样本,将不同空间转换的视觉印象,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并带来身临其境的现实感受。馆内视觉设计的结构处理,将空间范围与导识系统设计相互渗透,空间形态构成了视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播形成了充满感官冲击力、震撼性的视觉语言,烘托环境氛围、文化意境、渲染参观者的情绪,激发心理反应和抒发某种思想情感。所有视觉系统设计的构成,一并完成了美术馆的视觉感官体验和情感互动。

五 结语

存在于视觉设计格式之下的视觉引导系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今天的美术馆、博物馆视觉系统引导设计中尤为注重。大到空间环境,小到图片运用、图形变化和字体设计,无不体现视觉设计与文化的共生关系;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以独特的方式,集视觉传达、审美趣味、心灵沟通为一体。视觉导识在依附于建筑设计的同时,以更加包容的方式提升空间展示与文化内蕴,及对展示理念与视觉元素更好的创新、传承和发展,将公共视觉引导服务最大化的同时无处不体现出对文化的保留。木心美术馆视觉引导系统设计不但定位于自身存在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并与建筑的简约美学相契合,读懂文化内涵、延续文化精神。

[1]王绍强.导识系统与空间整体关系研究[J].装饰,2011(8).

[2]刘新祥.细解香港太古广场室内购物空间与视觉导识[J].装饰,2012(7).

[3][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4]唐倩.凡·高博物馆导识系统设计[J].艺术教育研究,2014(9).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郑晓红.大数据时代的色彩调和论研究[J].美术与设计,2014(2).

[7]王峰.环境视觉与导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8]李佳琳.导识系统设计与受众认知方式的关联性研究[D].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

Visual Design Forma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Taking the Design of Visual Guidance System of Muxin Museum as an Example

MAO Shu
(Dept.of Art Design,Jiangmen Polytechnic,Jiangmen 529000, China)

The visual design of the Muxin Art Museum embodies the beauty of the visual harmony with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Muxin running through the visual guidance system as well as the fus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and the visual language, all of which reproduc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visual design format and makes the visual design in a certain space can rea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reate human needsand reproduc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rough the standard visual design ar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ual design forma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via the visual guidance system design.

visual guidance; visual guiding identity; Muxin Art Museum; cultural connotation

检索:www.artdesign.org.cn

TU22

A

1008-2832(2017)10-0060-03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猜你喜欢

木心美术馆内涵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活出精致内涵
木心《从前慢》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张岪与木心
张岪与木心
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挖掘习题的内涵
去美术馆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