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鹅的繁殖管理

2017-11-27李骏逸李沐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吉林吉林132109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10期
关键词:母鹅公鹅种蛋

●李骏逸 李沐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9)

●郭文场 蔡 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中国鹅的繁殖管理

●李骏逸 李沐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吉林 吉林 132109)

●郭文场 蔡 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长春离职干部休养所 吉林 长春 130022)

●刘佳贺(长春市图书馆 吉林 长春 130021)

1 选种

鹅有两个选种方法,一是根据体型、外貌和生理特征选种,二根据记录资料进行选种。

1.1 雏鹅

从2~3年生的成年母鹅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雏鹅中挑选。

1.2 中鹅

宜在70~80日龄时进行,全身羽毛生长已丰满,体质健壮,留种作后备种鹅。

1.3 后备种鹅

在130日龄至开产前进行选留。

2 配种

配种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

2.1 自然交配

2.1.1 混群配种 将选择好的公、母鹅,按一定比例混群饲养,让其自然交配,受精率高。

2.1.2 小圈舍配种 在一个小的饲养圈舍里,只放一只公鹅,按最适配种比例放入适量的母鹅。

2.1.3 人工辅助配种 配种前将公、母鹅放在一起,彼此熟悉适应。配种时先将母鹅的两腿和翅膀轻轻捉住,摇动引诱公鹅接近,当公鹅踏上母鹅背时,将母鹅尾羽上提,完成交配。

2.2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包括公鹅的采精、精液品质检查、精液稀释和保存以及对母鹅输精等环节。用于人工授精的种鹅,在配种前一个月再进行一次选择,即在授精前,先将公、母鹅分开饲养,通过按摩背、腹进行5~7天调教,在15~30秒内“阴茎”(即泄殖腔腹侧壁突出的螺旋状的突起构成可伸出泄殖腔外的交配器官,用以输精)能勃起,一次射精量0.4~1.3mL、精子密度在6亿个/毫升以上、精子活力在0.6以上者留作种用。

采精前的准备:公鹅需要进行按摩采精调教;将公鹅肛门周围的羽毛剪掉,以减少对精液的污染;公鹅采精前4小时停止喂料,防止采精时被鹅的粪便污染。

3 孵化

孵化是利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使受精卵继续发育成新个体,既而出壳成雏的过程。孵化分人工孵化和自然孵化两种方式。

3.1 种蛋的选择

种蛋应来自饲养管理规范、健康而高产的鹅群。种蛋新鲜,最好是产后一周内的蛋,蛋壳干净,附有石灰质的颗粒,好似覆有一薄层霜状粉末,没有光泽。收集种蛋时要在产蛋箱内铺足稻壳、稻草等干净的垫料;收集在每天凌晨4时和上午6~7时分两次进行。按照品种、品系的特点,选择大小适中的种蛋入孵。种蛋应选择壳质致密均匀、厚薄适当、表面平整、没有一丝裂纹的个体。敲击响声正常,蛋壳颜色要选择本品种的标准色。照蛋时剔除裂纹蛋、砂壳蛋、钢壳蛋、气室大的陈蛋、气室不正常的蛋(腰室和尖室蛋)、血丝(块)异物蛋、双黄蛋、散黄蛋及霉点蛋等。选择种蛋常用“看、摸、听、嗅”等方法来判断。

3.2 种蛋保存

3.2.1 温度 种蛋保存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保存5天左右,超过5天以上温度保持在10~11℃为宜。春、秋季保存期不要超过7天,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后,种蛋保存期不要超过5天。如贮蛋温度低于10℃以下,胚胎会因降温而影响孵化率。当贮蛋温度高于23℃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导致胚胎衰老死亡。

3.2.2 湿度 贮蛋相对湿度保持在70%~75%为宜,这样,湿度与鹅蛋的含水量接近,蛋内水分不会大量蒸发。湿度过高易生霉,湿度过低会使蛋内的水分蒸发加快,不利于保存。

3.2.3 翻蛋 为防止蛋黄与蛋壳粘连(俗称“钉壳”),每天需翻蛋一次,使蛋位转动角度达90°以上。

不论采用哪种方法保存种蛋,用新鲜蛋入孵为上策。

3.3 摊床孵化 中国传统的孵化法有缸孵、炕孵和炒谷孵3种。由于机器孵化技术日益完善,目前,已较少采用上述3种孵化方法。但摊床孵化法在江、浙一带企业还在使用。摊床孵化不用热源,依靠胚蛋后期的自发温度及孵化室的室温孵化,因而较经济。

3.3.1 温度调节 应掌握“以稳为主、以变补稳、变中求稳”的原则。

3.3.2 管理 管理摊床主要是“勤看、勤掀、勤盖”,要掌握“掀、盖”的技巧,必须做到“四看”。一看胚龄,二看外界温度,三看覆盖物和蛋温,四看胚胎发育。具体操作时,如果温度适当,可以边翻蛋边盖被;如果温度过高,要及时掀被散温;如果温度偏低,则要减少翻蛋次数,适当多盖,并尽可能提高室温。

3.3.3 孵化条件和胚胎发育条件

3.3.3.1 温度 孵化温度掌握原则是“前高、中平、后低”,再结合孵化季节、室温、孵化器具及胚胎发育状况,做到“看胎施温”,灵活掌握。有时孵化机内孵化数批种蛋,各批的胚胎不同,在此情况下,宜采用恒温孵化。鹅蛋采用恒温孵化施温标准,见表1。

表1 鹅蛋恒温孵化施温标准

3.3.3.2 湿度 孵化湿度掌握原则是“两头高、中间低”。前10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65%;中间10天可降至60%~55%。湿度对鹅胚破壳时间有直接关系,在湿度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能使蛋壳变脆,便于雏鹅啄蛋。

3.3.3.3 翻蛋 机器孵化有自动翻蛋和半自动翻蛋系统,可根据需要定时翻蛋。每昼夜翻蛋4~12次,第一周应增加翻蛋次数,而孵化最后3~4天,则可停止翻蛋。翻蛋的角度以90~110°效果最为理想。

3.3.3.4 晾蛋 晾蛋时间因季节、室温、胚龄而异,通常为20~30分钟。摊床孵化时,晾蛋与翻蛋合并进行。

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注意:种蛋要平放或大头(钝端)在上;在孵化机内要保持黑暗,必要时开灯照明,用后关闭。孵化室的理想条件:室温21~24℃,空气相对湿度在55%~60%。室内空气新鲜,避免阳光直射或冷空气直吹孵化机,墙壁、地面和用具要清洁卫生,摆放整齐,并定期消毒。

胚胎发育:鹅蛋在孵化1~2天时蛋黄表面有一个稍深、四周稍亮的圆点,俗称“鱼眼珠”;孵化3~3.5天,胚胎出现血管形似樱桃,俗称“樱桃珠”;孵化4~4.5天,卵黄囊血管形似静止的蚊子,俗称“蚊子球”;孵化5.5~6天,卵黄囊血管形似小蜘蛛,俗称“小蜘蛛”;孵化8天,胚胎形似“电话筒”;孵化9天,胚胎活动减弱,加之周围羊水增多,似沉在羊水中,俗称“沉”;孵化10天,从胚胎正面看,胚胎似在羊水中游泳一样,俗称“浮”。孵化11~12天,胚胎背面尿囊血管已伸延越过卵黄,俗称“发边”;孵化14~15天,尿囊血管继续伸展,在胚胎小头合拢,俗称“合拢”;孵化22~23天,胚胎蛋白质全部输入羊膜囊中,照蛋时,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或关门”;孵化24~26天,看到胚胎黑影在气室内闪动,颈和翅突入气室内,俗称“闪毛”;孵化29~30天,雏鹅将蛋壳啄破,俗称“起嘴或啄壳”;孵化30.5~31天,出壳。

照蛋和孵化结果分析:照蛋是利用蛋壳的透光性,通过阳光、灯光透析所孵化种蛋的胚胎发育情况。目的是检查胚胎发育情况,以利孵化工作正常进行;剔除无精蛋和死胎蛋,以保持良好的孵化环境,提高孵化率。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照蛋2~3天。照蛋时,要“稳、准、快”,尽量缩短时间。

头照,在6~7天进行;二照,在种蛋入孵后13~14天进行;三照,在入孵后25~26天进行。三照后即落盘。

不良孵化结果,其原因多为种鹅的饲养管理不当,种蛋保存不好或孵化条件不适合。检查和分析的方法较简单,只要在每次照蛋、移蛋、出雏和清理死胎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做到。

3.4 初生雏分级

出雏结束后,对畸形雏予以坚决淘汰,弱雏单独处理,绝不可留作种用,强雏和弱雏的鉴别方法,见表2。

表2 强雏和弱雏的鉴别方法

3.5 嘌蛋和初生雏分级

把快要出壳的胚蛋运输到另一地方出雏,称为“嘌蛋”。嘌蛋是中国采用人工孵化技术的特色之一,它比运输出雏更方便,特别是在天气炎热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嘌蛋更有实际意义。嘌蛋的方法是将孵化23天后的种蛋,经照验剔除死胚、弱胚后,装在竹箩筐里(江、浙一带多用圆形箩,高18cm,直径60~64cm),每筐放2~3层,四周用报纸糊好,筐底垫一层稻草,上盖棉被保温。在火车或船上,可几个筐摞在一起,四周再用棉被包住,放在避风处,严禁雨淋。路上每3~4小时检查一次蛋温,发现温度过高或过低,要及时调整。启运日期应根据路程而定,以出雏前能到达目的地为原则。如途中运行需要4天,则以孵化第25天启运为宜。嘌蛋途中若在冬季或早春,应注意保温;若在夏季,则要注意散热。气温超过30℃时竹箩筐四周不用糊纸,筐底不垫稻草,只垫一层报纸,蛋只放一层或一层半(即上层放得稀一些)。途中严防曝晒或雨淋,将蛋放至通风阴凉处。

4 饲料和配方

4.1 饲料

4.1.1 青绿饲料 品质优,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是鹅主要的优良经济型饲料,也是农村养鹅使用最多的饲料。民间流传着“好草好水养肥鹅“、“鹅吃百样草”、“青草换肥鹅”、“不喂鹅青草、下蛋必定少”、“鹅要壮需勤放”、“要鹅好,放青草”、“吃鹅蛋,青草换”等谚语,说明青绿饲料对养鹅的重要性。但青绿饲料要现采现用,不可堆积或饲喂前一天的剩余料。青绿饲料堆放过久会产生亚硝酸盐导致鹅中毒。豆科牧草含皂素多,应与禾本科牧草搭配使用。含草酸多的青绿饲料如甜菜等不可多喂。

4.1.2 粗饲料 粗饲料指天然水分在45%以下、绝对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上的饲料,包括干草、农副产品、树叶、糟渣和草籽、树实等。

4.1.3 青贮饲料 青贮饲料是将新鲜青绿饲料切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成为具有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在饲喂时应与干草、秸秆和精料类搭配使用。开始喂青贮饲料时,有一个适应过程,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

4.1.4 能量饲料 能量饲料是指在绝对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饲料,包括谷类(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碎米等)、糠麸类(次粉、大麦麸、米糠等)、根块茎类(萝卜、胡萝卜、甜菜、马铃薯等)、瓜果(饲用南瓜)和其他(如油脂),这类饲料在日粮中占50%~70%,对鹅主要起供能作用。

4.1.5 蛋白质饲料 豆类籽实、饼粕、豆腐渣等。

4.1.6 矿物质饲料 贝壳粉、蛋壳粉等。

4.1.7 加工调制

4.1.7.1 粉碎 精饲料粉碎成粉料,要用粉料喂鹅。各种干叶和干草应粉碎细些,有益于提高利用率。

4.1.7.2 浸泡 将外皮坚实的谷粒,如稻谷、高粱、玉米和燕麦等,用水浸泡至膨胀变软,然后捞起,以增加适口性,同时,也利于吞咽和消化。

4.1.7.3 拌湿 将配合好的混合粉料混入切碎的青绿饲料中,加水拌成干湿状喂饲。

4.1.7.4 蒸煮 饲料以生喂为好。但有些饲料如马铃薯和甘薯等,蒸煮后,可增加口味,增进食欲,并且易于消化。再者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及其他抗营养因子,加温可使其失去作用,能提高大豆的利用率。

4.1.7.5 切碎或打浆 将青绿饲料和根、块茎切碎、擦丝或打浆,与其他饲料混合在一起喂鹅,能提高采食量和饲料的利用率。

4.1.8 全价配合饲料的加工 规格化养殖多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且以颗粒饲料为主。鹅的全价配合饲料加工包括原料的贮存和清理→粉碎→配料→混合→制粒→成品包装等工序。生产配合饲料要求配比准确,混合均匀,严格管理和保证质量。鹅用颗粒饲料比粉料优势明显,增重和料比方面可提高5%,因此,鹅用饲料的颗粒成形率很重要,要求含粉率低于2%。

4.2 日粮配方

鹅在一昼夜内所采食的各种饲料量称为日粮。日粮配合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合理的饲养标准,饲料种类要多样,充分利用本地、本场生产的饲料,配合饲料时应需考虑鹅的消化生理特点,日粮要保证稳定。

4.2.1 圈养或棚养 鹅的日粮以全价料或配合料为主,青绿饲料为辅。精料放在料槽中供鹅自由采食;青绿饲料切成2cm长,每天投放4~5次,并补充砂砾。全价饲料的自配同地面平养鹅全价饲料自配技术一样。圈养鹅,尤其是肉用鹅品种,设计饲料配方时,可参照鸡的配方选择原料。饲喂配合饲料时,可搭配30%~50%的青绿饲料或配入一定量的青干草粉、植物叶粉等。动物性饲料选用鱼粉、骨粉等。肉用鹅圈养或棚养时,各阶段自配全价日粮配方如下:

4.2.1.1 雏鹅(第1~25天)饲料要求粗蛋白20%、粗纤维3.9%、钙1.1%、磷0.5%。

日粮配方: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肉粉1%、贝壳粉1%、食用盐0.5%。

4.2.1.2 中鹅(第26~45天)饲料要求粗蛋白17.5%、粗纤维4.1%、钙和磷各0.5%。

日粮配方: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麸皮12%、鱼粉4.5%、大(小)麦粉17%、贝壳粉1%、食用盐0.5%。

4.2.1.3 育肥期 日粮配方:前期,玉米35%、米糠30%、豆类(炒)5%、贝壳粉2%、骨粉1%、大(小)麦粉26.5%、食用盐0.5%;后期,玉米35%、麦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1%、食用盐0.5%。

日粮配方:玉米35%、米糠25%、贝壳粉2%、骨粉1%、大(小)麦粉26.5%、高粱10%、食用盐0.5%。不同周龄鹅的饲料与方,见表3~7。

表3 圈养加喂青绿饲料的仔鹅日粮配方(%)

表4 不同时期鹅的日粮配方(%)

表5 雏鹅、商品鹅及种鹅的日粮配方(%)

表6 0~9周龄鹅的日粮配方(%)

表7 9周龄至种鹅的日粮配方(%)

※通讯作者:李沐森,1970年生,硕士

猜你喜欢

母鹅公鹅种蛋
和鹅打架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鹅,鹅,公鹅
种蛋运输车尾板与车内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大公鹅勇士
地方良种——马岗鹅
火海中的爱
鹅生蛋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挑选入孵种蛋六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