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师生关系的五大情感要素

2017-11-26徐保周

文教资料 2017年22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教育活动

徐保周

摘 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人际关系中最原始、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学工作顺畅进行的关键因素。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要素,如何正确地把握尊重、理解、信任等情感要素,掌握正确的对话沟通方法,教师需要不断自我反省,调整教育状态,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关键词: 和谐师生关系 情感要素 教育活动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及教育的共识与协调都出现变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学校和教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师生关系是最原始、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如何重塑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和谐顺畅,让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值得教育者认真思考。在教育活动中,有一点毋庸置疑,就是这种关系需要“真爱”维系,“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一切”,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石。只有爱远远不够,只有爱会让教育变得功利和狭隘,和谐的师生关系还需要五大情感要素作支撑,即尊重,理解,信任,对话,自省。

一、尊重

爱的前提是尊重,热爱学生请从尊重学生开始。茅卫东先生在《重寻教师尊严》一书中写道:“爱,是神圣的、崇高的,但爱也可能是自私的、盲目的。很多情况下,一说‘爱,父母与孩子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似乎就变得没有距离了,然后父母、教师就可以无视孩子的感受,不顾孩子的兴趣,任意替孩子做出决定,孩子只有顺从甚至屈从的份。我是基于这种现实才提出的,我们当前应该多讲‘尊重少说‘爱。”

首先,教师要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满腔的热情和激情,真正尊重学生,并教会学生自尊与尊重。教师尊重自己,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认同自己,完整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教育资本和资格教育和感化学生。

其次,尊重学生的个体成长。教师要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教师没有权利事事替他们做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让每一名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三,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有选择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权利,只要孩子的选择没有违背原则就可以让他们大胆尝试。教育必须是真实的、有勇气的,必须能够开启学生的情感和智慧。

其四,要尊重孩子的话语权。孩子有交流、倾诉、申诉、争辩的权利,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话语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

二、理解

教师只有理解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成长的动力。从优秀教师的教育经验中,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秘诀共同点中有一点是极其重要的,那就是理解。他们理解学生的思想,理解学生的需求,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理解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因为理解,他们找到了学生成长过程中获得动力的支点,从根本做起,找到了切实可行、合理适度的方法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和困惑。教师通过什么方法理解学生呢?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是理解的前提和延伸。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载学生在校、家庭、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点滴表现,细节方面需要观察学生的课堂、作业、言行、成绩、情绪等,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状况,才能理解学生的言行,然后有针对性地处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各种事情。

其次,学会倾听。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话语,才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正确判断学生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只有关注倾听学生的言语,才能正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症下药,达到预期效果。倾听增进沟通,加深理解,拉近彼此之间的心距。

最后,给出恰当的评价。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的,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无论教师采取的评价方式是激昂的还是深沉的,是严肃的还是活泼的,教师都要把握一个宗旨:切中要害,就事论事,不可全部贬损,全盘否定。要顾及学生的面子,维护他们的尊严,教师应做到威而不露,严慈相济,留有充分的余地,让他们自己思考对错,判断是非,达到有病自医、迷途自返的效果。

三、信任

没有信任的教育將是空中楼阁。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愿意接纳老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与接纳度是成正比例的。教师要相信学生并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学生即使有缺点和不足,老师依然喜欢他并接纳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回到家的温暖与安全感,自然敞开心扉,和教师交心,遇到任何问题都愿意和老师诉说,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自然能够听得进去并付诸实施。信任与接纳成为孩子前行的力量和动力。

教师在课余多找机会与学生交流,参与他们的活动,容易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赢得学生的好感。如果老师总是一脸严肃认真,难见笑容,学生觉得老师“很可怕”,不敢接近,更不用说沟通。老师经常与学生谈生活,谈爱好,谈成长,谈喜怒哀乐,就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生活、工作,打消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增进师生友谊。

四、对话

师生没有对话,教育就不存在了。师生对话中包含了很多情感因素,比如亲近、说服、感化、交心……也隐含着教育的本质、意义和目标,许多教育功能的实现都是依靠师生对话实现的。师生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重要表现形式。课堂教学艺术是对话的艺术。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意的过程。师生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方法和手段,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顺利畅达、和谐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教育叙事。endprint

首先,师生间的对话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教育对话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交谈,而是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进行对话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从讲坛上走下来,来到学生中间,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平等又真诚的沟通,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好伙伴。

其次,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不同的声音能够碰撞出不同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及时捕捉、引导、鼓励,并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在师生对话互动的情境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心灵得到洗礼,最终创新力得到释放。

最后,教师要掌握对话技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座谈、授课、提问、释疑、辅导、沟通的主要方式是利用语言交谈,因此语言运用得当,准确表达意图,则事半功倍,师生欢愉,效果显著;语言运用失当,则口舌费尽,还引起师生隔膜,关系紧张。教师对话的技巧除了学习外,主要靠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提高处事能力和交流技巧。

五、自省

教师不断地反省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是成熟与进步的一种标志。在提倡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时候,不妨多一把尺子衡量教师,思考自己要发展成长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某些学校,衡量教师最重要的尺子仍然是分数,但从教师本身的发展看,不仅仅有成绩,更应该不断提高修养,学习更加丰富的教育前沿知识,发展教育能力,甚至著书立说,做专家型教师。当教师面临现实困境的时候,要学会抛却当前教育生态的诸多抱怨,学会包容和看开。我们不妨静下来思考,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的成长能否适应深化新课改环境下的教育变革?如果自身的成长停滞了,那么我们将会面临怎么样的“本领恐慌”?

在教师面临快速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和教育新的生态时,教师专业发展不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且永不停歇,实现“自成长”,“自成长”更应该是教师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刘波老师在《教师成长力修炼》一书中,首先提出“找准自身的教育人生‘路线图”,也就是教师要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这是很有见地的。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没有清晰的规划,又如何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呢?教师是否顺利通过了职称评审、评上“名师”等荣誉称号,就可以宣告“自成长”成功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教师要在“路线图”的引领下,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吸收新知识,提高核心竞争力,做一名“反思型实践者”,做一名“教育文化人”,做一名“艺无止境”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自然更能理解自我和学生的关系,让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教育研究,2003(8).

[2]茅卫东.重寻教师尊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波.教师成长力修炼[M].寧波:宁波出版社,2015.

[4]史金霞.重建师生关系[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幸福课堂中师生和谐关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CJYC17250043)研究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教育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
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的研究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
漫谈班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于本三学生教学活动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