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胜任能力培育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探讨

2017-11-26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商业会计 2017年18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会计专业应用型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素质是会计职业胜任能力的核心内容。在校期间,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培育会计职业胜任能力。因此,基于此培养目标下的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职业胜任能力视角,依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对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现状

(一)会计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有:实践课程设置、模拟仿真实训、企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其中实践课程设置包括课内实践课与独立实践课,比如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理论课程结束后期末会安排一定课时量的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税法等专业核心课会根据需要独立设置实践课,这些内容要结合相关财会软件在模拟仿真实验室完成。学生经过实践课程以及模拟仿真实训的锻炼后,可以有选择地进入不同行业的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习,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运用到企业会计岗位的实践中。毕业论文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应用力和写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来完成。

(二)会计实践教学师资

一般来说,会计学本科高校的实践教学师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校内专职教师,二是校外兼职教师。对于大多数本科高校来说,主要的师资还是校内专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比重偏少,且没有形成有效机制来保证其教学时间与质量。而校内专职教师也主要由担任理论课程的教师组成,实践教学能力参差不齐。

(三)会计实验室建设

目前大多数有会计学专业的高校都相应配备了会计实验室,主要有手工模拟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并且很多高校建立了会计综合仿真实验室、沙盘模拟实验室,也有很多高校把实验室“搬”到企业内部,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逐步重视实践教学。

二、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相对于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来说,实践课程比重偏低。以基础会计课程设置为例,一般高校总学时设置为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践18学时,实践课时显然不能满足手工实践的需要。即使课外设置的独立实践课,总体学时比重也偏低,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其次,很多实践课程的开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流于形式。以会计电算化独立实践课为例,作为基础会计手工实践课的后续实践课程,基本上也都是在教师带领和演示下,在实验室借助电脑及基本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业务模拟操作练习,课时有限,练习内容也很局限,学生也大多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实践的状态。

(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上缺乏整体把握和全局观念,即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内容应由多个层次、多个环节的会计实践活动按照系统化的要求组成,主要包括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方法的实施。从实践课程开设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涉及相关会计实务的实践课程开设较少。从实践方法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努力尝试采用多种实践方法,主要有课内实践、独立实践、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实践环节缺乏完整的规划和有效的控制,实践效果不明显,实践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目前很多高校在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对单个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求和内容不清晰,另一方面各个实践教学活动之间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实践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即缺乏系统性。

(三)会计实践教学参与主体能力欠缺

会计实践教学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一方面,教师本身理论性较强而企业工作经历少,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教学,可以说没有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相对欠缺,特别是长期偏重理论教学与研究,缺少实践操作技能,缺乏对财会软件的练习,因此对学生的实践操作不能进行有效指导,实践教学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学习主动性欠缺,虽然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参与热情较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思维的能动性较差,很多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所以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会计实验室建设薄弱,利用率低

目前,各大高校都比较重视会计实验室的建设,但是总体来说硬件和软件设施配置不到位,而且实验室的利用效率较低,使得很多实践课程设置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很多高校虽然重视实践教学,也同样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但是实践教学的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这也使得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走出学校却不能胜任一个普通的会计工作。

三、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一)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课程设置合理化。基于对实践课程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应加大实践课程内容及比重,合理安排,重点突出。对于我国高校会计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首先,应加大对基础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比重,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其次,应增加会计专业相关实践课程,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相应地开设管理会计、审计、税务筹划等实践课程,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将相关会计实践课程与会计专业职业化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职业素养。

2.实践教学方式多样化与内容系统性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与内容,根据课程需要,了解学生对于会计就业与职业化的需求,采取多种实践方式并用。同时又要考虑每种实践方式的目标、内容和作用不同,在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严格实践过程,重视实践内容连贯性和衔接性,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最终目的是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具体方式如下:

(1)课内实践与独立实践相结合。在初次接触基础会计课程时,学生往往感到课本的理论过于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在理论教学中加入一定量的实践课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后,对于后续专业课程,要设置相应的独立实践课,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特别是要结合会计实务工作对课程中相关模块进行单项重点实践,也要结合课程体系进行综合实践。这样的实践方式安排既有利于学生实现对各专业课程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的各个击破,又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理论体系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加强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为其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会计仿真实践与ERP实践相结合。会计仿真实践与ERP实践对会计实验室建设的要求比较高,因为这两类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要依赖会计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配备。会计仿真实践相对来说,实践环境设置更形象逼真,实践环节设计更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对企业的各个业务环节的理解和操作。ERP综合实践,通过模块的单项操作练习和综合实践运用将会使学生全面熟悉了解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等模块的使用。将会计仿真实践与ERP综合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了学生以会计操作技能为主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会计操作技能以外的其他相关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二者结合会使学生掌握全面、系统、完善的会计操作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

(3)会计岗位体验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经过了一系列校内实践之后,虽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操技能,但是离胜任实务中的会计岗位或者会计工作还有一段距离,这就要通过进行企业实践,在相关会计岗位上学习和体验来获得和积累经验。学校主要是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比如,安排相关教师指导学生到企业实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企业生产、销售、经营全过程,并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上体验锻炼,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校内模拟实践环节与真实的企业业务处理相对接。通过该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真实地接触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熟悉各个业务流程,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貌,还可以通过各个会计岗位的体验来积累会计实务处理经验。

(4)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必须要完成的实践环节之一,特别是毕业设计作为学生毕业的最后一道关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这一基本目标,要大力提倡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毕业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综合运用到企业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就是要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毕业设计,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务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形成的毕业论文就不会过于偏重理论而缺乏现实意义。

(二)提高实践教学参与者的能力

1.教师方面。提高会计学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许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自身实践动手能力难以适应会计学实践教学。需要鼓励青年教师去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加强教师之间团队合作,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使其参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接受企业实训,提高实操技能,以培养“双师型”会计专任教师。引进社会中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来指导实践教学。比如聘请不同行业的高级会计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定期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校内外实践,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2.学生方面。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关注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积累是否有助于就业以及职业化发展,这也是在校生热衷于考证的重要原因。因此作为专业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需求,做出正确引导,使其在实践中掌握会计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样学生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使其不仅会获得专业技能的提升,还培养了合作能力、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

(三)有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教育在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比如美国的会计教育部门遵循“大学服务理念”,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实习机会,积极地与企业建立合作。澳大利亚的会计教育把会计专业实践与会计职业要求统一起来,意在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综合素质能力。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方式,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与会计师事务所等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同培育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会计专业应用型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