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引导路径分析

2017-11-25朱明敏

长江丛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成员群体

朱明敏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引导路径分析

朱明敏

关注和引导大学生群体行为是当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辅导员要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灵活采用富有成效的方法,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行为加以引导,帮助大学生在群体中更好地成长成才。

大学生 群体行为 引导 路径

一、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

(一)大学生正式群体

大学生正式群体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目的性。目的性是大学生正式群体的基本特点之一,即大学生正式群体往往是为了完成学校的某一方面的任务,而大学生个体到底加入哪个社团,也往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计划性。大学生正式群体较其他一般的正式群体具有更为明显的计划性,其每一个活动往往都经过了周密和计划和安排,任务分工往往具体到每一名成员身上,具有很强的计划性。

(3)可控性。大学生正式群体往往具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群体内部分工明确,这一特点可以为辅导员等高校学生工作者所采用,更好地对大学生正式群体进行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引导。

(二)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相对于正式群体,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则是大学生中数量较多的群体类型之一,其主要是为了达到某些非正式性的目标,以情感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集合。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由志同道合、相似的生活背景、语言文化、价值观等比较接近的大学生自由集合而成,与正式群体相比,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群体的松散性。与大学生正式群体往往具有较强的规范性相比,非正式群体往往规范性较弱,且这种规范往往是无形的、不成文的,由群体成员在日常接触中所约定俗成的,因而相比于正式群体的有形的规章制度,非正式群体的这种内在的规章制度往往更易被群体成员所接受,也具有更强的约束力。

(2)群体的情感性。情感性突出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突出特点之一,与正式群体较为功利的目的性相比,非正式群体往往出自个体的某种精神方面的需要的满足而自发形成,群体内成员一般往往凝聚力很强,以情感为纽带使得非正式群体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排他性。

二、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引导路径分析

(一)指导大学生群体设定正确的群体目标

群体目标对于群体行为的影响力是十分显著的,尤其是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可塑性的大学生群体中更是如此,为此,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群体建立科学、正确的群体目标,并努力引导大学生群体行为努力朝着设定的目标前进,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要使每一名群体成员都能深入理解群体目标,另一方面,要尽力保持群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成为对社会、对家庭和对自身都有益的有用之人。

(二)加强大学生群体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价值观建设,其可以通过非权力因素来提升大学生群体行为的透明性和凝聚力。辅导员可以从加强舆论影响和相应的规范制度,为大学生群体创设良好得学习、生活环境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班级管理制度的建设,积极协调班级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创设氛围融洽的班级氛围,同时,在加强大学生群体文化建设时,辅导员要注意激发每一名群体成员的积极性,要让文化建设成为每一名群体成员的事情,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感觉,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更为认同群体文化,才会为了群体文化的建设、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应为大学生群体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文化氛围的塑造、相关制度的建设等等,帮助大学生群体行为向好发展。

(三)推动大学生群体制度建设

大学生群体行为的有效引导离不开完善系统的规范和制度,通过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可以有效约束群体内各个成员的行为,进而对群体行为进行整体性干预,保证群体目标的有效实现,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此,辅导员要一方面加强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并努力强化群体成员对规范的普遍认同,另一方面,要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来推动制度规范的有效落实,真正发挥规章制度对于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在这方面,辅导员可以积极利用群体舆论的作用,群体舆论是群体成员对于某一问题的一致看法或认识,其对一个群体的内部成员起着监督、评价以及行为监控的作用,因为其代表了群体内大部分成员的意见,因而往往会对群体内每一名成员具有无形的监控和管理压力,从而作为一种规范力量去影响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可以说,群体舆论对于加强群体规范,有效引导群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辅导员要重视大学生科学群体舆论的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群体行为的正向发展。

三、结语

总之,对大学生群体行为的引导是一件较为复杂的、颇具挑战性的工作,辅导员要不断根据大学生群体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的成员类型、产生原因、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采用文化、制度以及思想等方面的措施来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得到发展。

[1]陈景春.论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与行为引导[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05):68~72.

[2]李正林.试论大学生群体行为的调控[J].上海高教研究,1990(03):87~90+76.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朱明敏(1988-),女,汉族,重庆万州人,硕士研究生, 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成员群体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关爱地球,学生成主流群体
认清亏欠问题——对参与近期香港暴乱的青年群体之我见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