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进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探析

2017-11-25王康民

长江丛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学力先进性学生党员

王康民

先进性视角下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探析

王康民

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党员培养过程中必须破解的难题,如今在基层党务工作中,总是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据此本文展开了原因分析,发现科学进步为思想统一带来困难、社会复杂化促使了思想分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实证调研,对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标准、党员现状、以及群众期待进行分析、归纳,发现了党员发展与群众期望之间的偏差。最后,根据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整改措施和思路。

党员先进性 实证调研 培养思路

延安是每一名中共党员心中的革命圣地,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心中的丰碑;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英勇奋斗、救亡图存的集中体现,是我国革命奋斗的重要节点;每一名青年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不畏险阻奔赴延安,青年学生党员的榜样与楷模。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向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传颂我党的光辉历史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党员先进性在党员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基层党务工作当中可以发现,当代高校学生虽然在智力水平、专业素质等方面均强于民族解放时期的党员,但在思想觉悟上与老一辈共产党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为保证党员的先进性,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态进行调研分析,从而调整高校党员的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为破解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难题,找到保持党员先进性的突破点,本文从学生党员产生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实际情况两大方面进行了研判。

一、分析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现有难题,寻找突破点

(一)科技进步为思想统一带来难题

从五四运动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岁月,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未来学家库兹韦尔提出的“吓尿指数”能很好地表示现代社会发展速度,该指数指出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速度将是二十世纪人类发展速度的1000倍。而且就目前趋势来看“吓尿指数”还处在高速上升当中。而真正能影响我们生活的实际上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上文所说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另一方面就是与之相生相关的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与认识。

让我们回顾历史,从中国古代史看,因为科学技术发展相对缓慢,在思想上流派上相对是比较缓慢的,从儒墨道法、百家争鸣的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历了二三百年;从董仲舒到程朱理学的提出,经历了一千两百多年;王阳明的“心学”更是在理学提出后三百余年之后。每一次思想的迸发都是在长期沉淀之后才提出的,同时每一次思想提出后都用了短则数百年,长则上千年的时间来遭遇、碰撞、最终融合。同样,近百年来,毛泽东在分析中国历史发展道路时指出:“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但是这些东西也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在硝烟和战火中,毛泽东思想得以补充和发展,我党带领人民怀着相同的信念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生产技术迅速提高的今天,古今中外的各类思想迅速爆炸,但同时,一方面不存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进行思想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另一方面也不存在巨大的外驱力,迫使党员和群众去检验究竟那条路行得通,那条路行不通。至此,出现了思想观念的集成严重滞后于社会科技的发展这一现象。

从具体现象上讲,第一,从党员自身的角度出发,党员干部的革命思想与其他外来思想发生了遭遇和碰撞,产生了新想法、新看法。从党员自身上来看,一些好的做法得不到认可、从而逐渐变得消极甚至堕落,滋生了拜金主义、怠政懒政、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等情况。第二,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出发,从传统的士农工商观念,到改革开放以来推崇经济建设,资本导向观念的萌生,导致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出现分歧,当我们必须在经济利益和坚守原则上做选择的时候,人们不能坚定的坚守原则,不能搞清资本为人民服务和人民被资本剥削的关系,从而导致社会隔阂,观念分歧的凸显。因此,统一思想对于党员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社会转型为党员标准带来的挑战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的推动着社会转型,社会结构的分化整合也是社会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社会转型过程中,就是在分化与整合循环往复的过程当中,同时时也会分化速度越快,社会进步越明显。目前社会分化的广度、速度、深度比任何时期都要深刻,以致社会整合常常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从而使社会出现“断裂和失衡”。

任何国家而言,城乡问题、产业问题、地域问题,都是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点差别的重要因素,同时过快的社会发展导致了法律制度、纠错机制的欠缺故而社会变得复杂很多客观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反观我党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实则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故而在政策上在不断地调整修正,从而基层党员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时,难免会出现理解偏颇的情况。

因此,具体表现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前以及建国初期,党员分别抱着民族解放以及民族富强的愿望,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不断奋进。而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民族自信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社会变得复杂化,主要矛盾由明显转为模糊,主要矛盾被分解成不同维度的矛盾表现在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让组织在解决问题时要角度权衡。另一方面,就党员个体而言,随着社会责任的细分,每一个党员在党组织当中的职能也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从完成组织分配的具体工作——革命时期的攻城略地,改革开放时期的积极生产,变成了需要自行创造性的成长,从而发挥标杆旗帜作用。客观上看,党员先进性的标准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拓展、细分、分化。以成就为导向而论,优秀党员之间的相似点变少,差异化程度明显上升。可见,摸清标准成为了现阶段的重要工作。

二、对学生党员先进性进行调研分析,树立新标杆

(一)开展调研了解党员、群众思想行动现状

为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上的状态、明确高校学生对于先进性的标准的认识,对高校在校200余名大学生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选取了以下四个方面包括:党性修养、学业水平、综合能力、旗帜发挥。分别体现学生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综合表现。具体包含十五个指标: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理论(X1);个人问题和组织利益冲突时以组织利益为重(X2);坚决抵制违纪违规行为(X3);优异的学习成绩(X4);良好的外语水平(X5);良好的科研能力(X6);良好的课堂活动出勤(X7);优异的身体素质(X8);自主创新的能力(X9);解决问题的能力(X10) 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X11);良好的群众基础(X12);组织管理身边群众的能力(X13);带领身边群众共同进步的责任感(X14);;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作风(X15)。其中,党性修养包括X1~X3 ,学业水平包括X4 ~X7 ,综合能力包括X8 ~X11 ,旗帜发挥包括X12 ~X15 。

让全体受访者对上述素质对党员先进性的重要程度加以评价,随后分别让受访党员、受访群众对自己作为党员的现实表现,以及群众对身边党员的现实表现进行评价打分。问卷回收后选用了SPSS19进行统计分析,并以选项间方差、答题时间为依据,对答题时间过短,单独问卷选项间差异极小的问卷进行剔除。得到有效样本195例,其中党员93例,团员以及群众102例。通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对于党员先进性标准这一的变异值平均值为0.7366,党员合格标准先进性变异值平均值为0.5845,群众对党员现实表现的变异值平均值为1.7389。

首先,从学生心目中党员先进性标准的角度出发,理论学习,科研能力,课堂出勤的差异值分别为1.108*,0.95*,1.088*。可见对于理论学习,科研能力以及课堂出勤三个方面,党员以及群众分歧较大。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党员先进性评价过程中更重视:党员的党风党纪严格自律,党员能否完成学校、组织交付的工作,以及党员干部能否对群众起到带动作用。相比而言学习成绩、外语水平、科研能力是学生党员及群众不太重视的方面。因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普遍认为学生党员的优秀与否,主要在于意志品质的优秀,而非个人能力的优秀。

其次,对于党员自身而言,在奉献精神、理论学习、创新力、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党员整体表现差异较大,差异值分别达到0.749*、0.732*、0.924*、0.813*。同时,党员在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坚持党员的党风党纪严格自律,上课的出勤表现,完成学校、组织交付的工作,对群众起到带动作用,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都表现的非常出色。但是在创造性解决问题,外语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都相对比较薄弱。

第三,就群众对身边党员评价而言,可以看出在变异程度上普遍较高,说明群众对党员现实表现意见分歧很大,不统一。同时群众普遍反映出学生党员在学校工作、学习成绩、执行力等方面表现令人满意。但在创新能力、服从组织、科研能力、理论学习等方面表现的不够优秀。

最后横向比较先进党员标准、党员自我评价以及群众对党员评价,可以看出一方面群众对党员评价明显低于党员自评结果,可见群众对党员满意程度偏低,党员发挥作用较差。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从综合评价上,目前党员表现突出的方面不符合当前大学生群体对党员先进性的普遍认识,说明目前在党员选拔培养上或者是在群众教育上存在脱钩的现象,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二)分析数据关系,树立标杆准绳

在指标选择伊始,指标的选择是从党性修养、学业水平、综合能力、旗帜发挥四个方面出发设置的,但在实际过程中发现,党员的各个被选变量之间存在一些内在联系,因此以党员的自我评价结果为依据,运用ward联结的统计方法,重新对其进行了分组和命名。其中,创新力、理论学习、外语水平、科研能力归结为社会学力表现;学校工作、带动群众、坚持自律、群众基础、服从组织归结为政治素质表现;学习成绩、课堂出勤归结为校内学力表现;管理能力、执行力、奉献精神、身体素质被归结为综合素质表现。

按照重新命名的分类,从横向上将党员现实表现同学生心中的先进党员标准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第一在政治素质表现方面学生党员的实际表现与期待表现非常相符,表现很好,能对群众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第二,在社会学力表现方面学生党员的实际表现低于期待表现,说明学生的社会学力不足。第三,在综合素质表现方面学生党员的实际表现低于期待表现,说明学生的综合素质略差。第四,在校内学力表现方面学生的实际表现优于期待表现,说明学生的校内学力很强,但不符合广大学生群体的期望,起到的促进作用较小。

按照重新命名的分类,在纵向上观察,可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政治素质的总要程度高于综合素质表现,高于校内学力表现,高于社会学力表现。因此,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对于学习成绩的认可程度相对偏低。

三、结合党务工作,做好党员发展的思路创新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的考察方法存在很多漏洞和弊端,固然单纯考虑成绩的做法不可取,同时简单的去考虑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的做法也是不够科学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面对思想碰撞的频繁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大学生群体在思想形态上,行为表现上,自身成长上都需要引领和帮助。从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全过程来看,党员的德智之辨,形实之辨,穷达之辨都成为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一)理清党员现存弊端,为调整党务工作提供依据

党员的德智之辨体现在党员现实表现“素质期望”与“学力期望”倒置,其中素质期望是政治素质期望和综合素质期望的期望之和,学力期望是校内学力期望与社会学力期望之和。从普遍期望上看,党员的学力水平高于期望水平,但在综合素质与政治素质的表现上,虽然具体表现较好,但离群众心目中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

党员的形实之辨则体现在党员的“校内学力”与“社会学力”之间脱钩严重,表面上学生党员的学习成绩突出、课堂表现良好,实际上党员在创新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水平科研能力上都有很大欠缺。在实际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孩子,往往在毕业时连如何撰写论文都不清楚、国家英语等级考试连六级都不能通过。

党员的穷达之辨则体现在党员发展教育的过程当中,虽然高校长期强调素质教育,但是校内学力始终成为了大学生实现入党这一目标的拦路虎,很多学生工作态度认真,思想觉悟高,乐于助人,但仅仅因为学习成绩较差,就会导致晚入党、难入党的结局。党章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想此中的“先锋”绝不仅仅是个人表现突出“跑的最快”的先锋,同时还应是具备共产主义精神,政治素质、综合素质过硬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

因此,保证党员的先进性,务必要实现党员的“素质”与“学力”齐抓并进。不应存在哪个是基础,哪个更优先的做法,同时就目前实际党员的结构来看,应该更加注意培养“素质”过硬的党员。

(二)“容”与“治”相结合,开创党员发展新局面

实际解决党员教育问题,保证党员的先进性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但是就方向上,我将提出以下两点看法。一方面,在党员发展思路评价标准上,要加强党员发展管理的“容”的机制,在党员发展问题上,现有的“硬杠”要减少,除重大违纪外,对学习名次的考察应该放宽,并以其他社会学力进行替换,选择一些受到党员群众普遍认可的指标作为依据。同时在工作当中,应当加强对素质较高的同志的鼓励和帮助,按照斯金纳的行为修正理论,应当对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社会学力的提升进行正强化。从而逐步的实现党员政治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保证党员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在党员的发展、管理、教育、考核上,应当坚持“治”在其间,通过流程转变、培养方式转变,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党员的先进性,制定科学的党员发展标准。在流程上,首先应当破除旧的“规则”,扭转每年党员发展人数的指标化,在党员发展人数上,基层党组织应当拥有自主权,保证基层党组织有权利增加或减少本年度发展人数、并在今后年度中不受影响,从而避免排队入党的情况发生。其次,在发展流程上应当严格执行党员预备期管理考察的职能,如果群众对其不满意,可以延长预备期甚至于不予转正。

在培养方式上,首先,应当充分发挥群众的推选、提名职能。不仅仅局限于谈话了解情况,更应当开展具体的调查和考核,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对于党员、积极分子的日常监督评议,从而避免群众不履行权利在政治审查过程中说空话套话,避免组织不能细致了解被发展同志情况的现象。其次,应当严把入口关,不能为了发展党员而发展党员,必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保证每一名被发展的同志无论在素质上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是突出、优秀的,要保证每一名被发展的党员都是经历过考验的。最后,在党员先进性保持的过程当中,还应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引导,通过让党员学习党的理论,从而增强党员的内涵,保证党员的思想觉悟、党性修养能不断提升。

[1]周群.百年中国思想史的当代省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01).

[2]丁文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路径、价值和意义[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王康民(1989-),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力先进性学生党员
篆刻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提升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学历与学力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关于毛泽东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几点探索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浅谈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